不 忘 初 心,牢 记 使 命
账号      密码      
宁武长城(五)
主页 >详情页
宁武长城(五)

六、明长城

明王朝建立后,为了防御蒙古鞑靼、瓦剌和女真等游牧民族南下,开始大规模修建长城。《明史·兵志》边防载:“元人北归,屡谋兴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明经世文编·卷248》载:“偏头、宁武、雁门关,自西迤东三关并列,而尽黄河东岸,东抵大同西路。虽太原北境要害地,与真定相为唇齿,非惟山西重镇,而畿铺之地安危系焉。”因此,太原镇(山西镇)治所,先设于偏头,后移驻宁武。在这样的情势下,明成化二年(1466年)设宁武关,筑偏头长城,号为“二边”,宁武和偏头、雁门成为防御蒙古南下的第二道军事防御线,即内长城,亦称内边。《宁武府志》载:“明正德八年筑长城,东起浑源州,西至宁武。因山为险,凡四百余里。”偏关口子上村明嘉靖碑载:“宁武长城有二百一十五里,敌台二百一十八座,腹重烽火台十八座,外边火墩二十三座。《明经世文编·卷224》载:“山西(边墙)起保德州黄河岸,逶迤而东,历偏关抵老营堡尽境,实二百五十四里……转南而东,历宁武、雁门、北楼至平型关尽境,约八百里。”内长城东起北京延庆县,经内三关之居庸关、紫荆关(河北易县)、倒马关(河北唐县),而后进入山西平型关,西行经雁门关、宁武关,折北经神池入偏关老营堡达柏杨岭丫角山北的清水河县,与外长城相接,全长约1025公里。

明长城横贯宁武县境北地,由原平市西行入宁武薛家洼乡段庄村北后,大致呈东西走向,经郭庄、殷庄、宽草坪、宽沟、姬庄、西地、大石湾、薛家洼、麻地沟、阳方口镇郭家窑、贾家堡、黄草梁、北辛窑、袁家窑、阳方口,越恢河后,到河西,达大水口村,向北进入神池县界。全长约42公里,蜿蜒在海拔1300-2000米的崇山峻岭上。大规模修筑是在明宪宗成化、嘉靖、隆庆和万历年间,时东部蒙古瓦刺部俺答汗不断南下掠边,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兵部左侍郎翁万达总督宣大、山西、保定军务,“屡疏请修筑边墙”,先后修筑了11次之多。嘉靖二十四年,派遣朔州总兵移驻宁武负责修筑,声势最为浩大,仅参加的军工、民工就比以往增加了十倍。贾家窑、茹家窑、袁家窑、李家窑、北辛窑、孟家窑、马家窑这些村庄就是当年修筑长城烧制墙砖历时弥久,民工们形成的村落。

明长城大部分为黄土夯筑,砖石包砌。夯层清晰,夯层厚为15—20厘米,险隘地段为7—10厘米。在砖石与土墙间用粘土填充。因自然倾颓和人为破坏,现长城砖石已存之甚少。今保存较好的城墙残高2—7米、底宽4—10米、顶宽2—5米。

据2007年山西省长城调查队调查,宁武境内长约42公里的明长城现状为:人为和自然破坏15—20公里,尚存22公里的不延续段落。大水口至神池界原长2.5公里,毁0.5公里;阳方口至大水口原长5公里,毁2公里;阳方口至黄草梁原长6公里,毁3公里;黄草梁至薛家洼原长7.5公里,毁1.5公里;薛家洼至殷庄原长16公里,毁7公里;殷庄至原平界原长5公里,毁4公里。此外,长城上有敌台8座,马面138座,关口6处,山险1080米。长城两边有烽火台43座。

在宁武历代长城遗址中,明长城保存最为完好。一方面建筑时代最晚,人为和自然损毁较轻,另一方面建筑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更为坚固结实。特别是在宁武段有新的发现,如大水口段建有万里长城上唯一的刁口。阳方口段(石油公司院内)有万历年间建的空心敌楼。该敌楼凸出长城而建,平地而起,中空,南面上方券门,其余三面开天窗,内设回廊,鲜见于长城上其它敌楼。

宁武的长城是历代长城的缩影,是世界古代八大奇迹之一、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万里长城(据国家文物局首次公布历代长城数据,认定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公里)之组成部分。从古老神秘的战国赵长城到气势雄伟的明长城,记录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纷争和融合的历史,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过军事防御功能,还对长城沿线地区的政治发展、经济开发、文化繁荣以及保障中西交通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的作用。长城的修筑和征战,隔不断长城内外兄弟民族间和洽融合相处和文化贸易往来。“边人大半可胡话,胡骑年来亦汉装。”长城沿线始终是促进各民族团结、交流的纽带。长城还有许多有待于调查、考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需要研究的未解之谜。保护长城、研究长城、开发利用长城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应负的责任。

(苏栓斌供稿)

宁武长城(五)


六、明长城

明王朝建立后,为了防御蒙古鞑靼、瓦剌和女真等游牧民族南下,开始大规模修建长城。《明史·兵志》边防载:“元人北归,屡谋兴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明经世文编·卷248》载:“偏头、宁武、雁门关,自西迤东三关并列,而尽黄河东岸,东抵大同西路。虽太原北境要害地,与真定相为唇齿,非惟山西重镇,而畿铺之地安危系焉。”因此,太原镇(山西镇)治所,先设于偏头,后移驻宁武。在这样的情势下,明成化二年(1466年)设宁武关,筑偏头长城,号为“二边”,宁武和偏头、雁门成为防御蒙古南下的第二道军事防御线,即内长城,亦称内边。《宁武府志》载:“明正德八年筑长城,东起浑源州,西至宁武。因山为险,凡四百余里。”偏关口子上村明嘉靖碑载:“宁武长城有二百一十五里,敌台二百一十八座,腹重烽火台十八座,外边火墩二十三座。《明经世文编·卷224》载:“山西(边墙)起保德州黄河岸,逶迤而东,历偏关抵老营堡尽境,实二百五十四里……转南而东,历宁武、雁门、北楼至平型关尽境,约八百里。”内长城东起北京延庆县,经内三关之居庸关、紫荆关(河北易县)、倒马关(河北唐县),而后进入山西平型关,西行经雁门关、宁武关,折北经神池入偏关老营堡达柏杨岭丫角山北的清水河县,与外长城相接,全长约1025公里。

明长城横贯宁武县境北地,由原平市西行入宁武薛家洼乡段庄村北后,大致呈东西走向,经郭庄、殷庄、宽草坪、宽沟、姬庄、西地、大石湾、薛家洼、麻地沟、阳方口镇郭家窑、贾家堡、黄草梁、北辛窑、袁家窑、阳方口,越恢河后,到河西,达大水口村,向北进入神池县界。全长约42公里,蜿蜒在海拔1300-2000米的崇山峻岭上。大规模修筑是在明宪宗成化、嘉靖、隆庆和万历年间,时东部蒙古瓦刺部俺答汗不断南下掠边,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兵部左侍郎翁万达总督宣大、山西、保定军务,“屡疏请修筑边墙”,先后修筑了11次之多。嘉靖二十四年,派遣朔州总兵移驻宁武负责修筑,声势最为浩大,仅参加的军工、民工就比以往增加了十倍。贾家窑、茹家窑、袁家窑、李家窑、北辛窑、孟家窑、马家窑这些村庄就是当年修筑长城烧制墙砖历时弥久,民工们形成的村落。

明长城大部分为黄土夯筑,砖石包砌。夯层清晰,夯层厚为15—20厘米,险隘地段为7—10厘米。在砖石与土墙间用粘土填充。因自然倾颓和人为破坏,现长城砖石已存之甚少。今保存较好的城墙残高2—7米、底宽4—10米、顶宽2—5米。

据2007年山西省长城调查队调查,宁武境内长约42公里的明长城现状为:人为和自然破坏15—20公里,尚存22公里的不延续段落。大水口至神池界原长2.5公里,毁0.5公里;阳方口至大水口原长5公里,毁2公里;阳方口至黄草梁原长6公里,毁3公里;黄草梁至薛家洼原长7.5公里,毁1.5公里;薛家洼至殷庄原长16公里,毁7公里;殷庄至原平界原长5公里,毁4公里。此外,长城上有敌台8座,马面138座,关口6处,山险1080米。长城两边有烽火台43座。

在宁武历代长城遗址中,明长城保存最为完好。一方面建筑时代最晚,人为和自然损毁较轻,另一方面建筑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更为坚固结实。特别是在宁武段有新的发现,如大水口段建有万里长城上唯一的刁口。阳方口段(石油公司院内)有万历年间建的空心敌楼。该敌楼凸出长城而建,平地而起,中空,南面上方券门,其余三面开天窗,内设回廊,鲜见于长城上其它敌楼。

宁武的长城是历代长城的缩影,是世界古代八大奇迹之一、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万里长城(据国家文物局首次公布历代长城数据,认定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公里)之组成部分。从古老神秘的战国赵长城到气势雄伟的明长城,记录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纷争和融合的历史,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过军事防御功能,还对长城沿线地区的政治发展、经济开发、文化繁荣以及保障中西交通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的作用。长城的修筑和征战,隔不断长城内外兄弟民族间和洽融合相处和文化贸易往来。“边人大半可胡话,胡骑年来亦汉装。”长城沿线始终是促进各民族团结、交流的纽带。长城还有许多有待于调查、考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需要研究的未解之谜。保护长城、研究长城、开发利用长城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应负的责任。

(苏栓斌供稿)

上一篇:宁武长城(四)

下一篇:原平长城(一)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忻州市委员会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138号


政协值班电话:0350-3902013
备案号:晋ICP备18009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