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忘 初 心,牢 记 使 命
账号      密码      
代县长城(一)
主页 >详情页
代县长城(一)

代县长城代县,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北部,背依雁门山,南临五台山,中部为狭长的平川地带,滹沱河横贯全县东西。代县的建置名称,行政区划随朝代更迭而多次变更。但不论什么朝代,这里都是金戈铁马,纵横驰骋的战略要地。

由于雁门关是屏障中原地区与塞外漠原的最重要的关塞,因而雁门关长城就成为万里长城上最重要的长城段之一。长城在代县境内,沿代县与朔州界紫金山(因山上长有“紫荆”,谐音为“紫金”山)西行约八华里。因山势陡峭,巉岩险峻,以险为塞,未筑城墙。从一座海拔二千二百五十三米的高山东坡起,至大西沟南,因地势较险,石墙构筑极为简单,圮坍严重。从大西沟至白草口西山,利用险要的山势未筑城墙。

长城过白草口,爬上海拔一千五百六十八米的东山。山脚到山顶处城墙原为砖砌,今多残存内部夯土。只在接近山顶近一百米的地方,开始有残坍的砖墙。上到山顶,城墙为阶梯式,保存较好,砖砌垛口尚存。有些陡峭的地方未筑墙,将砖砌垛口砌在山岩石上,有的地方只存一堵外墙。

长城过猴岭山顶峰,再过两座残圮的砖砌敌楼,向北循山而下,至山阴县新广武城为砖砌。今城墙外侧砌砖保存尚好,里侧砖墙已毁掉。临近广武城,因地势平缓,洪水冲刷,城墙已毁掉。这段保留至今的长城,全长5964米。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巡抚都御史李景元所筑。白草口为唐雁门关即西陉关北塞,新广武为明雁门关即东陉关北塞。长城外砌城砖,内筑夯土,高8~10米,上阔4米(史载一丈五尺)。上有戍堡、敌楼,下有暗门。现保存完整的敌楼有“针扃”“雄皂”等。楼有额匾,落款均为“万历丙午仲秋之吉,巡抚都御史李景元、兵备副使李茂春、左参将陈天爵、管粮通判蒲喜轮立”。敌楼多数筑于长城外侧,面宽10米,进深8米,总高15米左右。壮橹敌楼建于长城正中,前后两道门可将长城封闭。靠白草口一段,原垛口、女墙筑于石山上,现内无土墙,唯有砖垛口,巍然矗立于奇岩陡峰之巅,十分雄险壮观。暗门筑于内可屯兵、外可冲锋的地段。门洞砖券,高2米,宽1米。长城顶部三层城砖铺面,可以走马。长城附近建有烽火台、兵营暖屋(现毁)。此段长城的位置,历史上称陉岭,是区分内外、捍卫中原的门户。据清乾隆年间《代州志》载:明万历二十三(1595)年,巡抚李景元筑雁门关边墙,“绵亘十五里,坚固精好,外护雁门,内巩省会,敌不敢窥焉”。从白草口至新广武的这段长城,正是明朝雁门关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巍巍雁门关居长城以南,北距新广武城十五华里的勾注山脊。这里地势险峻雄固,西抵宁武、偏关,东连紫荆、倒马,北拒塞外高原,南屏京冀防务,素以军事要冲、战事繁多而闻名全国。

雁门关关城原有东门、西门和小北门,到上世纪末期,仅存东门、西门的砖券拱门洞,小北门已毁成豁口。东、西门额上各嵌有石匾,东门刻“天险”(天险),西门刻“埊利”(地利)。已毁坏的小北门门额上,原有横匾刻“雁门关”三字。左、右两侧镶嵌镌砖楹联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雁门关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战争时“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和平时“商埠经济多门路,财源如水流代州。”雁门关在历史上除了是一条狼烟滚滚的铁血战道外,还是昭君出塞之路,文姬归汉之路,明清晋商汇通欧亚之路,蒙藏人民朝圣五台山之路。中华民族在破关南下与越关反攻,开关互市与闭关自守,出关和亲与入关朝圣的抑扬消长中,交融、团结、统一、壮大。雁门关上的边贸活动几乎伴随了整个雁门历史的发展进程。明清时期,商贸活动达到高峰,雁门古道成为中国北方一条重要的商业通道。雁门关关南、关北的阜戈寨和雁门关村,过去曾是雁门关下最繁华的村寨,关道两旁店铺林立,商行、客栈、饭店、酒肆应有尽有。无论是出关还是入关的客商,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已是人困马乏,需要打尖、住宿、洽谈生意,因而这里经常是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生意兴隆,热闹非凡。

代县长城(一)


代县长城代县,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北部,背依雁门山,南临五台山,中部为狭长的平川地带,滹沱河横贯全县东西。代县的建置名称,行政区划随朝代更迭而多次变更。但不论什么朝代,这里都是金戈铁马,纵横驰骋的战略要地。

由于雁门关是屏障中原地区与塞外漠原的最重要的关塞,因而雁门关长城就成为万里长城上最重要的长城段之一。长城在代县境内,沿代县与朔州界紫金山(因山上长有“紫荆”,谐音为“紫金”山)西行约八华里。因山势陡峭,巉岩险峻,以险为塞,未筑城墙。从一座海拔二千二百五十三米的高山东坡起,至大西沟南,因地势较险,石墙构筑极为简单,圮坍严重。从大西沟至白草口西山,利用险要的山势未筑城墙。

长城过白草口,爬上海拔一千五百六十八米的东山。山脚到山顶处城墙原为砖砌,今多残存内部夯土。只在接近山顶近一百米的地方,开始有残坍的砖墙。上到山顶,城墙为阶梯式,保存较好,砖砌垛口尚存。有些陡峭的地方未筑墙,将砖砌垛口砌在山岩石上,有的地方只存一堵外墙。

长城过猴岭山顶峰,再过两座残圮的砖砌敌楼,向北循山而下,至山阴县新广武城为砖砌。今城墙外侧砌砖保存尚好,里侧砖墙已毁掉。临近广武城,因地势平缓,洪水冲刷,城墙已毁掉。这段保留至今的长城,全长5964米。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巡抚都御史李景元所筑。白草口为唐雁门关即西陉关北塞,新广武为明雁门关即东陉关北塞。长城外砌城砖,内筑夯土,高8~10米,上阔4米(史载一丈五尺)。上有戍堡、敌楼,下有暗门。现保存完整的敌楼有“针扃”“雄皂”等。楼有额匾,落款均为“万历丙午仲秋之吉,巡抚都御史李景元、兵备副使李茂春、左参将陈天爵、管粮通判蒲喜轮立”。敌楼多数筑于长城外侧,面宽10米,进深8米,总高15米左右。壮橹敌楼建于长城正中,前后两道门可将长城封闭。靠白草口一段,原垛口、女墙筑于石山上,现内无土墙,唯有砖垛口,巍然矗立于奇岩陡峰之巅,十分雄险壮观。暗门筑于内可屯兵、外可冲锋的地段。门洞砖券,高2米,宽1米。长城顶部三层城砖铺面,可以走马。长城附近建有烽火台、兵营暖屋(现毁)。此段长城的位置,历史上称陉岭,是区分内外、捍卫中原的门户。据清乾隆年间《代州志》载:明万历二十三(1595)年,巡抚李景元筑雁门关边墙,“绵亘十五里,坚固精好,外护雁门,内巩省会,敌不敢窥焉”。从白草口至新广武的这段长城,正是明朝雁门关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巍巍雁门关居长城以南,北距新广武城十五华里的勾注山脊。这里地势险峻雄固,西抵宁武、偏关,东连紫荆、倒马,北拒塞外高原,南屏京冀防务,素以军事要冲、战事繁多而闻名全国。

雁门关关城原有东门、西门和小北门,到上世纪末期,仅存东门、西门的砖券拱门洞,小北门已毁成豁口。东、西门额上各嵌有石匾,东门刻“天险”(天险),西门刻“埊利”(地利)。已毁坏的小北门门额上,原有横匾刻“雁门关”三字。左、右两侧镶嵌镌砖楹联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雁门关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战争时“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和平时“商埠经济多门路,财源如水流代州。”雁门关在历史上除了是一条狼烟滚滚的铁血战道外,还是昭君出塞之路,文姬归汉之路,明清晋商汇通欧亚之路,蒙藏人民朝圣五台山之路。中华民族在破关南下与越关反攻,开关互市与闭关自守,出关和亲与入关朝圣的抑扬消长中,交融、团结、统一、壮大。雁门关上的边贸活动几乎伴随了整个雁门历史的发展进程。明清时期,商贸活动达到高峰,雁门古道成为中国北方一条重要的商业通道。雁门关关南、关北的阜戈寨和雁门关村,过去曾是雁门关下最繁华的村寨,关道两旁店铺林立,商行、客栈、饭店、酒肆应有尽有。无论是出关还是入关的客商,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已是人困马乏,需要打尖、住宿、洽谈生意,因而这里经常是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生意兴隆,热闹非凡。

上一篇:忻州长城概述(一)

下一篇:代县长城(二)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忻州市委员会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138号


政协值班电话:0350-3902013
备案号:晋ICP备18009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