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忻州文史
来源:忻州文史
发布时间:2024-10-15
浏览量:281
宁武关
宁武关在山西人心目中,是一个伟大的形象,是一种不屈的精神,是一首悲壮的史诗,是一幅亮丽的风景。在史书上,宁武关是一段长城;在文学书上,宁武关是一段历史;而对于具象的只于长城来说的宁武关,她又是一段难以说清的故事,是一个神秘的谜。
宁武关既然立关,首先是长城上一个御敌的关口,因其地险,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自黄帝北逐猃狁始,在宁武关一带发生的战争不绝于史。林胡、楼烦,北狄、匈奴、鲜卑、羯、氐、羌、突厥、契丹、鞑靼等少数民族经常率兵由此南下,迭相攻夺,金戈铁马,燧烟不绝。商末周初西伯季历率周师讨伐入居该地的燕京戎,战事失利,几乎全军覆没。周成王时,此地就有楼烦国。战国赵肃侯筑长城途经宁武境内百余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倾国出师,战无虚日,一举把楼烦人逐出阴山外,筑高阙为塞,至此,宁武全境划入赵国版图。汉高祖刘邦白登被围,经过由胜到败,由败转安、化险为夷的过程,其成败转折也在于宁武关的险关要塞。三国、南北朝、后汉,此地更是朝政更替频繁,少数民族争来夺去,战争不可胜数。隋唐时期,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均在争夺与扼守这片土地中发迹。李唐王朝置三处牧监养马以充军实。后来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宋代杨业以身殉国,张齐贤接任杨业,出偏师大败契丹于宁武关的盘道梁,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明代正统已巳以来,在内蒙古东胜失守之后的百年间,几乎年年烽烟不断,防秋防冬成为当时朝廷的大事,宁武关上战事频频。明崇祯十年(1637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东渡黄河,挥
师北上大同,经宁武关,同据险顽抗的明三关总兵周遇吉在此进行了一场激战,决战四天四夜,双方死伤人数均以万计。最后李闯王倒取宁武关,打开关城东门,全歼明军于东门内,生擒周遇吉,为进军北京推翻明王朝扫清了道路。日军侵华时,屠城杀人4000多,八路军358旅将士于1945年夏全歼日军于关城内。历朝历代,宁武关以山川险隘、恶战不绝而闻名遐迩,是研究古代战争与民族融合的最具代表性的地带。
宁武关以关命名是在明代,建关也在明代。《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宁武。古楼烦地,旧为宁武屯。自正统以来,都中数被敌侵,御史李侃奏宜置关屯戍。于是因旧名立关,以宁化所隶焉。堡凡十二,东为大河,为阳方,为朔宁;北为神池,为大水口,为利民;西北为黄花岭,为土棚,为义井;西为宁文,为二马营;西南为西镇。而宁文,实与宁武相为犄角,以扼西山之险。”
在明洪武二年(1369年)之前,宁武还不是国家的边防重镇,时为太原五卫之左前卫。到成化年间至正统己巳以来,北方少数民族经常兴兵南下,给明王朝北疆地区造成严重威胁。而当时明王朝边防废弛,边关吃紧,连续十年之久的边关之乱,不能不引起朝廷的重视。据《山西通志》所录《新置宁武关记》载:成化二年(1466年),太监郑同佥、都御史李侃、署都督佥事王信等人,受朝廷之命,前来宁武一带视察,审时度势,议定在当地建一城为关,以古宁武军之名而定名为宁武关,并选将帅守备,且与偏关、雁门两关并重。当即上疏,朝廷准奏,遂于成化丁亥(1467年)三月始事,翌年九月完工,历时18个月,便将关城建成。新置宁武关统宁武、阳方、朔宁等12堡。嘉靖十九年(1540年),配备三关总兵驻守,领雁门关、偏头关、宁武关三关军务,为山西镇,史称“楼烦重镇”,至此,山西由原来大同一镇变为两镇。
作者:忻州文史
来源:忻州文史
发布时间:2024-10-15
浏览量:281
宁武关
宁武关在山西人心目中,是一个伟大的形象,是一种不屈的精神,是一首悲壮的史诗,是一幅亮丽的风景。在史书上,宁武关是一段长城;在文学书上,宁武关是一段历史;而对于具象的只于长城来说的宁武关,她又是一段难以说清的故事,是一个神秘的谜。
宁武关既然立关,首先是长城上一个御敌的关口,因其地险,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自黄帝北逐猃狁始,在宁武关一带发生的战争不绝于史。林胡、楼烦,北狄、匈奴、鲜卑、羯、氐、羌、突厥、契丹、鞑靼等少数民族经常率兵由此南下,迭相攻夺,金戈铁马,燧烟不绝。商末周初西伯季历率周师讨伐入居该地的燕京戎,战事失利,几乎全军覆没。周成王时,此地就有楼烦国。战国赵肃侯筑长城途经宁武境内百余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倾国出师,战无虚日,一举把楼烦人逐出阴山外,筑高阙为塞,至此,宁武全境划入赵国版图。汉高祖刘邦白登被围,经过由胜到败,由败转安、化险为夷的过程,其成败转折也在于宁武关的险关要塞。三国、南北朝、后汉,此地更是朝政更替频繁,少数民族争来夺去,战争不可胜数。隋唐时期,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均在争夺与扼守这片土地中发迹。李唐王朝置三处牧监养马以充军实。后来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宋代杨业以身殉国,张齐贤接任杨业,出偏师大败契丹于宁武关的盘道梁,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明代正统已巳以来,在内蒙古东胜失守之后的百年间,几乎年年烽烟不断,防秋防冬成为当时朝廷的大事,宁武关上战事频频。明崇祯十年(1637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东渡黄河,挥
师北上大同,经宁武关,同据险顽抗的明三关总兵周遇吉在此进行了一场激战,决战四天四夜,双方死伤人数均以万计。最后李闯王倒取宁武关,打开关城东门,全歼明军于东门内,生擒周遇吉,为进军北京推翻明王朝扫清了道路。日军侵华时,屠城杀人4000多,八路军358旅将士于1945年夏全歼日军于关城内。历朝历代,宁武关以山川险隘、恶战不绝而闻名遐迩,是研究古代战争与民族融合的最具代表性的地带。
宁武关以关命名是在明代,建关也在明代。《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宁武。古楼烦地,旧为宁武屯。自正统以来,都中数被敌侵,御史李侃奏宜置关屯戍。于是因旧名立关,以宁化所隶焉。堡凡十二,东为大河,为阳方,为朔宁;北为神池,为大水口,为利民;西北为黄花岭,为土棚,为义井;西为宁文,为二马营;西南为西镇。而宁文,实与宁武相为犄角,以扼西山之险。”
在明洪武二年(1369年)之前,宁武还不是国家的边防重镇,时为太原五卫之左前卫。到成化年间至正统己巳以来,北方少数民族经常兴兵南下,给明王朝北疆地区造成严重威胁。而当时明王朝边防废弛,边关吃紧,连续十年之久的边关之乱,不能不引起朝廷的重视。据《山西通志》所录《新置宁武关记》载:成化二年(1466年),太监郑同佥、都御史李侃、署都督佥事王信等人,受朝廷之命,前来宁武一带视察,审时度势,议定在当地建一城为关,以古宁武军之名而定名为宁武关,并选将帅守备,且与偏关、雁门两关并重。当即上疏,朝廷准奏,遂于成化丁亥(1467年)三月始事,翌年九月完工,历时18个月,便将关城建成。新置宁武关统宁武、阳方、朔宁等12堡。嘉靖十九年(1540年),配备三关总兵驻守,领雁门关、偏头关、宁武关三关军务,为山西镇,史称“楼烦重镇”,至此,山西由原来大同一镇变为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