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忘 初 心,牢 记 使 命
账号      密码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后防控工作的几点建议
主页 >详情页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后防控工作的几点建议

市政协常委、市卫健委疾控科负责人张满文反映:疾控中心主要职能有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疫情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七项。以忻州市为例,全市15个疾控中心几乎都有着长久存在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是人员编制偏少,结构性差。我市疾控人员应为546人,现实缺165人。工作人员年龄老化、非专业化严重,存在一人多岗情况,有的县没有具备公共卫生专业资质的人员,有的没有全日制本科生,难以应对日常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

二是建筑面积与建设规模、内部结构等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疾控工作的需求,实验室面积小、场所简陋,急需扩大面积、改善条件(保德县存在此情况)。

三是缺乏稳定的经费保障,导致监测、检验仪器设备短缺、手段落后,应急反应和综合服务能力低下。突出问题主要是:应急车辆不足,流调、消杀、采样、送样均无专职司机。县(市、区)疾控机构1万元以上和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分别为117台、23台。实验室检验仪器设备陈旧,缺乏先进的检验设备,不能规范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忻府区、原平市、宁武县、神池县、岢岚县、代县、繁峙县疾控中心存在此情况)。

为此建议:

一、尽快充实疾控队伍。加大疾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借鉴发达省份的经验,出台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和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工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尽快扭转公共卫生人才匮乏、能力不足的局面,及时招聘补充公共卫生医师队伍,有效遏制疾控队伍的非专业化现象。

二、加强疾控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必须要在卫生、防疫的基础设施上加大投资,解决医疗与公共卫生系统不充足、不合理、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十四五”乃至更长时间的建设,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领域的供给侧全面改革,解决该领域的方向性问题、系统性问题、基础性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卫生与防疫基础设施,持续加大疾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能力建设。

三、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提高疫情防控质量。要广泛引进国内外先进公共卫生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科研水平,鼓励自身技术创新,彻底摆脱传统的防控套路,着力打造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点的技术型、科技型疾控中心,以从容应对各种疫情,让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降到最小,让该领域成为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此,疫情之后,财政应把计划投资项目上的钱,转移一部分到公共卫生等公共领域,提高公共卫生供给质量,并以此消费促进全市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再不能出现财神跟上瘟神跑的现象了。

四、建立防患于未然的疾病防治控制体系。建议政府在宏观层面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传染病防范体系、ICU重症隔离资源管理体系。在技术层面建立一套独立的治理体系。一是应急响应体系。就是层层拉警报、层层预警的报告制度和紧急行动的预案与落实措施;二是每一个城市都要建立能满足全市传染病救治的传染病医院。一旦有疫情发生,病人可以马上得到集中隔离,避免扩散传染;三是疫情时期的紧急征用机制,一些民用设施可以被政府按照预案征用,包括酒店宾馆、体育场馆、展览馆、房产商闲置的房产等。

五、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卫生应急机制。2003年的非典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都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各级政府要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政府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本辖区内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在这个基础上,市、县人民政府应组织开展防治突发事件相关科学研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隔离、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六、强化公共卫生防疫人才的培养。现在我省的高等院校设有预防医学专业的占比很低,政府一定要重视应急防疫方面的教育,鼓励高职、高等院校等设立公共卫生与防疫(预防医学)专业,扩大规模进行招生,作为公共卫生防疫人才培养的专用基地。另外,要加强高职院校已有的公共卫生专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教育水平,这样才能快速培养一批既懂得公共卫生,又懂得系统防疫、应急响应的人才队伍。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后防控工作的几点建议


市政协常委、市卫健委疾控科负责人张满文反映:疾控中心主要职能有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疫情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七项。以忻州市为例,全市15个疾控中心几乎都有着长久存在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是人员编制偏少,结构性差。我市疾控人员应为546人,现实缺165人。工作人员年龄老化、非专业化严重,存在一人多岗情况,有的县没有具备公共卫生专业资质的人员,有的没有全日制本科生,难以应对日常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

二是建筑面积与建设规模、内部结构等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疾控工作的需求,实验室面积小、场所简陋,急需扩大面积、改善条件(保德县存在此情况)。

三是缺乏稳定的经费保障,导致监测、检验仪器设备短缺、手段落后,应急反应和综合服务能力低下。突出问题主要是:应急车辆不足,流调、消杀、采样、送样均无专职司机。县(市、区)疾控机构1万元以上和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分别为117台、23台。实验室检验仪器设备陈旧,缺乏先进的检验设备,不能规范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忻府区、原平市、宁武县、神池县、岢岚县、代县、繁峙县疾控中心存在此情况)。

为此建议:

一、尽快充实疾控队伍。加大疾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借鉴发达省份的经验,出台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和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工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尽快扭转公共卫生人才匮乏、能力不足的局面,及时招聘补充公共卫生医师队伍,有效遏制疾控队伍的非专业化现象。

二、加强疾控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必须要在卫生、防疫的基础设施上加大投资,解决医疗与公共卫生系统不充足、不合理、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十四五”乃至更长时间的建设,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领域的供给侧全面改革,解决该领域的方向性问题、系统性问题、基础性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卫生与防疫基础设施,持续加大疾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能力建设。

三、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提高疫情防控质量。要广泛引进国内外先进公共卫生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科研水平,鼓励自身技术创新,彻底摆脱传统的防控套路,着力打造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点的技术型、科技型疾控中心,以从容应对各种疫情,让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降到最小,让该领域成为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此,疫情之后,财政应把计划投资项目上的钱,转移一部分到公共卫生等公共领域,提高公共卫生供给质量,并以此消费促进全市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再不能出现财神跟上瘟神跑的现象了。

四、建立防患于未然的疾病防治控制体系。建议政府在宏观层面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传染病防范体系、ICU重症隔离资源管理体系。在技术层面建立一套独立的治理体系。一是应急响应体系。就是层层拉警报、层层预警的报告制度和紧急行动的预案与落实措施;二是每一个城市都要建立能满足全市传染病救治的传染病医院。一旦有疫情发生,病人可以马上得到集中隔离,避免扩散传染;三是疫情时期的紧急征用机制,一些民用设施可以被政府按照预案征用,包括酒店宾馆、体育场馆、展览馆、房产商闲置的房产等。

五、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卫生应急机制。2003年的非典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都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各级政府要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政府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本辖区内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在这个基础上,市、县人民政府应组织开展防治突发事件相关科学研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隔离、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六、强化公共卫生防疫人才的培养。现在我省的高等院校设有预防医学专业的占比很低,政府一定要重视应急防疫方面的教育,鼓励高职、高等院校等设立公共卫生与防疫(预防医学)专业,扩大规模进行招生,作为公共卫生防疫人才培养的专用基地。另外,要加强高职院校已有的公共卫生专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教育水平,这样才能快速培养一批既懂得公共卫生,又懂得系统防疫、应急响应的人才队伍。

上一篇:关于解决农村秸秆焚烧问题的建议

下一篇:关于大力开展孕妇保健知识培训的建议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忻州市委员会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138号


政协值班电话:0350-3902013
备案号:晋ICP备18009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