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忻州政协
来源:忻州政协
发布时间:2021-09-18
浏览量:12438
北周静帝大定元年(公元581年),杨坚代北周称帝,国号隋。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朝统一了全国。都大兴(今陕西省西安),开皇九年灭陈,至此全国南北统一,结束了东晋以来二百余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统治时间不长,但国家基本强盛。当时隋朝的疆域是东南到海,西到今新疆东部,西南到云南、广西和越南北部,北到大漠,东北迤到辽东。隋朝建立后,北方突厥族势力仍十分强盛,屡犯边地,隋文帝不得不出兵迎战。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突厥内乱,分裂为东、西两部互相攻杀。隋王朝支持东突厥,封其头目为启民可汗,允其渡漠南,迁居自道川(分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因此,在隋朝较强盛的时期,边境是安定的。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增长迅速,边境较安定,修筑长城的规模也较小,多是在前朝长城的基础上做些修缮。据史载,隋文帝时期修筑了四次长城,隋炀帝时期修筑了两次,主要为了防御突厥的侵犯。可是就在隋朝第一次修筑长城时就在忻州市境内
忻州的隋长城是他第一次修的长城。据《隋书·高祖纪》载: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四月,“发稽胡修筑长城,二旬而罢”。《隋书·韦世康弟冲传》亦载:“发南汾州胡千余人北筑长城”。南汾州即今山西省吉县,北筑长城,应在山西北部。由于当时北部最完整最长的长城要数北齐天保五年修筑的长城了,因北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加固。据《重修岢岚州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有人在县城附近牛圈洼掘得一块石碑,上有“隋开皇元年赞皇县丁夫筑…县长城筑于赵,而隋、而宋修之无疑。”的字样,更印证了这一点,只是丁夫的来源不同,究竟是河北赞皇人修还是山西吉县人修,在此已不重要了,因反正是隋朝修筑过长城。说明岢岚县的长城为这次的“北筑长城”。
经长城专家考证,当时隋文帝“北筑长城”也最多是修了从保德境内的黄河畔上开始,到神池境内的这段先北齐后北周的长城。目前这段长城保存得较差,但从建筑风格上仍辨清,最能代表隋长城特点的要数宁武、岢岚和五寨交界处的荷叶坪上的长城了。长城从岢岚县一直延伸至五寨南山的荷叶坪,再从荷叶坪东西横贯,曲折向东,最后消失在管涔林海中。荷叶坪是华北最大的高山草甸, 也是管涔山的最高峰,海拔3782米。高山之巅,有一处开阔的草原,面积约3700余亩,坪上油草茂盛,野花吐妍,冰川地貌明显,冻胀丘密布,坪周围是苍苍茫茫的管涔林海,一道古老的长城横跨东西,雄伟中显示着苍凉,苍凉中渗透着文化。这段长城全用当地产的紫色页岩垒成,故人称宁武关为“紫塞”。长城高处约三四米,低处有一两米,有的地方已经坍塌,但由于坐落在荷叶坪上,看上去十分苍老的长城也显得相当有魅力。近年来五寨县将荷叶坪开辟成旅游景点,游客们在草原上徜徉的时候,顺便瞻仰瞻仰古长城, 给旅程平添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情趣。
据《中国军事通史·第九卷·隋代军事史》载,为了对付来自漠北突厥的南下袭扰和掠夺,隋文帝杨坚自建国伊始,就把修筑长城、巩固边防,作为重要国防建设来抓。开皇元年(581年)四月,杨坚下令“发稽胡修筑长城”;十二月,再次下令沿北部边境“修保障,峻长城”。
总之,自开皇元年至大业四年的28年中,隋朝两代统治者先后7次调发近200万劳力,于北部和西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增建城垒,在前代北魏和周、齐修筑长城的基础上,使东迄紫河,中经朔方、灵武之境,西至榆谷以东的长城、筑垒,基本连成一线。这对巩固隋朝北部及西北边防,抵御突厥和吐谷浑的袭扰,无疑是有一定作用的。
还有,《清水河县志》上说:“隋之古长城。县境内有土边墙一道,东北自和林入境斜贯县之中部,至老牛湾与长城连接,殆即隋之长城。”老牛湾就在偏关,可能山西的老牛湾也有隋代长城。因内蒙的牛湾过去不叫老牛湾,叫闫王鼻子村。
我国历史学家范文澜在史书《隋炀帝修清水河长城》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607年,隋炀帝到北境去游玩。他出边塞宣扬武威,暂停在榆林郡,发丁男百余万人筑长城,西起榆林,东至紫河,限令二十天筑成,丁役死去十之五六。他筑长城同洛阳外围掘长堑是一样的想法,以为有了长城,可以保证行军的安全。他率领大军五万余人,马十万匹,结成方阵,四面准备应敌。他和后妃宫眷及百官家属都在方阵中间。大军出榆林塞,游行突厥牧地,受启民可汗朝见,大军转入楼烦关(宁武苗庄),回到太原。
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国力更加强大,边境无有冒犯,故唐代没有修筑长城,再以后修筑长城就是宋长城了。
作者:忻州政协
来源:忻州政协
发布时间:2021-09-18
浏览量:12438
北周静帝大定元年(公元581年),杨坚代北周称帝,国号隋。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朝统一了全国。都大兴(今陕西省西安),开皇九年灭陈,至此全国南北统一,结束了东晋以来二百余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统治时间不长,但国家基本强盛。当时隋朝的疆域是东南到海,西到今新疆东部,西南到云南、广西和越南北部,北到大漠,东北迤到辽东。隋朝建立后,北方突厥族势力仍十分强盛,屡犯边地,隋文帝不得不出兵迎战。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突厥内乱,分裂为东、西两部互相攻杀。隋王朝支持东突厥,封其头目为启民可汗,允其渡漠南,迁居自道川(分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因此,在隋朝较强盛的时期,边境是安定的。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增长迅速,边境较安定,修筑长城的规模也较小,多是在前朝长城的基础上做些修缮。据史载,隋文帝时期修筑了四次长城,隋炀帝时期修筑了两次,主要为了防御突厥的侵犯。可是就在隋朝第一次修筑长城时就在忻州市境内
忻州的隋长城是他第一次修的长城。据《隋书·高祖纪》载: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四月,“发稽胡修筑长城,二旬而罢”。《隋书·韦世康弟冲传》亦载:“发南汾州胡千余人北筑长城”。南汾州即今山西省吉县,北筑长城,应在山西北部。由于当时北部最完整最长的长城要数北齐天保五年修筑的长城了,因北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加固。据《重修岢岚州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有人在县城附近牛圈洼掘得一块石碑,上有“隋开皇元年赞皇县丁夫筑…县长城筑于赵,而隋、而宋修之无疑。”的字样,更印证了这一点,只是丁夫的来源不同,究竟是河北赞皇人修还是山西吉县人修,在此已不重要了,因反正是隋朝修筑过长城。说明岢岚县的长城为这次的“北筑长城”。
经长城专家考证,当时隋文帝“北筑长城”也最多是修了从保德境内的黄河畔上开始,到神池境内的这段先北齐后北周的长城。目前这段长城保存得较差,但从建筑风格上仍辨清,最能代表隋长城特点的要数宁武、岢岚和五寨交界处的荷叶坪上的长城了。长城从岢岚县一直延伸至五寨南山的荷叶坪,再从荷叶坪东西横贯,曲折向东,最后消失在管涔林海中。荷叶坪是华北最大的高山草甸, 也是管涔山的最高峰,海拔3782米。高山之巅,有一处开阔的草原,面积约3700余亩,坪上油草茂盛,野花吐妍,冰川地貌明显,冻胀丘密布,坪周围是苍苍茫茫的管涔林海,一道古老的长城横跨东西,雄伟中显示着苍凉,苍凉中渗透着文化。这段长城全用当地产的紫色页岩垒成,故人称宁武关为“紫塞”。长城高处约三四米,低处有一两米,有的地方已经坍塌,但由于坐落在荷叶坪上,看上去十分苍老的长城也显得相当有魅力。近年来五寨县将荷叶坪开辟成旅游景点,游客们在草原上徜徉的时候,顺便瞻仰瞻仰古长城, 给旅程平添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情趣。
据《中国军事通史·第九卷·隋代军事史》载,为了对付来自漠北突厥的南下袭扰和掠夺,隋文帝杨坚自建国伊始,就把修筑长城、巩固边防,作为重要国防建设来抓。开皇元年(581年)四月,杨坚下令“发稽胡修筑长城”;十二月,再次下令沿北部边境“修保障,峻长城”。
总之,自开皇元年至大业四年的28年中,隋朝两代统治者先后7次调发近200万劳力,于北部和西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增建城垒,在前代北魏和周、齐修筑长城的基础上,使东迄紫河,中经朔方、灵武之境,西至榆谷以东的长城、筑垒,基本连成一线。这对巩固隋朝北部及西北边防,抵御突厥和吐谷浑的袭扰,无疑是有一定作用的。
还有,《清水河县志》上说:“隋之古长城。县境内有土边墙一道,东北自和林入境斜贯县之中部,至老牛湾与长城连接,殆即隋之长城。”老牛湾就在偏关,可能山西的老牛湾也有隋代长城。因内蒙的牛湾过去不叫老牛湾,叫闫王鼻子村。
我国历史学家范文澜在史书《隋炀帝修清水河长城》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607年,隋炀帝到北境去游玩。他出边塞宣扬武威,暂停在榆林郡,发丁男百余万人筑长城,西起榆林,东至紫河,限令二十天筑成,丁役死去十之五六。他筑长城同洛阳外围掘长堑是一样的想法,以为有了长城,可以保证行军的安全。他率领大军五万余人,马十万匹,结成方阵,四面准备应敌。他和后妃宫眷及百官家属都在方阵中间。大军出榆林塞,游行突厥牧地,受启民可汗朝见,大军转入楼烦关(宁武苗庄),回到太原。
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国力更加强大,边境无有冒犯,故唐代没有修筑长城,再以后修筑长城就是宋长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