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忻州文史
来源:忻州文史
发布时间:2024-07-09
浏览量:254
偏头关地处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关河下游河谷之中,与宁武、雁门二关鼎峙晋北,互为犄角,是北疆之门户,京师之屏障。古人有诗赞日:“雄关鼎宁雁,形势独开张。地控黄河北,山连紫塞长。春深貔虎伏,秋老颧鹅翔。门户障宣大,藩篱限羯羌。层峦千里亘,绝险一夫当。土屋余唐俭,金城巩晋强。华夷天设域,表里若为防。可笑和戎利,相因误汉唐。”
偏头关在古代是山西境内最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军事重镇,一直有重兵把守。元代由偏头砦改为偏头关后,曾置武节将军、枢密院判镇守。到了明代,更加看重偏头关。洪武二年(1369年),改筑关城,置守备,专饬守关。下设十八堡寨,关以东为马站堡、八柳树、老营;东北为小营、水泉;北为寺土焉、滑石涧;西为桦林堡、楼子营、罗圈堡、阳冕、唐家会、五花营、得马水、灰沟营;南为永兴堡;东南为八角堡、长林堡。
偏头关驻守三关总兵是在明宣德年间。宣德四年(1429年),都督李谦屯兵偏头关,并在偏头关置三关总兵官,提督三关军务,专掌三关军事。仅偏头关部分,统领左、中、右三营,辖堡二十九个,共设兵万余。其中水泉、贾家堡、马站堡、滑石涧、老牛湾、草垛山等均为重要营镇,设重兵镇守。朝廷还特派内臣太监到偏头关驻守,协助镇守边关。在成化元年(1465年)拓城后,偏头关一直有兵备道及镇守副总兵驻扎。成化十一年(1475年),置偏头关守御千户所,并置老营守御千户所,副总兵仍在偏头关驻守。成化十八年(1482年),罢总兵官,置分守参将。偏头关守御所原有兵丁800名,改为杂色司兵丁500名,设道标营、中军守备各一名,千总一名,把总一名,
标兵彝汉马兵600名。总督、标兵、守操于道标各一员。马兵300名,统加造营军匠兵丁500名,千总一名,火器千总一员。弘治十四年(1501年),复罢参将,置协守偏头关副总兵官,偏头关的军事地位再度加重。
到了明嘉靖年间,镇守大同的大同镇总兵和进犯中原的元朝残部俺答相互勾结,达成协议,大同镇不阻拦俺答的南侵,于是俺答可突破外长城,长驱直入,顺恢河滩直达宁武关,宁武关的战略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明王朝不得不将军事重心由偏头关南移宁武关。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太监撤回京师,三关镇移镇宁武关,总兵官移驻宁武关,称镇守,下辖参将五员,分驻太原、代州、偏头关、利民堡、北楼口;守备十员,分驻广武、偏头关、平型关、神池、利民、八角、老营、北楼口、西黄河、镇西卫。在偏头关特设西路参将府,派参将把守,同时又加设守备。下属二城五堡十三寨,二城为八角城和老营城,堡寨多在神池、偏关、河曲境内。管辖中军一名,千总一名,把总六名,马步兵丁3600名,驮正战马3600匹。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设偏宁道,总部驻偏关。三十八年,改为岢岚道,总部仍驻偏关,另设宁武道。
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改偏头关为偏关县,属宁武府,但军事防务没有放松。偏关城在军事上为偏关营,领楼沟堡和老牛湾堡。在北部设水泉营,领草垛山堡和滑石涧堡。东北设老营堡营,领贾家堡、五眼井堡、马站堡、永兴堡。偏关、老营由参将府改为都司。清末时,裁老营都司,改千总,属偏关营管辖。水泉旧设游击,后改守备,所领之堡并设把总或外委。
偏头关从明宣德四年到嘉靖二十二年,有史可查的,有名有姓的,共驻守三关镇守总兵官23名,到嘉靖二十二年总兵移驻宁武关后再未记载。从明成化已年到清康熙四年,共驻兵备道43名。从成化年间到清道光二十七年,共驻参将87名。从嘉靖三年到清雍正十二年,共驻西粮厅54名。从明永乐十七年到清咸丰二年,共驻守备74名。从这武官的频繁更替中可以看到偏头关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
作者:忻州文史
来源:忻州文史
发布时间:2024-07-09
浏览量:254
偏头关地处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关河下游河谷之中,与宁武、雁门二关鼎峙晋北,互为犄角,是北疆之门户,京师之屏障。古人有诗赞日:“雄关鼎宁雁,形势独开张。地控黄河北,山连紫塞长。春深貔虎伏,秋老颧鹅翔。门户障宣大,藩篱限羯羌。层峦千里亘,绝险一夫当。土屋余唐俭,金城巩晋强。华夷天设域,表里若为防。可笑和戎利,相因误汉唐。”
偏头关在古代是山西境内最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军事重镇,一直有重兵把守。元代由偏头砦改为偏头关后,曾置武节将军、枢密院判镇守。到了明代,更加看重偏头关。洪武二年(1369年),改筑关城,置守备,专饬守关。下设十八堡寨,关以东为马站堡、八柳树、老营;东北为小营、水泉;北为寺土焉、滑石涧;西为桦林堡、楼子营、罗圈堡、阳冕、唐家会、五花营、得马水、灰沟营;南为永兴堡;东南为八角堡、长林堡。
偏头关驻守三关总兵是在明宣德年间。宣德四年(1429年),都督李谦屯兵偏头关,并在偏头关置三关总兵官,提督三关军务,专掌三关军事。仅偏头关部分,统领左、中、右三营,辖堡二十九个,共设兵万余。其中水泉、贾家堡、马站堡、滑石涧、老牛湾、草垛山等均为重要营镇,设重兵镇守。朝廷还特派内臣太监到偏头关驻守,协助镇守边关。在成化元年(1465年)拓城后,偏头关一直有兵备道及镇守副总兵驻扎。成化十一年(1475年),置偏头关守御千户所,并置老营守御千户所,副总兵仍在偏头关驻守。成化十八年(1482年),罢总兵官,置分守参将。偏头关守御所原有兵丁800名,改为杂色司兵丁500名,设道标营、中军守备各一名,千总一名,把总一名,
标兵彝汉马兵600名。总督、标兵、守操于道标各一员。马兵300名,统加造营军匠兵丁500名,千总一名,火器千总一员。弘治十四年(1501年),复罢参将,置协守偏头关副总兵官,偏头关的军事地位再度加重。
到了明嘉靖年间,镇守大同的大同镇总兵和进犯中原的元朝残部俺答相互勾结,达成协议,大同镇不阻拦俺答的南侵,于是俺答可突破外长城,长驱直入,顺恢河滩直达宁武关,宁武关的战略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明王朝不得不将军事重心由偏头关南移宁武关。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太监撤回京师,三关镇移镇宁武关,总兵官移驻宁武关,称镇守,下辖参将五员,分驻太原、代州、偏头关、利民堡、北楼口;守备十员,分驻广武、偏头关、平型关、神池、利民、八角、老营、北楼口、西黄河、镇西卫。在偏头关特设西路参将府,派参将把守,同时又加设守备。下属二城五堡十三寨,二城为八角城和老营城,堡寨多在神池、偏关、河曲境内。管辖中军一名,千总一名,把总六名,马步兵丁3600名,驮正战马3600匹。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设偏宁道,总部驻偏关。三十八年,改为岢岚道,总部仍驻偏关,另设宁武道。
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改偏头关为偏关县,属宁武府,但军事防务没有放松。偏关城在军事上为偏关营,领楼沟堡和老牛湾堡。在北部设水泉营,领草垛山堡和滑石涧堡。东北设老营堡营,领贾家堡、五眼井堡、马站堡、永兴堡。偏关、老营由参将府改为都司。清末时,裁老营都司,改千总,属偏关营管辖。水泉旧设游击,后改守备,所领之堡并设把总或外委。
偏头关从明宣德四年到嘉靖二十二年,有史可查的,有名有姓的,共驻守三关镇守总兵官23名,到嘉靖二十二年总兵移驻宁武关后再未记载。从明成化已年到清康熙四年,共驻兵备道43名。从成化年间到清道光二十七年,共驻参将87名。从嘉靖三年到清雍正十二年,共驻西粮厅54名。从明永乐十七年到清咸丰二年,共驻守备74名。从这武官的频繁更替中可以看到偏头关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