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忻州政协
来源:忻州政协
发布时间:2022-02-12
浏览量:26854
长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其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长城修筑达到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明以前长城大多已成为历史遗迹。
静乐历来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地位,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关隘、堡寨众多,因而静乐境内现存许多的长城遗迹。《隋书》载,“静乐旧曰岢岚,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大业四年改为静乐。有长城,有汾阳宫,有管涔山,天池,汾水。”《元和郡县志》载:“蔚汾关在县东七十里,隋长城起县(指今静乐)北四十里,东经幽州,延袤千余里,开荒十六年因古迹修筑。”《太平寰宇记》载:“北齐天保三年(552)十月,有长城自黄庐岭至北社干戍百余里立三十六戍,为三堆戍(北齐时静乐称三堆戍,属肆州秀容郡)。”又载:“天池县置在宪州(今静乐)西南五十里。古长城在宪州东七十里下马城东北。”《元丰九域志》载:“静乐三乡,有管涔山,汾水,古迹,赵武灵王庙,古静乐县城。按《史记》静乐本汾阳县地。《隋书》云,长城,大业中,发丁男所筑之。”
综上所述,静乐长城按朝代可分为战国长城、东魏长城、北齐
长城、隋长城、宋长城、明长城等。清代静乐知县黄图昌在其篡修的《静乐县志·长城考》中,记述了静乐境内秦代以前长城遗述概况:“余出县往东,尝至雁门,抵岢石,见诸山往往有剧削之处,逶逦而东,隐现不常。大约自雁门抵应州,至蔚东山三涧口诸处亦然。问之父老,则曰‘古长城迹也。’夫长城始于燕昭,赵武灵王,而极于秦始皇。燕昭所筑者,自造阳至襄平。武灵所筑者,自代并阴山到高阙。始皇所筑者,起临洮、历九原、云中,至辽东。”所以,静乐境内最早的长城,可以追溯到战国赵武灵王在位期间。赵武灵王锐意改革,实行胡服骑射,在静乐筑赵王城、筑长城。为了有效地防守得到的土地,就出现了最早由战国时代赵肃侯修筑的,分布于恒山和管涔山系长城。同时,赵武灵王为提防秦和胡戎对其西北方地域的突然侵袭,也修筑了长城。
赵国时的边防体系是赵肃侯长城与武州塞。史载,赵肃侯“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有曰:“赵长城从蔚州北西至岚州。”张维华的《中国长城建置考》谈到肃侯这段长城时说:“此城当东起今河北涞源北界蔚县南界之飞狐口以东之地,西行,入今山西灵丘县北境,复西行入山西繁峙北界。复自今山西繁峙之北境至今代县西北之雁门,及古之勾注。又由此转向南行,入今山西宁武县之东南境,至于宁武至大河一段,抑至今兴县即古令河县境为止,抑经今静乐、岚县,而至今离石县境为止。”
西汉过后,从三国至隋唐之初,是战火纷飞的动乱时代。所以长城在战争中的特殊防御作用又在此时显现出来,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积分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小朝廷,都曾在山西的大地上多次大肆修筑过长城。其中北齐时期在晋西北的管涔山由北向南在关帝山西隅一线建筑的百余公里长城尤为突出。北齐修筑10段南北向的长城,大约北起今岚县、静乐一带,南部一直修筑到汾阳与离石交界处的薛公岭(历史上的黄栌岭)之处。隋代,为了对付来自漠北突厥的南下袭扰和掠夺,隋文帝杨坚自建国伊始,就把修筑长城视为重要的国防政策。隋炀帝杨广即位后,除了继续防御北方突厥的袭扰之外,还要着力对付来自西北方面吐谷浑的侵袭。为此曾先后两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动用劳力之多前所未有。自开皇元年至大业四年的28年中,先后7次调发近200劳力于北部和西北方边境修筑长城,增建城垒,在前代北魏和周、齐修筑长城的基础上,使东迄紫河、中经朔方,灵武之境,西至榆谷以东的长城、筑垒基本连城一线。
唐宋时期,山西境内宋长城西起岢岚县青城山,东至荷叶坪山,墙体全部由片石砌成,设有副壕马面、烽燧、边堡和屯兵城等军事建筑。至今,有的地段仍散落有大量宋朝瓷片。明长城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边”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关诸关入河北。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村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制砖技术不断发展,制砖产量大增,已不再是珍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
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长城体系中设置有大量烽燧(烽火台)作为情报传递系统,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古代边防报警有两种信号,遇有敌情发生,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为“燧”,台台相连,传递讯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是因为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看见,烟雾相对瞩目;而夜间烟雾不显,火光在很远处犹能看见,这是很科学的方法。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还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到明朝还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时加以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可迅速传达千里之外。
按配置的位置和功能,沿长城两侧设置的烽火台主要用于向沿线传递情报,通往京师的系列烽火台则用于与王朝中央联系。还有一组烽火台用于与长城所有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驻军联系。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就建在长城之上。烽火台汉称烽燧、烽堠,唐宋称烽台,明称墩台。静乐有很多烽火台,一般布置在高山险处或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临近的三个烽火台都在彼此的视野范围之内,以便于随时查看和传递消息。烽火台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提供安全保卫、食宿、马匹粮秣等,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
墩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干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间有设于墙外者。堡城或称边堡,间距10里左右,城用1-3里,砖包城垣,开1-2门,连瓮城门,城内有驻军营房、校场、寺庙、边堡同长城的间距一般不超过10公里,遇警时可迅速登城,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时,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外,以达到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
据《静乐县志》记载,静乐境内有烽火台33座、堡寨13座,关隘7座。烽火台具体分布为:“北路六:护城墩,风沟墩,虎石墩,武家庄墩,段家寨墩,凤凰山墩;东路十一:巾字山墩,护城墩,新添墩,周家庙墩,吴池墩,新舍窠墩,刁儿崖墩,杓子堡墩,王亮墕墩,西北玲墩,板房梁墩;西路十:西崖墩,店上墩,高庄墩,王端庄墩,社干墩,苏房墩,王村墩,闹泥墩,马房墩;南路六:天柱山墩,张巨村墩,六度村墩,分岭墩,娄烦墩,席岭墩。
堡寨十三,即风沟堡,武家庄堡,下马城堡,高家堡,娄烦镇堡,桑园堡,巾字山堡,磨管峪堡,凤凰山寨,北马房屯寨,西马房屯寨, 龙和寨,任家村寨。”关隘七,即两岑关、娑婆岭隘、楼烦镇、永安镇、窟谷镇、西街堡、下马营堡等。《静乐县志》载,“明初,调太原左卫官军戍守,筑土城。”“娑婆岭隘,明洪武七年置巡司,兼筑土城。弘治十年,移巡司于太原府阳曲县天门关。”“娄烦镇在静乐县旧社东顺水村,明洪武初置巡司。”
静乐还现存军事城池赵王城遗址。《静乐县志》载,“周郝王八年,赵武灵王破义渠,自代至阴山,守楼烦为都,于此练兵。县南有城,名赵王城,在天柱山左劈,东南北俱跨山,西临汾水,今城犹存。”据考证,赵王城东西长约2里,南北长约1.2里,周长约6.4里,占地面积约55公顷。符合当时“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建制,现存城墙遗址,东部沿山脊为东西走向,外围长约1053米,南部从汾河东岸沿山脊蜿蜒南伸直到山顶与东城墙相接,其外围长约600米。赵王城的构筑对于保境安民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此外,静乐一带汉时羊肠仓、隋时三堆城也都是军事重城。它们承载着静乐独特的历史信息和人文信息,已经变成一份独特的文化遗产。
(段建勋供稿)
作者:忻州政协
来源:忻州政协
发布时间:2022-02-12
浏览量:26854
长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其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长城修筑达到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明以前长城大多已成为历史遗迹。
静乐历来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地位,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关隘、堡寨众多,因而静乐境内现存许多的长城遗迹。《隋书》载,“静乐旧曰岢岚,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大业四年改为静乐。有长城,有汾阳宫,有管涔山,天池,汾水。”《元和郡县志》载:“蔚汾关在县东七十里,隋长城起县(指今静乐)北四十里,东经幽州,延袤千余里,开荒十六年因古迹修筑。”《太平寰宇记》载:“北齐天保三年(552)十月,有长城自黄庐岭至北社干戍百余里立三十六戍,为三堆戍(北齐时静乐称三堆戍,属肆州秀容郡)。”又载:“天池县置在宪州(今静乐)西南五十里。古长城在宪州东七十里下马城东北。”《元丰九域志》载:“静乐三乡,有管涔山,汾水,古迹,赵武灵王庙,古静乐县城。按《史记》静乐本汾阳县地。《隋书》云,长城,大业中,发丁男所筑之。”
综上所述,静乐长城按朝代可分为战国长城、东魏长城、北齐
长城、隋长城、宋长城、明长城等。清代静乐知县黄图昌在其篡修的《静乐县志·长城考》中,记述了静乐境内秦代以前长城遗述概况:“余出县往东,尝至雁门,抵岢石,见诸山往往有剧削之处,逶逦而东,隐现不常。大约自雁门抵应州,至蔚东山三涧口诸处亦然。问之父老,则曰‘古长城迹也。’夫长城始于燕昭,赵武灵王,而极于秦始皇。燕昭所筑者,自造阳至襄平。武灵所筑者,自代并阴山到高阙。始皇所筑者,起临洮、历九原、云中,至辽东。”所以,静乐境内最早的长城,可以追溯到战国赵武灵王在位期间。赵武灵王锐意改革,实行胡服骑射,在静乐筑赵王城、筑长城。为了有效地防守得到的土地,就出现了最早由战国时代赵肃侯修筑的,分布于恒山和管涔山系长城。同时,赵武灵王为提防秦和胡戎对其西北方地域的突然侵袭,也修筑了长城。
赵国时的边防体系是赵肃侯长城与武州塞。史载,赵肃侯“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有曰:“赵长城从蔚州北西至岚州。”张维华的《中国长城建置考》谈到肃侯这段长城时说:“此城当东起今河北涞源北界蔚县南界之飞狐口以东之地,西行,入今山西灵丘县北境,复西行入山西繁峙北界。复自今山西繁峙之北境至今代县西北之雁门,及古之勾注。又由此转向南行,入今山西宁武县之东南境,至于宁武至大河一段,抑至今兴县即古令河县境为止,抑经今静乐、岚县,而至今离石县境为止。”
西汉过后,从三国至隋唐之初,是战火纷飞的动乱时代。所以长城在战争中的特殊防御作用又在此时显现出来,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积分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小朝廷,都曾在山西的大地上多次大肆修筑过长城。其中北齐时期在晋西北的管涔山由北向南在关帝山西隅一线建筑的百余公里长城尤为突出。北齐修筑10段南北向的长城,大约北起今岚县、静乐一带,南部一直修筑到汾阳与离石交界处的薛公岭(历史上的黄栌岭)之处。隋代,为了对付来自漠北突厥的南下袭扰和掠夺,隋文帝杨坚自建国伊始,就把修筑长城视为重要的国防政策。隋炀帝杨广即位后,除了继续防御北方突厥的袭扰之外,还要着力对付来自西北方面吐谷浑的侵袭。为此曾先后两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动用劳力之多前所未有。自开皇元年至大业四年的28年中,先后7次调发近200劳力于北部和西北方边境修筑长城,增建城垒,在前代北魏和周、齐修筑长城的基础上,使东迄紫河、中经朔方,灵武之境,西至榆谷以东的长城、筑垒基本连城一线。
唐宋时期,山西境内宋长城西起岢岚县青城山,东至荷叶坪山,墙体全部由片石砌成,设有副壕马面、烽燧、边堡和屯兵城等军事建筑。至今,有的地段仍散落有大量宋朝瓷片。明长城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边”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关诸关入河北。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村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制砖技术不断发展,制砖产量大增,已不再是珍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
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长城体系中设置有大量烽燧(烽火台)作为情报传递系统,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古代边防报警有两种信号,遇有敌情发生,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为“燧”,台台相连,传递讯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是因为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看见,烟雾相对瞩目;而夜间烟雾不显,火光在很远处犹能看见,这是很科学的方法。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还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到明朝还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时加以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可迅速传达千里之外。
按配置的位置和功能,沿长城两侧设置的烽火台主要用于向沿线传递情报,通往京师的系列烽火台则用于与王朝中央联系。还有一组烽火台用于与长城所有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驻军联系。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就建在长城之上。烽火台汉称烽燧、烽堠,唐宋称烽台,明称墩台。静乐有很多烽火台,一般布置在高山险处或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临近的三个烽火台都在彼此的视野范围之内,以便于随时查看和传递消息。烽火台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提供安全保卫、食宿、马匹粮秣等,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
墩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干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间有设于墙外者。堡城或称边堡,间距10里左右,城用1-3里,砖包城垣,开1-2门,连瓮城门,城内有驻军营房、校场、寺庙、边堡同长城的间距一般不超过10公里,遇警时可迅速登城,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时,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外,以达到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
据《静乐县志》记载,静乐境内有烽火台33座、堡寨13座,关隘7座。烽火台具体分布为:“北路六:护城墩,风沟墩,虎石墩,武家庄墩,段家寨墩,凤凰山墩;东路十一:巾字山墩,护城墩,新添墩,周家庙墩,吴池墩,新舍窠墩,刁儿崖墩,杓子堡墩,王亮墕墩,西北玲墩,板房梁墩;西路十:西崖墩,店上墩,高庄墩,王端庄墩,社干墩,苏房墩,王村墩,闹泥墩,马房墩;南路六:天柱山墩,张巨村墩,六度村墩,分岭墩,娄烦墩,席岭墩。
堡寨十三,即风沟堡,武家庄堡,下马城堡,高家堡,娄烦镇堡,桑园堡,巾字山堡,磨管峪堡,凤凰山寨,北马房屯寨,西马房屯寨, 龙和寨,任家村寨。”关隘七,即两岑关、娑婆岭隘、楼烦镇、永安镇、窟谷镇、西街堡、下马营堡等。《静乐县志》载,“明初,调太原左卫官军戍守,筑土城。”“娑婆岭隘,明洪武七年置巡司,兼筑土城。弘治十年,移巡司于太原府阳曲县天门关。”“娄烦镇在静乐县旧社东顺水村,明洪武初置巡司。”
静乐还现存军事城池赵王城遗址。《静乐县志》载,“周郝王八年,赵武灵王破义渠,自代至阴山,守楼烦为都,于此练兵。县南有城,名赵王城,在天柱山左劈,东南北俱跨山,西临汾水,今城犹存。”据考证,赵王城东西长约2里,南北长约1.2里,周长约6.4里,占地面积约55公顷。符合当时“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建制,现存城墙遗址,东部沿山脊为东西走向,外围长约1053米,南部从汾河东岸沿山脊蜿蜒南伸直到山顶与东城墙相接,其外围长约600米。赵王城的构筑对于保境安民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此外,静乐一带汉时羊肠仓、隋时三堆城也都是军事重城。它们承载着静乐独特的历史信息和人文信息,已经变成一份独特的文化遗产。
(段建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