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忘 初 心,牢 记 使 命
账号      密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忻州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主页 >文史天地
文史天地
神池长城(三) 2022-09-20
九、神池长城防御的驻兵据《三关志》载:在明嘉靖二十年左右,神池境内长城防务的驻兵数量为:八角所:驻军:官15员。见在13员:正千户1员,副千户1员,镇抚1员,百户9员,吏目1员。额军:1437名,见在1040名。募军:嘉靖二十年(1541)800名,其中由三岔募来200名。二十一年109名;二十二年290名。改拨:49名,见在15名。由外地来八角轮戍的有:汾州卫70名,见在66名;平阳卫130名,见在127名。八角堡实在官军2660员名。神池堡:募军:嘉靖十八年(1539年)800名,二十年1000名,二十一年1200名。常备派驻的:太原前卫15名,见在14名;太原左卫45名,见在31名。轮戍神池的有:太原前卫652名,见在412员名;太原左卫128员名,见在113员名;太原右卫51员名,见在25员名。实在官军3595员名。利民堡:募军:嘉靖二十年(1541年:1500名。轮戍利民的有:太原前卫218员名,见在112员名;太原左卫100员名,在84员名。实在官军1696名。据成书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的《皇明九边考·三关镇》"军马考”载:八角堡常操官军1437员名。实有官军1312员名:马队官军1049员名,步队官军舍余263员名;事故等项官军125员名。神池堡常操官军802员名。实有官军796员名:马队官军525员名,步队军人271名;事故军人6名。同时的三关驻军比较:雁门关:常操官军1210员名,实有官军706名,马队官军125员名,步队官军舍余581员名,事故等项旗军舍余504员名。宁武关:常操官军6231员名,实有官军5496名,马队官军1928员名,步队官军舍余3568员名,事故等项旗军舍余735员名,偏头关:常操官军16265员名,实有官军7124名,马队官军4049员名,步队官军舍余3075员名,事故等项旗军舍余3141员名。由此看出,八角堡的驻军数量大大超过雁门关一个整关的驻军数量,可见其战略位置的重要。到了明代后期,三关总兵移驻宁武关,三关长城防务的重心逐渐向东转移,神池境内长城防务的重心由八角转向神池。宁武关下还成立了宁武道。宁武道下辖五个守备,为宁武、神池、盘道梁、利民、八角。宁武道的五大守备神池就占了三处,由此看出神池长城防御之重要。这五大守备又分别管辖着小的堡寨,宁武堡辖管城堡五处:宁武堡、朔宁堡、阳方口堡、狗儿涧堡、大河堡。神池守备驻军3071人,分辖城堡四处:神池堡、圪老灌堡、石湖岭堡、西沟口。利民守备原设官军3010人,嘉靖二十七年改设参将驻之,三十六年恢复为守备驻扎。该堡辖城堡四处:利民堡、得胜堡、勒马沟堡、蒋家峪堡。八角守备原设官军377人,管城堡四处,分别为八角堡、干柴沟堡、野猪口堡、长林堡。到了清朝,明长城不应当再成为边疆的符号,但长城的防务还在保留着。驻守三关总兵的宁武关改为参将,大大降了一格。参将统领神池、利民、八角三个都司,不再称堡而称为营,此时阳方口、盘道梁成了一个小营。神池营,明时的神池堡,清顺治二年,设守备、把总各一人。到了康熙五十八年,改把总为千总,到了雍正九年,节节降格,改成守备衔都司佥书,领马步战兵184人。利民营,明时的利民堡,顺治初年仍设参将、守备各1人,把总2人,初设兵1000人,除去调拔走的,实有兵力390人。到了雍正三年,参将调到宁武,留守备,到了雍正九年,改守备为都司佥书,领马步战兵280人。八角营,明为八角堡、八角所,清朝初期设为守备、把总各1人,雍正四年,改守备为都司佥书,到乾隆十年,八角留把总1人,领马步战兵100人。阳方口成为小营,清朝初期设守备,到雍正四年,改设把总1人,领马步战兵60人。
神池长城(二) 2022-08-10
五、神池明长城的修筑形制神池的明代长城为土石混筑。从宁武县大水口北的交界处至龙泉镇龙元村、延伸至项家沟一段为土筑,偶有石块垒砌。到项家沟村北至丁庄窝一带为石砌,顶宽1.2米,高达4米,关峡口两端筑有城头墩台,尤为险峻。再到烈堡乡大井沟、鹞子沟一带为土石混筑。在大井沟东边的山梁上,有一段纯石砌长城,长约500米,为石砌的壕沟状,修筑年代不详。因和明长城相接,疑为明代长城。但从壕沟状的修筑形制,又疑为北齐修筑。但在此壕沟的坡下百余米处、又有一条北齐长城。南寨村至野猪口段系土城,野猪口西侧山坡有石砌,爬上山顶又为土筑。长城依山就势,起伏曲折,十分壮观。六、神池明长城的修筑年代从阳方口至八角段1、嘉靖十二年(1533年)和十八年(1539年),虏数内犯,都御史陈讲以关地中冲云、朔,旧边不可恃,乃偕兵备副使王镐寻王野梁废迹修复之。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宁武关分辖杨方、朔宁、大水口3堡,分管边40余里,其朔宁堡在关东30里,大水口在关西北30里,亦曰狗儿涧,北有马安山(马头山)、灰泉梁(龙元村),嘉靖间,寇由此入犯岢岚州一带,亦防御之要地也。《纪要》载的嘉靖间入犯,亦为嘉靖十二年和十八年的入犯。在嘉靖十九年(1540年)三月,到二十年六月,共15个月时间,由王镐指挥,动用民工壮劳力7950人,借调旁近屯丁1820人,东起阳方口,经温岭,大小水口、神池荞麦川、迄于八角堡,土筑的有一大半,有的地段劈斩山崖以山险墙代之,计长32010余丈,约长180里,无论土石,高2丈有奇。底宽1丈5尺。上宽7尺,加4尺高的女墙。可骑马,可骑以驰,可蔽以击。城墙外挖有壕堑,深度和宽度的墙体差不多。有敌台43座,暖铺55间,暗门5个,重楼3座。护水堤台都包砖石,还有流水沟洞120个。用金五万有奇。盖三关中路之备,壮哉,盛矣。2、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三关都御史陈讲重新修筑,1543年,三关总兵移住宁武关,这段长城显得更为重要,1544年,都御史曾铣从利民、勒马沟、到荞麦川、石湖岭。至阳方,朔宁、王野梁,增筑旧边110里。由兵备使刘玺施工,墙均二丈五尺,上广一丈八尺。隆庆三年(1569年),又添置暗门一个,墩台两个,敌台120个台上为屋,以间计360间,一墩三间。营房420间。野猪口至八角段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都御史曾铣,以参政苏祐、兵备副使刘玺修新二边。又从丫角墩向南,历老营、野猪沟至八角南界,增筑旧边140里,为内长城,墙均高2丈5尺,底阔2丈3尺,顶宽1丈2尺。1545年,增置敌台228座,台上置屋684间用于住兵,石砌水口2座,水眼8个。还有营房、仓廒、草场等。七、神池长城古堡的修筑《三关志》载;嘉靖十九年(1540年),(巡抚)都御史陈讲设军堡11座,北面的神池、大水口、利民,西北的黄花岭、土棚、严备镇、义井,都是军堡。边墙起王野梁至狗儿涧,东西凡29里。八角堡,弘治二年(1489年),兵备佥事王璇筑。五年(1493年),都御史杨公澄改置永宁驿。嘉靖三年(1524年),置永宁仓,为偏头关所辖较大的军需仓库。书中亦载,堡由嘉靖元年(1522年)始建,1524年建成。四年,都御史胡公锭以地方中直虏冲,请设守御千户所,隶山西都司;六年(1527年),都御史江公潮展城687丈,高1丈8尺,上广1丈4尺,女墙高5尺,外有壕,敌台6座,营房2736间,东、西、南有瓮城重门,城墙角楼四座,土堡1座,东、西门外吊桥2个。城中有井泉13处。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都御史韩邦奇议,设守备领官军1437名;二十年(1541年),募军800名,并改三岔堡旧军200名,以都御史陈讲建议,革守备足兵3000,移老营堡游击于八角领之:二十一年,召补逃故军359名。从都御史刘臬建议,仍移游击于老营,原设守备官不废;二十二年,改拔充发军66名:二十三年(1544年)改回永宁驿。神池堡,元代己经建县,叫鄯阳县,筑过一土堡。成化十五年(1479年)建设新堡城,嘉靖十八年(1539年),都御史陈讲、兵备副使王镐增筑新城,设守备1员,黄花岭至大井沟墩、堡、屯、寨皆隶属神池守备管辖。到嘉靖十九年,神池改设为中路参将,提升了一格。将守备改到利民。二十一年(1542年),参将移到代州,二十二年(1543年),神池又设守备。城堡规模为周长5里40步。高2丈,垛口高5尺,有4座城门。有壕堑,城内有营房2322间。更铺14个,仓廒15间,草场1处,内有都察院、兵备府,东门外有演武场。所辖堡寨有土棚、义井、铁炉洼、三山、圪老灌、磨沟屯、太平庄、板井、虎北、小辛庄、黑庄、南店、银洞洼、石洼、东湖、靳家庄、张家庄、刘家庄、横山。秋天丰收了敌人易来抢劫,兵马移驻圪老灌。利民堡,原名达沐河,成化十七年(1481年)都御史秦紘筑城为堡,以指挥防守。正德年间,虏由荞麦川犯宁武,利民堡的防御显得尤为重要,宁武守备赵光增重新修筑利民堡。嘉靖十八年(1539年),中丞都御史陈讲建议,增设了守备,指挥利民堡的防守。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甃石”。东门门额上嵌有一匾,阴刻横书“利民塞”。堡城周长580步,高2丈7尺,女墙高6尺。垛口650个。更铺7处,壕堑2道,拦马墙5尺,开西门和南门,设有吊桥,城内有守备衙署,有仓廒,有草场。后来都御史曾铣添置营房400间。利民堡的城墙全为石砌,墙体高大雄伟,城中心有十字穿心洞的高阁一座。所辖堡寨有阳房、利民、西沟、青羊泉、小寨、庄窝、石窝、大羊泉、九仁村、黄花洼、辛庄、观泉。黄花岭,正德九年建(1514年),有官厅一座,营房十间,炮火.北接郝家坡墩,磨沟墩。大水口堡,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建。官厅1座,营房50间,炮火,北接圪老灌,南传宁武。土棚堡,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建,官厅2所,营房60间,仓廒12间,草场1处,壕堑一道,城门两座。圪老灌堡,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建,官厅2间,营房120间。义井堡,有壕堑,有门1座,炮火南传支锅石,把守南山口的贼路。细林寨,在偏头关南120里,隶八角界。三面石涧,寨顶垣以石砌,高2丈,广10亩余。上有恒山庙,元人建。在上述大堡之外,还有一些较大的堡寨,如位于大黑庄的黑庄堡,烈堡村附近的烈堡,高堡村附近的高堡、大井沟村附近的井沟堡,马坊村的马坊堡,野猪口附近的野猪口堡,项家沟村的顶家沟堡,龙元村的灰泉堡,郭家寨等,墙体皆为土筑,修筑年代不详,皆保存完好。达沐河村古称南堡,现存古堡一座,应当是利民堡的南堡,属一个防御体系,修筑时间应当早于利民堡。在大井沟到鹞子沟附近的山梁上,紧挨长城有五个堡,堡墙为石砌,其中有一个三角形堡,为大井沟一号堡,一个方形堡,叫大井沟关。还有一个圆形堡,在山峰顶上,叫勒马沟堡,现归朔州。从神池长城古堡的修筑时间看,神池、八角、利民等堡皆早于弘治十一年(1498年)修筑的阳方口堡,说明以当时战略要塞的角度衡量,这些堡比宁武关的关口阳方口还重要得多。同时说明山西镇驻扎偏头关,总兵官对周边防务的精心的战略布局。八、神池长城防御的部分火路神池地处偏头关和宁武关之间。是两关传递信息的最重要的地带,境内烽堠遍地,火路四通八达。神池境内的主要烽火墩台  草庵墩、沙城墩、西洼墩、南水泉墩、八角堡护城墩、黄榆沟墩、磨石山墩、南高山墩、高堡墩、葫芦墩、园林墩、尖山墩、树子墩、熊沟墩、下石会墩、大油房墩、小油房墩、马房墩、井坡墩、细林墩、严备墩、羊泉墩、石板墩、石豁子墩、流海庄墩、义井墩、土棚墩、牛家岭墩、水沟墩、马鞍山墩、安山墩、海子墩、庄窝墩、赵和庄墩、长城墩、三山墩、辛庄墩、喜鹊墩、段黄墩、利民墩、歇头场墩、新歇头场墩、麻糁岭墩、南山墩、小辛庄墩、马头山墩、灰泉梁墩、黄花墩、磨沟墩、霸王岭墩、郝家坡墩、项家沟墩、丁家梁墩、靳庄子墩、郭家庄双墩。《三关志》三关总图中的神池八大堡寨  八角所、神池堡、义井堡、利民堡、黄花堡、严备堡、井沟堡、土棚堡。神池堡火路  北接海子墩——三山墩——段黄嘴墩——辛庄墩——利民墩——利民堡北的护城墩——石板墩——石嘴墩—偏头关境内传偏头关总兵府。南接磨沟墩——郝家坡墩——黄花岭墩——楼子山墩——苗家庄墩—分水岭墩——桦林墩——棋盘墩——长梁墩——二马营护城墩——宁化所——沿汾河川传太原。西接土棚墩——流海庄——小辛庄——入五寨境。东接马头山墩——灰泉子墩——大水口——阳方口——阳房一墩——麻峪一墩—一麻峪二墩一大河堡—宁武关。利民堡火路  东接牛家岭——山寨墩——歇头场—麻糁岭——入偏头关境内传偏头关总兵府。南接南山墩——利民墩——辛庄墩——段黄嘴墩——三山墩——海子墩——神池堡。西接大羊泉——严备镇——土棚墩——神池堡。北接石板墩——石嘴墩——入偏头关境内。土棚堡火路  东传神池堡。北传大严备镇——大羊泉——利民堡。南传土棚墩——义井墩。西传流海庄——小辛庄——入五寨境。黄花岭堡火路北接郝家坡墩——磨沟墩——神池堡。南接楼子山墩——苗家庄墩——分水岭墩——桦林墩——棋盘墩——长梁墩——二马营护城墩——宁化所——沿汾河川传太原。
神池长城(一) 2022-07-14
神池处于山西北部,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接壤区,自古以来就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征战拉锯的地区。许多朝代处于边关重镇和边防线上,为了加强防御,因而修筑了大量长城。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古老的灿烂文明。神池长城作为中国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城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神池境内的长城据历史文献记载和专家认定,有北齐、宋、辽、明诸朝。虽经千百年风雨剥蚀,但遗址尚存。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历代长城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神池段长城包含在内。1987年,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神池长城同样为世界文化遗产。一、神池的北齐长城在北齐时期,神池地处北齐的边关,北齐王朝在此处修筑了长城。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为了巩固北方边防和防御西部的北周而下令修建了北齐长城。北齐所筑长城规模之大,仅次于秦、汉长城。北齐长城主要修建了3段,共修筑了6次,在神池这是第一次,也是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北齐王朝建立后,在其北部和西部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北齐文宣帝天保三年(公元552年),首先在西北境修筑长城。“冬十月,齐主自晋阳如离石,自黄栌岭起长城,北至社平戍(五寨县),四百余里置三十六戍”。(《北齐书·文宣帝纪》)。黄栌岭位于北齐南朔州西河郡(今山西省汾阳)西北60里,在今山西离石县境西北,社平戍位于朔州广安郡(今山西朔州市)西南,在今山西五寨县境。这条长城实际沿吕梁山脉绵延200公里。修这段长城的意图是为防御稽胡和西魏及以后的北周的。后由五寨社平戍到达神池,又由神池折而向偏关至老牛湾(总秦戍)。现在从兴县的黄河边经保德、岢岚、五寨荷叶坪,到宁武马仑草原,再经管涔山腹地马仑村、小西沟、坝沟湾,再沿伸到神池,再由神池龙元村一带向北到偏关,这一道北齐长城走向明显,可以完整衔接。神池县境内的壕沟从神池县与宁武县交界的黄花岭,山顶有高大的点将台,为北齐所筑。山洼有北齐城堡,明代曾经利用。堡距窝铺沟村一公里,应为神池北齐长城起始点。壕沟总体走向为西南—东北向,沿山脊西侧数十米的山坡,顺山势从南向北延伸,经大泉窊村南侧、东南侧、东侧至青泉岭村东南侧的高峰摩天岭,当地叫坝堰梁。壕沟从青泉岭村东南的峭壁处开始,当地叫大石斜山,利用高大雄伟的山险作为防御体系。山险从西南向东北经青泉岭村东、小狗儿涧村南,转为从东南向西北经小狗儿涧村西,又呈西南向东北方向沿马头山一直延伸,至龙元村东南侧的明代长城(龙元1段长城)相接。北齐长城走到龙元村后,一是北上,在明长城外侧,沿山半坡行走,有的地段为壕堑,沿项家沟、大井沟、野猪口,一直与明长城并行,到冯西沟一带出境。还有一道是从龙元村南下经丁家梁村,过宁武县阳方村,转到阳方口,上了宁武东山。经宁武、到原平、代县,一路向东走去,到了河北。龙元村又成了北齐长城横向与纵向的交汇点,成为中国罕见的北齐长城的“结”,也是一道“神池结”。神池境内的北齐长城现存明显的有四处:一是龙泉镇的南山上,即黄花岭达摩天岭即坝堰梁这一段,这里是一个大的分水岭,是古时北齐与稽胡民族的界山,说明神池在北齐时期就是稽胡民族所占的地区,不是北齐管辖。二是项家沟一带,与明长城平行,成界沟状。三是在烈堡乡大井沟村东的山梁上,与明长城平行向西北方向行走。四是在烈堡乡野猪口东山,与明长城有合有分,形成月牙形的构图,十分壮美。北齐长城的修筑特点是坐落在明长城外侧,明长城走的山脊,北齐长城走的半坡。充分看出北齐的国力较弱和修筑时的草率。二、神池的宋辽界壕到了宋朝,此地又成了宋辽的交界地带,在神池南山上,有一条界壕,文物部门考察时认为是不明朝代的界沟。据中国长城专家、国家文物学会长城研究会会长成大林先生认定为宋辽界沟,或叫宋辽界壕,是全国唯一发现的。也可说宋长城,也可说辽长城。依照金朝筑有金界壕的先例,在内蒙古,这也是少数民族的修长城手法,宋辽修壕时又是辽国得了利,占了国土,极有可能是辽国所筑,如定为辽修,那就是全国唯一了。如果是宋代修筑,一般史书上要记载,因史书多为汉民族所筑,对于少数民族的活动记载较少。公元936年,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这十六州中间就有朔州,神池与朔州相连,神池从此成了宋辽边界。十六州中间的寰州,也在今天的朔州境内。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到达河南濮阳境内,已距大宋首都开封仅300余里地,宋真宗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重新定了边界。史称“澶渊之盟”。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过了70年,宋朝修长城,防御辽,辽借口北宋在山西边境增修堡垒破坏边界,要求划界。第二年1075年,宋政府允许以分水岭为界又放弃一些土地。这一次宋朝除防御不成,又失了一些土地。这个分水岭,应当就是东西走向的岭,即神池的黄花岭至摩天岭,不应当是宁武的分水岭。还有一个,神池是宋辽大战杨业的遇难地。就在神池城东南公里的陈家沟,古称陈家谷。陈家谷战役是宋军在雍熙北伐失败后试图将控制区的百姓内迁,而与收复失土的辽军发生的遭遇战。由于宋军内部意见不一,导致合理的战术建议遭到否决,最终以战败收场。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诏命在北伐失败后已经奉命退回代州的西路军重新出兵,将已经收复的云、应、朔、寰四州百姓内迁。此时,辽军已经攻克寰州,直逼朔州,切断云、应二州的退路。宋朝派出云应等州行营兵马都部署(主将):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云应等州行营兵马副都部署(副将):云州观察使杨业、云应等州行营兵马都监(监军):西上阁门使、蔚州刺史王侁,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有兵力数万。辽国派出山西诸路兵马都统(主将):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山西诸路兵马副部署(副将):彰德军节度使萧挞凛、山西兵马都监(监军):将军耶律题子,有兵力十万。出兵前,副将杨业建议避免和辽军决战,向应州进军,示意切断辽军后路,迫使辽军退往应州,此时朔州百姓可以撤退到石碣谷,宋军再以强弩守住谷口掩护撤退。而云州百姓在宋军出发前就通知其南撤到应州,与应州百姓一起向南通过大石路撤回代州。此时宋军主力与辽军相持,再派骑兵保护二州百姓撤退,辽军也不敢越过宋军主力攻击撤退的百姓,这样不用决战就可以达到战役目的。但是建议遭到监军王侁反对,他主张直接进攻寰州,与辽军进行决战,击败辽军再掩护百姓撤退,受到另一监军刘文裕的赞同。杨业表示不可行,王侁则激将说杨业莫非有二心,迫使杨业同意进行主力决战,并自请为先锋以明心志。宋军到达朔州后,辽军也已赶到。杨业敦请主将潘美在陈家谷口布阵,自己作为先锋继续前进。辽军主将耶律斜轸派副将萧挞凛设伏,自己与杨业交战后假装败退,杨业中伏大败。监军王侁派人在高台眺望战况,看到杨业追击辽军,便率兵前去争功,潘美不能阻止王侁,于是一起沿着河边行军20里,得知杨业战败后又立即撤退而不救援。杨业杀出重围后且战且退,到达陈家谷口只剩淄州刺史王贵和儿子杨延玉等残部百余人,发现潘美已经撤退,伤心欲绝,劝说部下各自逃命,但大家都慷慨赴死,无人逃难。杨业藏匿于树林中,被右皮室详稳耶律奚底射中,坠马被擒。辽军主将耶律斜轸责骂杨业,杨业但称有死而已,又叹息说受皇帝厚恩,本想立功边境以报答,却受奸臣逼迫而战败,没脸苟活人世,于是绝食三天而死。杨业死后,首级被传往云、应二州,当地宋军弃城而逃。至此,雍熙北伐取得的全部土地百姓被辽军夺回,宋军精锐大量战死,导致宋军战斗力削弱。宋太宗追究战败之责,将潘美连降三级为检校太尉,王侁、刘文裕夺官,王侁发配金州,刘文裕发配登州。又追赠杨业检校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荫补其子供奉官杨延昭为崇仪副使,殿直杨延浦、杨延训为供奉官,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为殿直。辽国稳定后,在今山西神池等地设武州,神池还是武州的宁远县,神池就是辽国。因为山南的宁武就是宋朝,因而神池与宁武之间的界山黄花岭和摩天岭就是宋辽交界。武州于明初废。三、神池的明长城神池境内明长城以野猪口长城为代表,亦称“边墙”,为明内长城遗址。据《明史》、光绪《山西通志》记载,神池明长城是明代成化、嘉靖、万历时期(1573-1620年)修筑,分布在海拔1500一1800米的山梁上。神池段长城东南和宁武县境的长城相接,西北在烈堡乡冯西沟附近和偏关县境的长城相接,在平形四边形的神池版图上,正好走了一条对角线。具体是长城由阳方口镇的大水口村北,爬上马头山,进入神池境内,起点为龙泉镇龙元村东南400米。长城由龙元村东南人境后,向北经龙元村、项家沟、丁庄窝,后进入朔州市朔城区境。在朔州境内向西北方向延伸,再次进人神池县,经烈堡乡鹞子沟、大井沟、南寨、冯西沟等村境,止点为冯西沟村,向西北进入偏关县。从神池县南寨村向北行进的长城,有一段“差修边”,不到5公里后再没有墙体,老百姓说这是当时兵多人乱,盲目修筑,修筑开后才发现修错了,但已修了几里,便及时停止修筑,改向冯西沟村方向朝西北修筑,修好的长城没有利用也没有拆除,形成长城修筑史上的一段笑话。神池县明长城墙体一览表(单位:米  据2007年调查)历史上长城从此进到神池境内后,从大水口至冯西沟一段长城,一直在神池境内行走,都归神池管辖,直至到偏关境,在上世纪中期,神池利民堡一带的许多村庄划给了长城外的朔州,随之将长城也带到了朔州,这样神池明长城在神池县境内形成两进两出的状况。 表1 神池县北齐长城(山险)一览表(单位:米)据2007年调查表2 神池县北齐相关遗存(壕沟)一览表(单位:米)据2007年调查四、神池长城的当代考察从2007年开始,山西省文物局组织人员对神池长城进行了摸底考察,即长城资源调查,先考察明长城。按长城普查的有关规定,按现在的地域名称划段,将神池明长城划为龙元段、项家沟段、丁庄窝段、鹞子沟段、南寨段、野猪口段六大段。墙体为黄土夯筑和石砌两种,共存墙体14段,全长约21公里。沿线存关4座,堡5座,敌台13座,烽火台70座。在明长城调查结束后,在2009年,省文物部门又对早期长城进行调查,在神池,只对北齐长城进行了调查,其调查结论是:北齐长城以位于神池县城南5公里处的坝堰梁段长城为代表,在境内有少量遗迹,但因历史久远,多数坍塌,基本上已不存在完整长城墙体。像坝堰梁段北齐长城,墙体为石砌,已坍塌,现可见石基、石堆等,呈石脊状,遗迹十分明显。据考查证实,北齐长城城墙建筑多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平原和矮丘处,以土板构筑城墙,在山上以石垒砌,有些地方则以高山险峰代替城墙,目前发现的山险墙共3段,全长8030米;壕沟2段,全长3733米。以上是长城调查的数据表格,但不论明长城,还是北齐长城,神池长城的实际分布数远不止这些,并且要长度要长得多、内涵也丰富得多。
偏关长城 2022-06-01
长城是祖先给后人留下的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长城的历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城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山西偏关号称中国长城博物馆,这里是北疆之门户,京师之屏障,外长城,四起万家寨乡老牛湾,东至教儿捻村柏杨岭、全长一百华里。内长城,北起柏杨岭、南至南堡子乡南场村,全长四十余华里。西北起老牛湾,乐南至天峰坪镇寺沟接河曲县石梯子的内长城古迹,全长的七十余华里。很多人都知道,偏关是全国长城大县,长城里程长、类型多、跨越年代久而享誉海内外。但偏关长城究竟有哪些特殊之处,却鲜为人知。下面做一简单介绍。偏关是山西省长城里程最长的县,即山西第一,全国第二(仅次于河北省赤城县)。明长城,最多时有二边、三边、四边、内边、黄河边五道,全长约450里。明朝建立后,为效防御北元南侵,举全国之力大规模修筑长城,并将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御区,分别驻有重兵,称为九边或九镇。其中,太原镇总兵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到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驻偏关达114年之久,因为:“偏关西接黄河,与套虏仅隔一水,其保障尤难也。是故三关险要虽同,而偏关为急。”“盖开平(多伦)、东胜(托克托)设而三关重,三关重而偏关尤重”。“宣(宣化)大(大同)以蔽京师,偏头以蔽全晋”。可见偏关当时战略地位之重要。偏关境内的第一道长城,首先由总督王玺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开始督建。它东起老营丫角墩,向西经水泉红门口、黄龙池堡、滑石涧堡,一直延伸到黄河绝壁上的老牛湾堡,全长120里。它内置夯土层,外砌砖石,每隔500米建敌台一座。这道长城,就是东起辽宁省丹东市虎山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的万里长城,因与偏关以北120里处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秦长城遗迹区别,称为“二边”。又因置于防戍北元南侵的最前沿,被称为“外长城”。偏关外长城建堡多座,最重要的有:桦林堡、老牛湾堡、滑石涧堡、草垛山堡、寺埝堡、水泉堡、五眼井堡、柏杨岭堡等。其中最早兴建的是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的桦林堡,最晚修建的是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的五眼井堡。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总兵李瑾督建一道与“二边”相呼应的长城。它东起老营石庙山,沿关河以北山岭迤逦西行,一直至今天新关镇柏坡村西石梯墩,沿山削崖,平地筑墙,全长90余里,称为“三边”。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三关兵备副使张风羾督建一道长城。它东起老营鹰窝山巨崖,沿关河南岸,随山踞险修筑,向西抵达县城南一里处的教场坪,全长120里,称为“四边”外长城从老牛湾堡急转南下,沿黄河岸边蜿蜒而行,经万家寨、桦林堡、寺沟,出偏关境,直抵河曲县石梯子隘口,全长120里,其中偏关境内60里,称为“黄河边”。又因部分地段未置墙体而全靠黄河天险,被称为“软边”。这也是总督王玺督造的。从偏关东南部柏杨岭丫角墩起,还有一道长城。它向南伸入关河河谷,越老营,跨关河,上地椒峁,穿长林堡出偏关境,然后东接朔州市平鲁区,又四折神池县大水口,南穿宁武县阳方口、宁武关,复东接代县雁门关,直抵北京,全长2050余里,这就是内长城。内长城在偏关境内60多里,全为紫色泥土筑就,被喻为“紫塞”。内长城上有内三关、外三关之分,偏头、雁门、宁武合称“外三关”。偏关五道长城,沿线建堡29座,烽堠墩台300余处,可谓烽堠林立、堡寨相望、营垒棋布,形成主辅呼应、纵深接应、梯次照应的坚强防御体系,构成明朝中叶山西北部固若金汤的人工屏障。其中三边和四边,在“隆庆议和”(公元1570年冬)后渐渐失去防御作用,毁于明末。此外,偏关还有走向与二边基本一致的北魏长城,走向与内边基本一致的北齐长城。这两道长城,如今仅剩下不显眼遗址了。偏关是山西省境内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唯一县份。万里长城从鸭绿江绵延东来,翻越崇山峻岭,经朔州市平鲁区入偏关境,继续西行,直抵老牛湾。所以,老牛湾堡成为明代万里长城山西段至关重要的桥头堡。千里黄河从昆仑山下滚滚东流,在内蒙古喇嘛湾急转直下,也来到老牛湾,老牛湾成为黄河入晋第一村。刚健雄伟的万里长城与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在这里首次相聚,中华文明的两大象征在此深情握手,犹如挽成一个吉祥的巨型中国结,形成“碧水依古堡缠绵将醉,长龙饮深涧蓄势欲腾”的壮丽风景。从老牛湾到寺沟,长城与黄河并肩而行达60里,又是万里长城沿线二者并行最长之处。傍晚的寺沟,大河落日,长城披霞,成为黄河晋陕大峡谷中最壮美的段落。偏关是山西省境内外长城交汇的唯一县份。外长城从朔州市平鲁区东行至偏关境内,于柏杨岭好汉山堡与从神池境内北进偏关的内长城交汇,形成一个“丫”状衔接点,所以柏杨岭交汇处被形象地称为“丫角山”。丫角山既是九边重镇太原镇和大同镇的交接处,又是起于北京八达岭,穿越北京、河北、山西三省市的内长城的终点站。现在,石砌长城仍巍然挺立在偏关与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交界处的连绵群山之间,成为山西与内蒙古两地人民友好往来的象征;九窑十八洞与好汉山堡遥相呼应,无言地诉说着500年来的沧桑。偏关长城称冠三晋,脾睨华夏。从长度说:全境现有长城约500公里,仅次于河北赤城县,居全国第二位;从年代说:偏关长城纵跨赵、秦、北魏、明四个朝代,全国罕见;从密度说:偏关长城分为大边、二边、三边、四边、内边、黄河边六道,有的地方墙垣竟达十重,一条长城的外头又是长城,一边二边连三边,处处相关,步步设防,长城沿线三里一墩、五里一台、十里一堡,墩台多达千余座,城堡多达49座,城堡相望,营寨相接,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遗迹密度居全国各县之最;从类型说:偏关长城包括石砌长城、砖包长城、土夯长城、山险长城四种基本类型,长城建筑涵盖了关、隘、烽、堠、墩、台、营、寨、城、堡、望台等各种形式,类型之多全国罕见;从景观来说:偏关长城雄伟壮阔,至今基本保存完整,其中老牛湾长城黄河交汇处、丫角山内外长城结合黄河边寺沟长城更是中国长城的精华段落。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曾称赞:“偏关境内的明长城砖石砌就,非常坚固,较之北京八达岭、慕田峪长城及河北山海关长城毫不逊色”。
河曲长城 2022-05-28
长城作为古代重要的防御工程,从战国时期便开始修建,历经两千多年的不断修建,最终形成绵延万里的万里长城,长城被列为文化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现有长城为明代遗迹,也保留有一部分早期长城遗迹。明朝将长城分为几个防区,山西外三关则属于九边防区其中之一。河曲自古号称“陕东重镇”“晋右严疆”,河曲境内明长城54831.8米,以烽燧、长城边、城堡点、线、面共同构成长城坚固的防御体系。河曲现存长城有烽燧黄五梁墩、土沟墩、蒿梁墩、炭水墩、沙坪墩较为壮观完好(皆在山巅);长城边以焦尾城长城到北元四坦坪长城边保护较完整;城堡以旧县凤凰城、罗圈堡、五花城堡、夏营堡尚完好部分仅存留堡洞及部分堡墙形制尚存;河曲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九边重镇之一,历来处于防御鞑靼、瓦剌的第一线。河曲长城位于黄河东岸的山崖和河谷平缓地带。长城与黄河在这里相互厮守,绵延数百里。北部地形较高,渐近焦尾城,沿黄河东岸已是平川。经河保营、唐家会堡、五花城堡、河会营、曲峪、阳沔至石梯隘口随黄河而曲转,顺流南下起伏于山顶或河谷或平原或滩河沿。据《明史·志第六十七·兵三》记载,河曲长城主要是在明成化年间修筑的。河曲长城有屹立在黄河岸边悬崖之上的墩台,有建在黄河谷地的长城边。该长城西起石梯隘口(为晋长城终点),东至石城口,控制着整个河曲东西往来的咽喉之地,至今好似黄龙逶迤于黄岸边。河曲长城沿线设边口,多数建置于邻近村庄,并以村名而名之。其作用主要便于两岸摆渡通行或附近村民在边外的耕作。石城至石梯隘口黄河沿岸,构成了黄河边堡墙,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段长城多有黄河悬崖天险屏障,沿岸多设望台设防。筑有马面或敌台。数百年来虽然自然及人为破坏,仅存土墙,但气势不减当年。是山西黄河边上的重要文化景观之一。河曲长城是我县重要文化资源,它与雁门关长城、五台山、大同云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构成了山西特征各异的文化遗产,构成展示中华文明各种类型的文化旅游线路,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中国古代的长城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全世界特有的一种景观生态,早已引起全人类的向往和关注。有人说过,万里长城是美国宇航员登临月球回观地球时,唯一以能用肉眼观看到的地球人类文化建筑。有人还说过,山西是唯一一块存在着长城和黄河并肩平行的古老大地。于是,就又有人说,这是两条巨龙,一条是人类的文化巨龙,一条则是孕育人类文化的自然巨龙,而它们都属于中华民族,都被全人类视为文明之奇迹。(王铭供稿)
保德长城 2022-04-02
保德县位于黄河,地理位置显要,有史以来就是边防要塞,据分析,早在战国时期就筑过长城。据清《保德州志》载:“《考关志》,‘秦并赵筑长城于岚州紫塞。’”是时,云中、五原皆为郡,则宣大南、河保之北皆为内地,必不与岚州别为塞也。盖赵侯尝筑长城矣,此殆肃侯所筑也。”因保德县曾属岚州,保德人在当初修志书时,将岚州修筑长城的内容载于州志,即疑为保德县曾经修筑过长城。再据清光绪《山西通志》载:“长城,在州南偏桥村,西抵黄河,南接兴县,八十里。”偏桥村在保德县南河沟乡,位于县城南60公里,是保德县的最南端,当地叫“老南头”,距兴县魏家滩村很近,仅有六七公里。现在兴县方面公布的信息是,北齐长城理论上是从兴县的黄河畔上起修,实际上是从魏家滩起修。因长城年久失修,许多长城墙体已经不复存在,从魏家滩到黄河一段,兴县方面没有资料。据分析,清光绪《山西通志》的记载应当是可信的。北齐长城应当是从兴县黄河畔上起,沿山峦的山脊向东,根据山峦起伏的情况,在保德转了一个弯,到偏桥一带,然后南折,到魏家滩,再向东,进入岢岚境内。近年来文物部门进行实地调查,所公布的是北齐内线长城西起山西兴县的魏家滩,然后沿着吕梁山、云中山北麓、恒山主脉进入河北省后,又沿着太行山、军都山向东北方向延伸进入北京。沿途经过山西的县份有岢岚、五寨、神池、宁武、原平、山阴、代县、应县、浑源、广灵等。这些县份的地形十分适合修建长城,这些县的长城基本上都修建在高耸的山脊上,其北部是地势平坦的朔漠,其南便是忻定盆地和太原盆地,从而形成天然的防御屏障。根据《山西通志》的记载,在2002年左右,我在保德县文化局张广明局长的陪同下到偏桥村考察了两次,走了山梁的走向和山脊上的夯土层,并用铁锹挖了山脊的高阜之处,断面上未发现夯土痕迹。偏桥村中间有一段高大的土墙,只能做为疑似对象,不可定论。我们分析,现在在山西境内发现的北齐长城,墙体多为石砌建筑,据估计,当年在偏桥村一带修筑的长城同样为石砌,因为年久,长城失去了防御之功用,在黄土多石头少的偏桥,石块早被村民驮走垒了窑洞或者院墙,史书上曾经记载的长城墙体从此不复存在了。虽然保德境内的北齐长城只有文字记载没有找到墙体,但是,到了明代,保德境内的长城防御建筑是同样存在,其中最多的是烽火台。因为保德县在明代为保德州,处在偏头关南侧,是从山西镇即偏头关,向省城太原传递信息的必经通道。一旦有战事,烽火从偏头关燃起,经过偏头关所辖之河曲县,进入保德境内,从保德再传到岢岚州,再从岢岚州向南传去,直达省城。下面将文物部门考察的保德县部分明代修筑的烽火台介绍如下,按火路的传递次序排列。狄家沟烽火台:位于义门镇狄家沟村西侧西墩梁上,占地面积25平方米。夯筑方锥形台体,底边长5米,顶边长3米,残高5米,夯层厚15厘米。义门烽火台:位于义门镇义门村北100米处的台墩梁上,占地面积100平方米。夯筑方锥形台体,底边长5.5米,顶边长2米,残高4米,夯层厚15-20厘米。郭家堎烽火台:位于义门镇郭家堎村东1000米处,占地面积64平方米。底长8米,顶长2.6米,夯土层厚14-18厘米.梁家村烽火台:位于义门镇梁家村东北1000米处的台墩峁,占地面积169平方米。夯筑方锥形台体,底长13米,顶长3米,残高15米,夯土层厚12-16厘米。岳家沟烽火台:位于义门镇岳家沟村西北1000米的台子梁,占地面积144平方米。底边长12米,顶边长2米,残高14米。在底部向东南处挖有一个小窑,时供守护人员暂住。小窑口1.5米,深2米。烽火台夯土层厚12-16厘米。前梁烽火台:位于东关镇铁匠铺村前梁上,占地面积80平方米。平面为长方形,烽火台底部南北边长8.5米,东西边长9.5米,高10米,夯土层厚16厘米。迎风梁烽火台:位于东关镇铁匠铺村南2500米处的迎风梁顶端,占地面积27平方米。平面为长方形,南北底边长5.5米,东西底边长5米,残高10米,夯土层厚8-12厘米,夯窝直径3-5厘米。烽火台夯筑为实心体,东侧掘有供守卫住宿的小窑,高1.5米,宽1.2米,深2米。烽火台基础用三合土夯筑,深1米。 郭家滩烽火台:位于东关镇郭家滩村南200米处的寨子垅顶部,占地面积99平方米。平面为长方形,两北边长9米,东西边长11米,残高8米,夯层14-16厘米。位于烽火台南侧挖有供守卫人员寄宿的窑洞,洞宽1.2米,高1.5米,深1米。大烟墩烽火台:位于东关镇大烟缴村东北100米的墩梁上,占地面积121平方。底边长11米,残高约12米,夯层8-10厘米。烽火台北侧有一个小窑洞,口宽1.5米,高1.5米,进深3米。唐子梁烽火台:位于杨家湾镇唐子梁村西约500米处的墩台峁,占地面积100平方米。顶端呈尖状体,底边长10米,残高7米,夯土层厚约18厘米。郝家里烽火台:位于桥头镇郝家里村四北500米处的台墩梁,占地面积20平方米。夯筑为方锥形台体。底边长4.5米,顶边长2.5米,残高5米,夯土层厚12厘米。深沟烽火台:位于桥头镇深沟村北500米处,占地面积169平米。底边长13米,顶边长4米,残高13米,夯土层厚14-18厘米。烽火台底部有东西向贯通的土窑洞一眼,高1.7米,宽1.7米,早年西边曾用砖块封堵。柴家湾烽火台:位于韩家川乡柴家湾村东北500米处,占地面积49平方米。夯筑为方形台体。底部长7米,顶部长5米,残高7米。夯土层厚16-20厘米。墕头烽火台:位于韩家川乡墕头村西北200米处的墩台梁,占地面积100平方米。夯筑为方形台体,底边长10米,顶边长6米,残高12米,夯土层厚12—16厘米。寨沟烽火台:位于韩家川乡寨沟村东北1200米处的寨堡梁,占地面积100平方米。底边长10米,残高5米,夯土层厚20—25厘米。南侧有一眼驻兵的土窑洞,宽1.6米,高2.1米,深6.6米。桑元塔烽火台:位于韩家川乡桑元塔村西北300米处的寨子圪垯,占地面积64平方米。夯筑为方形台体,底边长8米,顶边长3米,残高7米。夯土层厚12—16厘米。黄金山烽火台:位于林遮峪乡下川坪村北500米台处的墩梁,属于黄河东岸的台地之上,占地面积195平方米。平面为长方形,底边东西长15米,南北长13米,残高14米。夯土层厚13-15厘米林遮峪台墩堡:位于林遮峪乡林遮峪村东1000米处的墩儿梁。台墩堡正中建有圆形烽火台,边长21米,残高7米,夯土层厚12—16厘米。圆形烽火台外围筑有堡墙,用条石砌筑,33米见方,堡墙残高1.5米,堡墙四角砌筑有马面,为瞭望台。该堡结构完整,是一座既可屯兵,又可瞭望敌情、随时点燃烽火传递情报信息的多功能军事设施。神山烽火台:位于冯家川乡神山村东南1000米处的墩儿梁,占地面积64平方米。夯筑为方锥形台体,顶部呈尖柱型,底边长8米,残高9米,夯土层厚22—26厘米。后冯家川烽火台:位于冯家川乡后冯家川村东200米处的台墩梁,占地面积88平方米。平面为长方形,残存底部南北长11米, 东西宽8米,残高10米,夯土层厚20-25厘米,顶部呈尖状型。
岢岚长城 2022-03-08
一、岢岚县建制沿革春秋属晋。战国时设楼烦郡。秦属太原。汉属雁门郡。魏属新兴郡。北魏、北齐属岚州。隋大业三年(607)置岢岚镇。唐长安三年(703)置岚谷县。宋于岚谷县置岢岚军。金废岢岚军,改岚谷县为岢岚州。元废岢岚州。明洪武七年(1374)置岢岚县,后升为岢岚州。民国元年(1911)复称岢岚县。二、岢岚县现存长城状况 岚漪河从岢岚县境东南发端,从东南向西北纵贯岢岚县境。岚漪河河谷为北边游牧民族进入汾河谷地的咽喉要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岚漪河东岸为吕梁山脉北段管涔山脉,岚漪河北岸为陡峭的连绵不绝山脉,为修筑长城以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提供了必备的自然条件,历代长城就修筑在高山之巅。根据2009年--2010年进行的全国长城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岢岚县境长城起于吕梁市兴县裴家川黄河东岸,向东进入岢岚县温泉乡温泉村西北,向东延伸经阳坪乡松井村南,跨过岚漪河向东北延伸,经大滩沟、大榆沟、庄子豪,大庙沟等村,至崔家沟村后折向东南,经岚漪镇北道沟、过北川河,沿牛家庄、高家沟、武家沟、红眼沟等村至王家岔乡王家岔村,折向东北,经水泉子、正虎沟、武家坪等村至海拔2784米的荷叶坪进入五县境内。现存长城墙体59段,全长57074米。长城墙体有石墙、土墙、山险、河险等4类。其中石墙41段,长度40370米,占70.7%;山险12段,长度8309米,占14.6%;土墙5段,长度7195米,占12.6%;河险1段,长度1200米,占2.1%。长城墙体上现存关6座,马面9座。征集到重要文物“隋开皇十九年修筑长城”碣石1通。三、岢岚县长城修筑历史沿革1、北齐长城东魏、北齐时代是鲜卑族和鲜卑文化统治下的时代,其政治中心从北魏时的大同迁到河南洛阳继而迁到河北邺城,时局动荡、政权飘摇。太原作为东魏高欢的大丞相府,实际是军政的中心。北面雁门关以北为崛起的柔然游牧部落,北魏正光年间的“六镇起义”致使“恒代以北,尽为丘墟”。其西邻的陕西为西魏和及后来的北周政权辖地,故修筑东西向和南北向长城以防御来自北方柔然民族和来自西魏、北周政权的对东魏、北齐政权的威胁成为必然。同时在山西西部吕梁山一线地带生活着大量的山胡民族,成为北齐政权的心腹之患。北齐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继秦代以后疯狂修筑长城的又一个政权。北齐共历六帝二十八年,在这短短的历史时间,十分重视修筑长城。北部长城,主要为文宣帝高洋所筑。天保三年(552)至天保八年(557)六年时间里,较大规模地修长城有五次。修筑地点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北。而山西长城主要集中在忻州,尤其是天保七年(556)修筑的长城最为著名,也最为完善。《北齐书·文宣帝纪》:“(天保七年)先是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北史·齐本纪中·显祖文宣帝纪》载:天保七年(556)十二月“先是,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载“先是,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 。”北齐天保七年(556)修筑长城是岢岚县现存时代最早长城。岢岚北齐长城的特点是选择山脉的最高脊岭修筑,有山险、河险、土墙、石墙等类型,以石墙为主。山险即利用山脊自然险峻,稍做削铲,在防御前沿做成陡壁;河险即利用河流做险,土墙即用砂石拌泥土夯筑;石墙即利用石块、石片堆砌两边,中填碎石和砂土。因墙体沿山脊行进,石材取用便利。岢岚县境的墙体还插有树干,用以加强对墙体的稳固。保存较好的石墙为岢岚县王家岔乡附近长城墙体,墙体断面呈梯形,基宽5米--7米,顶宽1.4米--2米,存高3米--4.6米,石片和石块砌筑,保留有插树干的椽孔。部分地段墙体顶部还保留有女墙遗迹。2、隋代长城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的朝代,虽然统一了全国,但暴政和严苛繁役造成了严重的内乱,为了防御日益强大的突厥势力,隋代也成了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重要朝代。且突厥入侵中原主要沿陕北和晋北进取,故隋代长城东西绵延长远,从陕北过黄河经吕梁兴县裴家川入我市岢岚县,和北齐长城连成一个统一的防御体系。光绪《续修岢岚州志》卷二:“嘉靖间有地名牛圈窊者,掘其地得石刻,其文云:隋开皇元年,赞皇县丁夫筑。”2007年春天,岢岚县小庙村村民窦生宽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块隋开皇十九年修长城的碣石,碣石质地为灰白色泥灰岩,长方形,长0.41米,宽0.25米,厚0.08米。碣文楷书,6行,足行7字,现存碑文34字,行间刻画竖线8条,为九等分碣石面。碣文“开皇十九年/七月一日栾州元/氏县王黎长/宗领丁卅人筑长/城廿步一尺西至/王”。此块碣石证明岢岚段长城隋代至少修筑过两次。修筑年代为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和开皇十九年(599)。隋代长城的修筑方法沿用北齐古法,没有大的改变。3宋代长城宋代是我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成就达到中国历史发展顶峰的一个朝代。此时在北方兴起的契丹民族建立了辽政权,西北兴起的党项族建立了西夏政权,其后兴起的女真族在北方代辽建立了金政权,在北宋的北方和西北方构成了威胁。岢岚是时当北方和西北要冲,当时称岢岚军。文献记载下了岢岚修筑长城的事迹。宋代曾公亮、丁度编纂的《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七:“草城川口阔一里余,川口有古城。景德中筑长城,控扼贼路。”草城川隶属岢岚军,治岚谷县,即今岢岚县。书中还记载由“瓶形寨”至“宁化军”一线防御设施,即明代由平型关至宁武关内长城一线,均无修筑长城的记载。故宋代长城仅筑于岢岚一县,岢岚县宋长城也成为全国唯一,有重要性和代表性。然而岢岚宋长城也是在北齐、隋代修筑长城的基础上补修而成,是地方性的建筑防御工程。其修筑长城范围应主要围绕岢岚县城周边局部地区。(韩凤娥供稿)
静乐长城 2022-02-12
长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其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长城修筑达到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明以前长城大多已成为历史遗迹。静乐历来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地位,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关隘、堡寨众多,因而静乐境内现存许多的长城遗迹。《隋书》载,“静乐旧曰岢岚,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大业四年改为静乐。有长城,有汾阳宫,有管涔山,天池,汾水。”《元和郡县志》载:“蔚汾关在县东七十里,隋长城起县(指今静乐)北四十里,东经幽州,延袤千余里,开荒十六年因古迹修筑。”《太平寰宇记》载:“北齐天保三年(552)十月,有长城自黄庐岭至北社干戍百余里立三十六戍,为三堆戍(北齐时静乐称三堆戍,属肆州秀容郡)。”又载:“天池县置在宪州(今静乐)西南五十里。古长城在宪州东七十里下马城东北。”《元丰九域志》载:“静乐三乡,有管涔山,汾水,古迹,赵武灵王庙,古静乐县城。按《史记》静乐本汾阳县地。《隋书》云,长城,大业中,发丁男所筑之。”综上所述,静乐长城按朝代可分为战国长城、东魏长城、北齐长城、隋长城、宋长城、明长城等。清代静乐知县黄图昌在其篡修的《静乐县志·长城考》中,记述了静乐境内秦代以前长城遗述概况:“余出县往东,尝至雁门,抵岢石,见诸山往往有剧削之处,逶逦而东,隐现不常。大约自雁门抵应州,至蔚东山三涧口诸处亦然。问之父老,则曰‘古长城迹也。’夫长城始于燕昭,赵武灵王,而极于秦始皇。燕昭所筑者,自造阳至襄平。武灵所筑者,自代并阴山到高阙。始皇所筑者,起临洮、历九原、云中,至辽东。”所以,静乐境内最早的长城,可以追溯到战国赵武灵王在位期间。赵武灵王锐意改革,实行胡服骑射,在静乐筑赵王城、筑长城。为了有效地防守得到的土地,就出现了最早由战国时代赵肃侯修筑的,分布于恒山和管涔山系长城。同时,赵武灵王为提防秦和胡戎对其西北方地域的突然侵袭,也修筑了长城。赵国时的边防体系是赵肃侯长城与武州塞。史载,赵肃侯“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有曰:“赵长城从蔚州北西至岚州。”张维华的《中国长城建置考》谈到肃侯这段长城时说:“此城当东起今河北涞源北界蔚县南界之飞狐口以东之地,西行,入今山西灵丘县北境,复西行入山西繁峙北界。复自今山西繁峙之北境至今代县西北之雁门,及古之勾注。又由此转向南行,入今山西宁武县之东南境,至于宁武至大河一段,抑至今兴县即古令河县境为止,抑经今静乐、岚县,而至今离石县境为止。”西汉过后,从三国至隋唐之初,是战火纷飞的动乱时代。所以长城在战争中的特殊防御作用又在此时显现出来,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积分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小朝廷,都曾在山西的大地上多次大肆修筑过长城。其中北齐时期在晋西北的管涔山由北向南在关帝山西隅一线建筑的百余公里长城尤为突出。北齐修筑10段南北向的长城,大约北起今岚县、静乐一带,南部一直修筑到汾阳与离石交界处的薛公岭(历史上的黄栌岭)之处。隋代,为了对付来自漠北突厥的南下袭扰和掠夺,隋文帝杨坚自建国伊始,就把修筑长城视为重要的国防政策。隋炀帝杨广即位后,除了继续防御北方突厥的袭扰之外,还要着力对付来自西北方面吐谷浑的侵袭。为此曾先后两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动用劳力之多前所未有。自开皇元年至大业四年的28年中,先后7次调发近200劳力于北部和西北方边境修筑长城,增建城垒,在前代北魏和周、齐修筑长城的基础上,使东迄紫河、中经朔方,灵武之境,西至榆谷以东的长城、筑垒基本连城一线。唐宋时期,山西境内宋长城西起岢岚县青城山,东至荷叶坪山,墙体全部由片石砌成,设有副壕马面、烽燧、边堡和屯兵城等军事建筑。至今,有的地段仍散落有大量宋朝瓷片。明长城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边”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关诸关入河北。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村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制砖技术不断发展,制砖产量大增,已不再是珍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长城体系中设置有大量烽燧(烽火台)作为情报传递系统,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古代边防报警有两种信号,遇有敌情发生,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为“燧”,台台相连,传递讯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是因为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看见,烟雾相对瞩目;而夜间烟雾不显,火光在很远处犹能看见,这是很科学的方法。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还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到明朝还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时加以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可迅速传达千里之外。按配置的位置和功能,沿长城两侧设置的烽火台主要用于向沿线传递情报,通往京师的系列烽火台则用于与王朝中央联系。还有一组烽火台用于与长城所有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驻军联系。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就建在长城之上。烽火台汉称烽燧、烽堠,唐宋称烽台,明称墩台。静乐有很多烽火台,一般布置在高山险处或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临近的三个烽火台都在彼此的视野范围之内,以便于随时查看和传递消息。烽火台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提供安全保卫、食宿、马匹粮秣等,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墩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干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间有设于墙外者。堡城或称边堡,间距10里左右,城用1-3里,砖包城垣,开1-2门,连瓮城门,城内有驻军营房、校场、寺庙、边堡同长城的间距一般不超过10公里,遇警时可迅速登城,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时,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外,以达到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据《静乐县志》记载,静乐境内有烽火台33座、堡寨13座,关隘7座。烽火台具体分布为:“北路六:护城墩,风沟墩,虎石墩,武家庄墩,段家寨墩,凤凰山墩;东路十一:巾字山墩,护城墩,新添墩,周家庙墩,吴池墩,新舍窠墩,刁儿崖墩,杓子堡墩,王亮墕墩,西北玲墩,板房梁墩;西路十:西崖墩,店上墩,高庄墩,王端庄墩,社干墩,苏房墩,王村墩,闹泥墩,马房墩;南路六:天柱山墩,张巨村墩,六度村墩,分岭墩,娄烦墩,席岭墩。堡寨十三,即风沟堡,武家庄堡,下马城堡,高家堡,娄烦镇堡,桑园堡,巾字山堡,磨管峪堡,凤凰山寨,北马房屯寨,西马房屯寨, 龙和寨,任家村寨。”关隘七,即两岑关、娑婆岭隘、楼烦镇、永安镇、窟谷镇、西街堡、下马营堡等。《静乐县志》载,“明初,调太原左卫官军戍守,筑土城。”“娑婆岭隘,明洪武七年置巡司,兼筑土城。弘治十年,移巡司于太原府阳曲县天门关。”“娄烦镇在静乐县旧社东顺水村,明洪武初置巡司。”静乐还现存军事城池赵王城遗址。《静乐县志》载,“周郝王八年,赵武灵王破义渠,自代至阴山,守楼烦为都,于此练兵。县南有城,名赵王城,在天柱山左劈,东南北俱跨山,西临汾水,今城犹存。”据考证,赵王城东西长约2里,南北长约1.2里,周长约6.4里,占地面积约55公顷。符合当时“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建制,现存城墙遗址,东部沿山脊为东西走向,外围长约1053米,南部从汾河东岸沿山脊蜿蜒南伸直到山顶与东城墙相接,其外围长约600米。赵王城的构筑对于保境安民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此外,静乐一带汉时羊肠仓、隋时三堆城也都是军事重城。它们承载着静乐独特的历史信息和人文信息,已经变成一份独特的文化遗产。(段建勋供稿)
各县长城——忻府区长城 2022-01-15
忻州市十四个县市区,其中十三个有长城,大家最关心的是忻府区有没有长城。我们肯定地说有!忻府区长城的修筑年代是在北齐。据《北齐书·文宣帝纪》载,北齐文宣帝天保三年(公元552年)自黄栌岭“起长城,北至社平戍,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黄栌岭位于北齐南朔州西河郡(今山西省汾阳)西北60里,在今山西省离石县境,社平戍位于朔州广安郡(今山西朔州市)西南,在今五寨县境。这条长城实际上是沿吕梁山脉修筑的,绵延200公里,其意图是用来防御稽胡和对付西魏的。沿吕梁山修筑的长城,从汾阳离石一带到五寨,在忻州境内,是利用了云中山的山险墙,经过静乐、忻府区、原平、宁武,再到五寨。从原平、宁武、到五寨,因只有记载,没有重复的墙体,据分析利用了东魏肆州长城。史书记载这段长城叫做“重城”,也就是这个道理。肆州是北魏时期设立的一个行政单位,治所就在九原,即现在的忻府区奇村附近,为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所置,领永安郡、秀容郡、雁门郡。当时修筑的长城称作肆州长城,说明就在肆州附近。据《北史·齐本纪》载,武定元年(543)秋八月,“齐献武王召夫五万于肆州北山筑城,西自马陵戍,东至土磴,四十日罢。”马陵戍在今五寨县东部、管涔山北麓,土磴在今宁武县盘道梁村附近。这段长城主要是防御西魏和柔然。所谓肆州北山,应当首先包括今忻府区境内的北山。现在虽然发现从管涔山到云中山,途经今宁武、原平6个乡镇有一段长城,长约80公里,史称“东魏肆州长城”,但不能否认真正的忻府区的北山没有修筑过长城和戍堡。忻府区的长城除北齐修筑外,估计在东魏时期已开始修筑。在忻府区阳坡乡解家庄和窑宽村之间,横跨沟谷有一段早期石砌墙体,是为了守护云中河谷的,当地老百姓叫“孟良墙”,传为北宋大将孟良修筑,其实这就是北齐长城忻府区的残段。现在残存只有40多米长,高6米,顶宽11米。实地河谷为东西走向,墙体呈南北走向,坐落于沟谷的南侧,墙体过河部分早被河水冲掉。墙体南端与山险墙相接,巨石嵯峨,非常陡峭,不需要再修筑墙体。爬上山顶,山势亦非常险要,山脊一直向静乐方向沿伸而去。河谷北侧为万丈绝崖,绝崖顶端的山脊,同样十分峭拔,不需要再修筑墙体。忻府区这段长城的修筑是就地选材,用当地河谷中的花岗岩页岩条石所筑,石块高20-30厘米不等,长30-80厘米,墙体中间填有夯土。因石块较大,建筑牢固,又处于山梁高处,墙体本身存水不多,未留存常见北齐长城的流水孔。在“孟良墙”墙体的河对岸的半坡,有一古堡,疑为同长城同时代的北齐所筑,为守卫河谷的兵士驻所,即“三十六戍”之一。在此长城东南十公里处的大南陌村,同样有一座早期古堡,也为北齐所筑,也在长城边上,也应当是“三十六戍”之一。戍堡同样坐落于大山里,只不过暂未找到长城墙体罢了。这段北齐长城,从忻府区到达原平之后,因当时的国力和时间所限,加上地理位置使然,只有利用了肆州长城,方可到达社平戍,即今天的五寨。
明长城 2021-12-02
忻州市境内的长城最完整最雄伟壮观的要数明长城了。我们平常说的万里长城也是指的明长城。可以说,忻州市境内的明长城从雄伟壮观上,从建筑风格上,从战略需要上,在全国来说是最好的。明王朝为了防御京畿,在山西省和河北省境内修筑了南北两道长城,北边的叫外长城,南边的叫内长城。整个明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东经河北山海关,再到东北,经营口,过沈阳、抚顺、本溪,直到辽东丹东鸭绿江畔,全长一万多公里。其中有一段,从偏关县丫角山开始,经右玉县杀虎口,过大同、阳高、天镇,出河北,过张家口,直到北京附近的居庸关止称外长城,亦称外边。内长城,亦称内边。西起偏关老营丫角山与外长城相接,东经宁武、雁门两关十八隘,再过紫荆关、倒马关,至居庸关与外长城相汇,全长400余公里。明长城在忻州市境内分布较广,横跨河曲、偏关、神池、宁武、原平、代县、繁峙、五台八县市。这段明长城,除偏关县有部分外长城外,多为内长城。河曲一段明长城虽与外长城相连,但因南面没有内长城,所以不称作外长城。反而因紧傍黄河,当地称作黄河边。忻州境内的明长城从河曲县的黄河畔上开始一直往东,经偏关、神池、宁武、原平、代县直到繁峙县出境,全是在前朝长城的基础上修筑的,五台境内的明长城是明代新筑的。从河曲到繁峙的这段明长城的基础,前后有战国时赵国、北朝时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和后来的隋朝所筑。忻州境内明长城的修筑年代,史书上多有记载,如果把修筑长城上的关口和修长城算在一起的话,是从明洪武七年(1374年)修筑雁门关城开始,到天启七年(1627年)修筑平型关城止,在长达二百五六十年的时间内,修筑长城没有间断过。而大规模的修筑在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年间所修。据《宁武府志》载:明正德八年(1513年)筑长城,东起浑源州,西至宁武,因山为险,凡400里。据《山西通志》载: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李钺于雁门东边墙筑七堡,西筑四堡。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都御史刘皋筑雁门隘塞300里,高阔一丈五尺,掣回大同守军,分戍十八隘。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山西总督翁万达,大修长城800多里。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山西巡抚李景,重筑关墙,绵亘15里,即今新广武到白草口之间的长城。明代历次所筑长城,都是在旧址加高砌砖,每120米,筑一堡,并置烽火台。在厄隘处,置堡塞,凿壕堑,设暗门,派兵把守,防御鞑靼、瓦剌入犯。忻州境内八县市有明长城,但最多最复杂的要数偏关县了,长城专家张亚平称偏关是长城的迷魂阵。进了偏关境内,只见山梁上到处是长城,到处是烽火台,外行人根本分不清到底有几条长城、走向如何,数不清有多少烽火台。由于明长城在建置上和建筑上太复杂,所以在介绍明长城之前,先要弄清明长城的建置。明王朝是推翻蒙古封建主所统治的元朝而建立起来的,特别重视对北方长城的修筑和加强长城的防务。在明王统治的二百七十余年间,从未停止过修筑长城和经营长城防御体系。明长城建置规模之大,是继秦皇、汉武之后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与之比拟的,其防御工程技术也远远超过了以前历代所筑长城,建筑结构更加完善坚固。为加强长城的防御作用,明王朝将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御区,分别驻有重兵,称为九边或九镇。每镇设有总兵官领辖。《明史·兵制》载:“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三镇,是为九边。”这九镇是: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忻州市也就是山西省的长城防御区是大同镇和山西镇,主要是山西镇。大同镇,镇治在大同市,管辖东起镇口台(天镇县东北)西至丫角山(偏关县东北)的长城防御,也叫外长城,现在偏关境内的长城有一小部分是归大同镇管辖。山西镇,亦称太原镇,为内长城外三关部分,镇治在偏关县,与蓟镇、宣府、大同三镇同为拱卫京师的畿辅重镇,管辖西起黄河东岸,经外三关至平型关的长城防御。据《明史·兵志》载: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命大将军徐达筹备山西、北平边时,“诏山西都卫于雁门关、太和岭,并武、朔诸山谷间,凡七十三隘,俱设戍兵”。明程道生《九边图考》中论山西镇三关军事地理位置之重要时说:“偏头、宁武、雁门,自西迤东三关并列,西尽黄河东岸,东抵大同。虽太原北境要害之地,与真定相为唇齿,非唯山西重镇,而畿辅之地安危系焉。”在论三关形势时载:“往年东胜、开平能守,三关未为要害。正统以来,东胜、开平俱失,三关独当其冲,时无驻敌之虏,防守尚易。弘治十四年(1501年)以后虏驻套中,地势平漫,偏头关逼近黄河,焦家坪、娘娘滩、羊圈子地方皆套虏渡口,往来蹂践岁无虚日,保障为难。”偏关县,地处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关河下游河谷之中。偏头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外三关。此三关鼎峙晋北,互为犄角,是北疆之门户,京师之屏障。古人有诗赞誉其为:“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由于偏头关是山西镇所在地,管辖着外三关,可以说是全国九大军区之一的司令部所在地,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如此重要,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角度说,岂有不多修点长城的道理。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忻州市委员会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138号


政协值班电话:0350-3902013
备案号:晋ICP备18009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