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忘 初 心,牢 记 使 命
账号      密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忻州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主页 >文史天地
文史天地
长城名关—宁武关(三) 2024-12-16
关于宁武关口就在阳方口,有史书可证。清光绪《山西通志》载:“阳方口,即宁武关口也,在宁武县东北二十里,朔州西南六十里。古漯源川也,或以为楼烦关,又为陈家谷也,并边有堡,明三关总兵岁防秋驻之。边墙北自神池界,折东逾堡,直抵雁门,为神武川。北屏大、朔,西通河、保,南由府城达宁化,东南界连崞县,与雁门以西之七隘相错。最冲者为盘道梁,有营堡。”据《宁武府志》载:“明制,宁武总兵官防秋移驻阳方口,冬移驻偏关。”《两镇三关志》载:“宁武据两关之中,地势平衍,便易驰驱。阳方口当云朔、马邑之冲,至为要害,虽距宁武为近,而缓急常不得力。近日筑边之议,首及王野梁,至老营,盖先虑也。”《胡松答翟中丞书》载:“阳方口外当云、朔、马邑之冲,内通忻、代、岚、石诸郡之路,至为要害。镇城虽距宁武为近,然缓急终不得力,宜以宁武所城移阳方。”这些记载就把宁武关口和管辖范围交待得清清楚楚。我们现在从阳方口一带的地理环境上也可看出、长城从大水口沿山脊向东,跳下河西村,跃过恢河,到阳方口。在河西到阳方口一带,河西面墩台林立,堡城和军营遗址数处,河东是城堡坚固,敌楼密布,中间的河道必须是个关口,否则两岸的军士守什么?宁武关是万里长城上唯一的水关,准确地址就在阳方口和河西村之间的河道上。两面有长城相接,中间河道如何做防御工事呢?古人自有办法。当地老多传说阳方口原名为九牛口,长城过恢河地段,原建有九孔石桥一座,与两侧长城相衔接,每个桥孔内又有一座铁牛镇守。后铁牛被水冲走,桥亦坍塌,九牛口的说法也逐渐被人遗忘了。现在见过铁牛的老者还健在,据他们讲,铁牛是用来镇河的,其实,这铁牛就是防御工事。因宁武关是水关,水关自有水关的防御法。过去长城过河,都要筑流水的券洞,洞中要安装防护铁栅,达到流水不流人,在黄河畔上长城过一些沟堑就是这种做法。可以断定,老乡讲恢河上有九孔石桥就是长城的延伸,这和辽宁的九门口长城有相似之处。既然是河道,河上要走水,桥上留孔是对的。但如何做到水能过去人过不去,宁武关的特殊做法就是用铁牛防御。老乡们说铁牛用来镇水患的,其实这种说法不对,尽管民间有讲迷信的习惯,或许铸个铁牛镇镇邪,但这种大规模的铸牛一看就是官方行为。因为水关上防御,一方面是在冬春水枯季节防人马过,另一方面是夏秋雨涝季节防船过。敌人的骑兵和船只进关必然要走桥孔,在桥孔内安放个大铁牛,船只和马队就无法通行了。后来桥被冲垮,石块被冲走,只剩下九个铁牛,防御还得搞,于是守关者又想出新办法:在牛角上和牛鼻子上拉了两根大铁索,互相牵连,起到了防御的作用。我们可以想象到,一条河道上,有九个大铁牛一字摆开,两条铁索东西紧系,其壮观程度可想而知,九牛口的得名也可以理解。到清代以后,长城的作用已经不复存在,这九牛口自然就废弃了。九条铁牛多数被洪水吞没,有两条被运回宁武县城,摆放到南门口。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日本侵略者运走做了军火。
长城名关—宁武关(二) 2024-11-21
宁武关不仅在万里长城中是一个重要的关口,居外三关之一,就外三关本身,也是极其重要的。据《山西通志》载:“三关,偏头为极边,雁门为冲要。明代,独建镇于宁武,以介二关之中,而扼内边之首也。······爰以偏头领外边,而内边则始阳方口为宁武边。”《外三关图说》云:“偏头、宁武、雁门,内有十八隘口,溅为重险。说者以宁武居两关间,东西要害,故设重臣以调度焉。”历史上在此发生的一系列大战恶战就说明了这点。宁武关位于晋西北,西挽管涔山,东携云中山,两脉山系伸展开来形成天然屏障。恢河自宁武西南的分水岭发源,绕城而过,向东北劈开一条漫长的峡谷。西岸诸峰对峙,隘口奇险,若屯兵于此,北可挡朔州、大同之锐,南可护忻州、太原之安,两侧可策应雁门关、偏头关之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是宁武关作为外三关的中路,与雁门、偏头两关同样是战略要地,其准确位置在哪里,这一直是个谜,也是学术上争论的焦点。现在一般有五种说法:北境长城说、阳方口说、托莲台说、宁武城说、古楼说。笔者认为,这五种说法都是不准确的,应为广义说、狭义说,在狭义说中又可分为关口说和关城说。宁武关的广义地理位置,应为宁武境内和神池境内的明长城段落。这是史书上的说法,也是实际意义上的宁武关,因为明王朝设宁武关就是管辖的这一段。明清时期问世的《山西通志》和《宁武府志》等地方史书上一说宁武关就是说这段长城。如乾隆朝《宁武府志》中记载宁武关时就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嘉靖十三年,都御史任洛自雕窝梁至达达墩,筑边八里二十八步砌以石。然阳方口为西陉之隙,当朔州大川之冲,通忻代诸路,平夷漫衍,虏虽十万骑可成列以进。十八年,都御史陈讲乃寻王野粱废迹修复之,东起阳方,经温岭大、小水口,神池荞麦川,至八角堡,悉筑长城,凡百八十里。且筑且剧,因山为险,土石相半,外为壕堑。二十三年,都御史曾铣以边墙高厚乃称雁门,乃复增筑之三关中路之备,于是始壮焉。”《边防考》载:“宁武关分辖阳方、朔宁、大水口三堡,分管边四十余里。”宁武关从狭义上讲,应为关城和关口一带。宁武关和别的关口不同的是关城和关口不在一处,因而就给人们造成了一些错觉,加之关口破坏严重,更使人难以弄清。宁武关的关口应是阳方口的恢河河道,这是万里长城上唯一的水关,其标志性建筑是恢河畔上的托莲台。关城就是距关口十余公里的宁武县城,关城距关口这么远,这在万里长城中也是唯一的,恐怕是当时关口太险战事太多之故吧,前敌指挥官也得退避十公里。
长城名关—宁武关(一) 2024-10-15
宁武关宁武关在山西人心目中,是一个伟大的形象,是一种不屈的精神,是一首悲壮的史诗,是一幅亮丽的风景。在史书上,宁武关是一段长城;在文学书上,宁武关是一段历史;而对于具象的只于长城来说的宁武关,她又是一段难以说清的故事,是一个神秘的谜。宁武关既然立关,首先是长城上一个御敌的关口,因其地险,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自黄帝北逐猃狁始,在宁武关一带发生的战争不绝于史。林胡、楼烦,北狄、匈奴、鲜卑、羯、氐、羌、突厥、契丹、鞑靼等少数民族经常率兵由此南下,迭相攻夺,金戈铁马,燧烟不绝。商末周初西伯季历率周师讨伐入居该地的燕京戎,战事失利,几乎全军覆没。周成王时,此地就有楼烦国。战国赵肃侯筑长城途经宁武境内百余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倾国出师,战无虚日,一举把楼烦人逐出阴山外,筑高阙为塞,至此,宁武全境划入赵国版图。汉高祖刘邦白登被围,经过由胜到败,由败转安、化险为夷的过程,其成败转折也在于宁武关的险关要塞。三国、南北朝、后汉,此地更是朝政更替频繁,少数民族争来夺去,战争不可胜数。隋唐时期,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均在争夺与扼守这片土地中发迹。李唐王朝置三处牧监养马以充军实。后来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宋代杨业以身殉国,张齐贤接任杨业,出偏师大败契丹于宁武关的盘道梁,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明代正统已巳以来,在内蒙古东胜失守之后的百年间,几乎年年烽烟不断,防秋防冬成为当时朝廷的大事,宁武关上战事频频。明崇祯十年(1637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东渡黄河,挥师北上大同,经宁武关,同据险顽抗的明三关总兵周遇吉在此进行了一场激战,决战四天四夜,双方死伤人数均以万计。最后李闯王倒取宁武关,打开关城东门,全歼明军于东门内,生擒周遇吉,为进军北京推翻明王朝扫清了道路。日军侵华时,屠城杀人4000多,八路军358旅将士于1945年夏全歼日军于关城内。历朝历代,宁武关以山川险隘、恶战不绝而闻名遐迩,是研究古代战争与民族融合的最具代表性的地带。宁武关以关命名是在明代,建关也在明代。《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宁武。古楼烦地,旧为宁武屯。自正统以来,都中数被敌侵,御史李侃奏宜置关屯戍。于是因旧名立关,以宁化所隶焉。堡凡十二,东为大河,为阳方,为朔宁;北为神池,为大水口,为利民;西北为黄花岭,为土棚,为义井;西为宁文,为二马营;西南为西镇。而宁文,实与宁武相为犄角,以扼西山之险。”在明洪武二年(1369年)之前,宁武还不是国家的边防重镇,时为太原五卫之左前卫。到成化年间至正统己巳以来,北方少数民族经常兴兵南下,给明王朝北疆地区造成严重威胁。而当时明王朝边防废弛,边关吃紧,连续十年之久的边关之乱,不能不引起朝廷的重视。据《山西通志》所录《新置宁武关记》载:成化二年(1466年),太监郑同佥、都御史李侃、署都督佥事王信等人,受朝廷之命,前来宁武一带视察,审时度势,议定在当地建一城为关,以古宁武军之名而定名为宁武关,并选将帅守备,且与偏关、雁门两关并重。当即上疏,朝廷准奏,遂于成化丁亥(1467年)三月始事,翌年九月完工,历时18个月,便将关城建成。新置宁武关统宁武、阳方、朔宁等12堡。嘉靖十九年(1540年),配备三关总兵驻守,领雁门关、偏头关、宁武关三关军务,为山西镇,史称“楼烦重镇”,至此,山西由原来大同一镇变为两镇。
长城名关—偏头关(四) 2024-09-12
偏头关首先是长城上的一个关口,或许有人要问,这关口究竟在哪里?但当你走进偏关县境的时候,就很少有人再去问了。因偏关境内到处是长城,仿佛走进了长城的迷魂阵,到哪个地方也似乎是关口。其实,偏头关和雁门关不同,雁门关强调的是关口,偏头关强调的是边墙。行内人说起偏头关,就是指的所辖的大边、二边、三边、四边、黄河边等五道边。我们沿着偏关境内的长城寻找,找不到像雁门关哪样雄伟的关口。在外长城上的城堡有老牛湾堡和五眼井堡,但长城上也不留关口。另外桦林堡、水泉堡规模较大,距长城也最近,但还远离长城一公里。内长城上有个老营堡,规模很大,和偏关县城差不多,但不是偏头关,一是因为它是偏头关管辖下的一座重要城堡,在很长一段时期是和偏头关同等级别,不可能是关口;二是在偏关境内来说,老营堡虽在长城上,但它毕竟是内长城上,属于后方,是守关司令部的指挥所和守将家属们居住的大本营,至于偏关县城,虽距三边四边较近,但三边四边早废,在偏头关辖区内那么多的长城中,它又显得远离了长城。因而,在偏关境内,水泉堡、桦林堡、老营堡、偏关城,以及五眼井堡、老牛湾堡,都像偏头关,又都不像,因此,偏头关是没有关口的,它只有一座关城。偏头关为何没有关口?主要是地理位置使然。雁门关的地理位置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守住雁门关口,就守住了那道边墙。而偏头关不然,数百里的长城上到处都难守,到处都是关口,到处都不是关口。像雁门关那样设一个雄伟的关口没有意义,所以也就不设了,只设了一座关城,指挥长城沿线,在概念上命名了一个偏头关的鼎鼎大名。偏头关的关城就在今偏关县城,关城上也没有关楼,只是南门城楼修筑得较雄伟,人们似乎以为南城门楼就是关楼,其实是一种误解。偏头关城是一座不规则的城池,因为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修得方方正正。关城上留四座城门,每座门上都有城楼.其中南门城楼最大,是明三层暗三层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古朴雄伟,气势磅礴,能和代州边靖楼比美。我们现在可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侵华日军拍摄的照片中看到,当年的南门城楼,木结构部分要比砖砌部分高得多,其规模可想而知。可惜这么好的一座城楼,没有毁于战火,却被偏关人自己破坏掉了。近年来,偏关县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拨款修复南门城楼。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先是修整了基础底座。到九十年代末期,开始修复城楼。可惜因为资金较少,偏关人也不珍惜这次极好机会,将明三层暗三层修成了明三层暗两层,高低上、气势上根本不能和当年的南门城楼相比,造成了千古遗憾。但偏关人总归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比不恢复强得多。偏头关由于没有标志性的关口和关楼,人们也就约定俗成地把偏关南城门当成了关门,把南城门楼当成了关楼,偏关南门也就成了偏头关的标志。国家邮政局1998年发行偏头关邮票时,就是照的南城门的照片。在九十年代初修复好南门城头城楼基座时,当时的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题词“偏头关”三字,就镶嵌在南城门上。偏头关有了南门城楼这个标志性建筑,偏关县开发旅游业也就有了龙头。当山西省的晋北边塞旅游火爆的时候,尽管偏关人不开发,不把长城和古关当回事,但旅游者肯定会去看偏头关的,因为它在长城上毕竟太重要了。(荒原供稿)
长城名关—偏头关(三) 2024-08-02
偏头关在古代是个军事要塞,经历过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战役。在宋代,潘美镇守河东、杨延昭威镇三关,在这块土地上兵来将往,奋战沙场,已成千古史话。杨家将忠心报国的业绩,书写下家喻户晓的世代佳话。到了元、明、清诸代,这里都是战略要地。特别是在明代,明王朝的军队与觊觎中原的蒙古族残部在这里经历了许多次恶战。特别是到了冬天,蒙古也先、俺答、火筛、瓦刺等部,经常从内蒙踏过冰封的黄河,经偏头关进犯中原,偏头关成了抵御外侵的第一道防线,桦林堡的城墙曾被俺答几度刨塌。民国时期,偏头关属雁门道,发生过几次军阀混战的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偏头关归属晋绥边区,这里成了革命老区,在这块古老而光荣的土地上,留下许多革命老前辈的光辉足迹,偏关人民驱逐日寇、剿灭阎匪,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偏头关经过历史的沧桑之后,现在留给我们的是古老的城堡和巍峨的长城。当我们踏进偏头关的地界,极目处是一片苍凉和悲壮。偏头关城雄踞关河畔上;北齐长城、北魏长城、明长城曲折蜿蜒于群山峻岭;烽堠墩台、营堡栅隘、城郭关口点缀于荒梁之上。加之沟壑纵横,山道迂回,共同构成一个波澜壮阔的景象。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偏头关众多的古城堡,有一部分保存完好,至现在仍然是偏头关的骄傲。如九崖头古城,位于偏关县城西北六公里处九崖头村附近。北汉偏头砦古城,位于偏关城东一里之韩光岭,登古城可观关城全景。偏头关即由偏头砦改名而来,偏头砦废于宋嘉佑六年,元大德三年改偏头砦为偏头关,明洪武二十三年,改筑关城于西园河坪,弃此古城,今遗址尚存。吴王城,为战国至隋唐古城,位于关城东南23公里,至今遗址尚存。老营古城,位于关城东40公里关河上游,明末都督杜忠建于明正统年间。周广五里。滑石堡,北临长城,在关北35公里,明正德九年都督李谦建。此外,偏头关辖营堡二十九座,有一部分保存完好,如马站堡、水泉堡、贾家堡、草垛山堡、五眼井堡、老牛湾堡、桦林堡、楼沟堡等,这些古堡古时均有重兵驻守,现在多数成了老百姓的村寨,残破的古堡中凝固着历史的沧桑。偏头关城今为县城所在地,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骚人墨客多有吟诵。如明代诗人崔镛的诗咏《偏头关》:“半壁孤城水一湾,万家烟火护偏关。黄河曲曲涛西下,紫塞隆隆障北环。铁笛数声催戍急,玉沙千里叹储艰。荒陬斗绝今如此,未许将军即解颜。”近年来,万家寨引黄工程的上马竣工,给古老的偏头关吹进了清新的风。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相碰撞,撞出一座旅游小城。当你进入偏头关境内,映入眼帘的是烽堠林立、墩台耸峙,营堡威严、古关雄壮的场景。城东文笔古塔,凌霄屹立;城西虎头墩、护城楼威武雄踞;周围九座山包环拱,六座望台固守各方,甚是威严。瞩目关城,街市一新,百业兴旺。平万公路,人车如织,生机勃勃,景象繁荣。城内石板街道纵横贯穿,铺出古老。明清建筑俨然有序,雄伟壮丽,檐牙相接,各抢地势。城中钟鼓楼,石基砖拱,楼阁耸云,墙红瓦蓝,雄姿稳坐。四合头小院古色古香,现代楼房格局典雅,相接相间,既展古城风貌,也显新城容颜。城内有唐代建筑隆岗寺,明代建筑白衣殿,雄浑古朴,建筑精美;有张氏节孝坊,构建别致,雕刻精细。城东五里有白龙殿,浮雕悬塑山西称绝。加之关河绕城西下,潺潺水声,粼粼波光,为古老的偏头关平添了一道秀丽的风景。
长城名关—偏头关(二) 2024-07-09
偏头关地处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关河下游河谷之中,与宁武、雁门二关鼎峙晋北,互为犄角,是北疆之门户,京师之屏障。古人有诗赞日:“雄关鼎宁雁,形势独开张。地控黄河北,山连紫塞长。春深貔虎伏,秋老颧鹅翔。门户障宣大,藩篱限羯羌。层峦千里亘,绝险一夫当。土屋余唐俭,金城巩晋强。华夷天设域,表里若为防。可笑和戎利,相因误汉唐。”偏头关在古代是山西境内最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军事重镇,一直有重兵把守。元代由偏头砦改为偏头关后,曾置武节将军、枢密院判镇守。到了明代,更加看重偏头关。洪武二年(1369年),改筑关城,置守备,专饬守关。下设十八堡寨,关以东为马站堡、八柳树、老营;东北为小营、水泉;北为寺土焉、滑石涧;西为桦林堡、楼子营、罗圈堡、阳冕、唐家会、五花营、得马水、灰沟营;南为永兴堡;东南为八角堡、长林堡。偏头关驻守三关总兵是在明宣德年间。宣德四年(1429年),都督李谦屯兵偏头关,并在偏头关置三关总兵官,提督三关军务,专掌三关军事。仅偏头关部分,统领左、中、右三营,辖堡二十九个,共设兵万余。其中水泉、贾家堡、马站堡、滑石涧、老牛湾、草垛山等均为重要营镇,设重兵镇守。朝廷还特派内臣太监到偏头关驻守,协助镇守边关。在成化元年(1465年)拓城后,偏头关一直有兵备道及镇守副总兵驻扎。成化十一年(1475年),置偏头关守御千户所,并置老营守御千户所,副总兵仍在偏头关驻守。成化十八年(1482年),罢总兵官,置分守参将。偏头关守御所原有兵丁800名,改为杂色司兵丁500名,设道标营、中军守备各一名,千总一名,把总一名,标兵彝汉马兵600名。总督、标兵、守操于道标各一员。马兵300名,统加造营军匠兵丁500名,千总一名,火器千总一员。弘治十四年(1501年),复罢参将,置协守偏头关副总兵官,偏头关的军事地位再度加重。到了明嘉靖年间,镇守大同的大同镇总兵和进犯中原的元朝残部俺答相互勾结,达成协议,大同镇不阻拦俺答的南侵,于是俺答可突破外长城,长驱直入,顺恢河滩直达宁武关,宁武关的战略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明王朝不得不将军事重心由偏头关南移宁武关。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太监撤回京师,三关镇移镇宁武关,总兵官移驻宁武关,称镇守,下辖参将五员,分驻太原、代州、偏头关、利民堡、北楼口;守备十员,分驻广武、偏头关、平型关、神池、利民、八角、老营、北楼口、西黄河、镇西卫。在偏头关特设西路参将府,派参将把守,同时又加设守备。下属二城五堡十三寨,二城为八角城和老营城,堡寨多在神池、偏关、河曲境内。管辖中军一名,千总一名,把总六名,马步兵丁3600名,驮正战马3600匹。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设偏宁道,总部驻偏关。三十八年,改为岢岚道,总部仍驻偏关,另设宁武道。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改偏头关为偏关县,属宁武府,但军事防务没有放松。偏关城在军事上为偏关营,领楼沟堡和老牛湾堡。在北部设水泉营,领草垛山堡和滑石涧堡。东北设老营堡营,领贾家堡、五眼井堡、马站堡、永兴堡。偏关、老营由参将府改为都司。清末时,裁老营都司,改千总,属偏关营管辖。水泉旧设游击,后改守备,所领之堡并设把总或外委。偏头关从明宣德四年到嘉靖二十二年,有史可查的,有名有姓的,共驻守三关镇守总兵官23名,到嘉靖二十二年总兵移驻宁武关后再未记载。从明成化已年到清康熙四年,共驻兵备道43名。从成化年间到清道光二十七年,共驻参将87名。从嘉靖三年到清雍正十二年,共驻西粮厅54名。从明永乐十七年到清咸丰二年,共驻守备74名。从这武官的频繁更替中可以看到偏头关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
长城名关—偏头关(一) 2024-06-13
偏头关偏头关位于晋西北偏关县,黄河入晋南流之拐弯处。东衔管涔山,西濒偏关河,因地形东仰西伏,如人首之偏隆,故称偏头关,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偏头,古武州地。东连丫角山,西通黄河,与河套仅隔一水。其地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偏头关现称偏关。偏头关与雁门关、宁武关合称外三关。在这外三关中,许多人以为军事战略地位最重要的是雁门关,其实不然,应为偏头关。偏头关因紧傍黄河,背靠蒙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代为兵家争夺之重地,史称三关首镇,有史书为证:据《外三关边图说》载:“三关险要虽同,而偏头为急。河岸渡口虽同,而娘娘、太子二滩尤急。盖开平、东胜废而三关重,三关重而偏头尤重。徒知阳方起衅,则大同外藩不可恃,而不知偏头、老营之际,无外藩者,尤可忧也。”《两镇三关志》载:“询之寨外,明水湾、柳川铺、火焰山、大黑山、松树山,驻帐则必犯偏头。”张四维《复郑范溪书》载:“三关为晋障虽匀,然宁、雁外严朔、应,而偏关则密与套寇为邻,其缓急不同。今雁平之塞,若盘道梁等处,石壁足称天险,而偏头以西,抵于黄河,最为剥肤。”明宣大总督翟鹏在给嘉靖皇帝的上疏中说:“三关,中为宁武,雁门在东,偏关居西。西临黄河,逼近河套,每遇河冻,侵犯岚、静多由偏关出没,而雁门一带,恃有大同为之屏蔽。”《山西通志》载:“特宁、雁所重者,关也;偏头所重者,边也。”《天下郡国利病书》载:“盖山西惟偏头亦称外边,与宣、大角峙。宣、大以蔽京师,偏头以蔽全晋也。”以上史料可以证明,偏头关由于地理位置所决定,在明代筑长城时期的战略意义是非常重要的,远远大于雁门关和宁武关,因而当时的山西镇,也叫太原镇的总部就设在偏头关,外三关的总兵也驻扎在偏头关。偏头关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开垦劳动。根据考古学家证实,这里是仰韶文化遗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古战场。“赵武灵王猖中山破林胡,取其地置儋林郡。”唐朝著名将领尉迟敬德,在偏头关屯兵演练,并在关东建有九龙寺。偏头关正式以军事要塞的身份出现是在五代。据《山西通志》载:“北汉主钧天会元年(957年),城偏头砦于韩广岭之上,即今关城也。”这是偏头关开始筑关城的最早记载,始称偏头砦。宋仍置偏头寨,属火山军,金因之。到了元朝大德三年(1299年)升寨为关。据《扩廓帖木儿纪功碑》中载:“移师武州之扼塞,日偏头关。”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镇西卫指挥张贤改“筑城于西原”,城近河畔,距故城址一里。这里的“西原”就是现在的偏关县城所在地,由西原一词可以看出,偏头关最初建城时在韩广岭的地理位置的艰苦。我们现在看到的偏关县城并不平坦,但在明代西迂城址时,可是把这里当成了西原。偏头关城在明代经四次展拓,不断完善。最大的一次是在成化元年,都御史李侃进行了大的展拓,形成现在的旧城规模。但到了清朝雍正三年建县后,再未发展,我们现在看到的偏关古城,仍是明代的古迹。
五台长城(二) 2024-05-14
长城岭长城始建于北魏、北齐时期,有史料载是明代成化和万历年间大规模修建。也有史料载修筑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如《畿辅通志》载:龙泉关“明正统二年(1437年)建,景泰二年又于西北筑上关城。天顺二年(1458年)及成化十二年(1476年)皆添设官兵戍守。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改筑关城,守御益密。”长城岭的长城皆为石砌,关城城墩南北长47米,东西宽16.5米,高大券洞相通。关口的城门下部为巨大的石条垒基,石条长2—4米,厚40厘米,地上共有六层,基高约2.4米,气势雄伟,如此气派的建筑,在长城沿线实为罕见,充分彰显出保卫京畿的皇家长城的皇家气派。巨大的石条墙基上面,是砖砌的门券,城砖坚实,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2厘米。门券宽3.5米,高约8米,深10米。如今的关门券洞顶部坍塌了一个大洞,近二十年历史,一直无人维修。门东有河北省阜平县政府所立长城保护碑一块。竖书“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里长城·长城岭,河北省人民委员会,一九五六年九月七日公布,阜平县人民政府立”,可见在1956年,河北省就抢先占据了这段长城的主权,可是占据之后不保护。非常搞笑的是这块碑是在一块大清咸丰四年的有关长城岭关修复记事碑的背面所刻,另有一块老碑被遗弃在地面。长城岭长城为南北走向,关门与长城墙体南北向相接,门券两侧向南北延伸的墙体,同样有巨大的石条作基,只不过地上裸露出一层。石基上面是不规则的乱石块垒砌,用石灰沟缝,纵横交错,咬砌合理,颇有一种现代的气息。目前状况是关口北侧,即由最北端敌楼至关门一段石砌城墙墙体保护很好,垛口为石砌,有的部分尚存,长城顶部铺设女墙的沿石犹在,只有女墙圮塌,一直通向北向的山顶。北山顶有石砌烽火台一座,即一座实心敌楼,2000年左右还保存较为完整,近年来破坏严重,上半部已坍成堆状,下半部的条石基座和部分砖砌墙体尚存。关口南侧的长城保存较差,南端敌楼除西侧、北侧两面墙尚残存外,其余部分均已圮坍,此楼基亦为条石砌筑。按修筑长城时的整体形制,似乎为两座敌楼雄踞两山,中间有石砌城墙相连接,关口居其中。看去似一只腾飞的大雕雄踞关口,守卫着京畿。长城岭关口有旧道穿关门而过,在关口南侧,1964年所修的河北通往山西的公路即现今的382省道,破墙劈山而过,将长城损毁了数十米。长城岭西南有黑山关,也是河北通向五台的要塞。据《山西通志》载:“黑山口与石槽沟相近,道出五台县,凡百五十里。”“黑山在下峪极东南,黑山坪之东,与直隶平山连界。西面山路纡盘,犹不甚峻。东面陡甚,盘折而下行五里乃入平地,路在崖边,下临绝涧,险仄可畏。山顶有关,归直隶平山辖,为客商往来要道,与东北之长城岭均为台境咽喉。”由灵丘县牛帮口起顺太行山南下的长城,经长城岭继续向南,至南坨山,因山势险峻,足资防御,所以基本未筑城墙。然后循太行山河北、山西两省分水岭向南,经五台东峪口乡而入盂县活川口境,这样东向的明长城在忻州境内就全部走完。(张冠颖供稿)
五台长城(一) 2024-04-09
五台县的长城主要是龙泉关长城,当地亦称长城岭长城。明外三关长城由繁峙县平型关南下,经竹帛口、茨沟营、神堂堡东北出繁峙县界入灵丘县牛帮口界,然后分为两路,一路向东南抵吴王口,转东奔倒马关、紫荆关、居庸关处,这路便进入人们所说的内三关长城。另一路顺太行山南下,经娘子关、马岭关、黄榆关、峻极关,抵山西左权县的黄泽关。东路长城已出了忻州境内,南路长城由牛帮口向南,然后爬上五台山山脊,即太行山的山脊一路向南,其实是循冀、晋两省交界的太行山山脉南行。至海拔2286米的歪头山,转南经海拔1978米的黑崖山,抵龙泉关,即长城岭。再由海拔1789米的长城岭主峰继续南下,至五台县同河北省阜平县交界处的海拔2281米的南坨山,然后继续向南,出五台界入阜平县界,然后直达娘子关。山西五台和河北阜平交界处的这段长城,沿山势全长约125华里,其中绝大部分利用陡峭险峻的高山为天然屏障,现在看去,筑有城墙的部分仅存有2公里左右。在歪头山南侧的山梁上,有一座石筑长方形建筑物,原为石块券拱的窑洞,门朝东开。现在除西南、西北两墙角尚存外,其余部位已经塌平,石料被散扔在四周。在这座建筑物南约五十米的高地上,有一座已完全坍塌的石砌烽火台,此台仅存残址,石料大部分被当地农民取走垒了山地的田埂。这座烽火台南、北各15公里处的高地上,各有已残毁的烽火台一座。由此可见,在以山险为障的崇山峻岭之中,设有瞭望台及烽火传递设施,就是实际意义上的长城。过歪头山后经黑崖山,至长城岭,还有很多这样的石砌烽火台,但均已塌毁,黑崖沟西北约5华里,有一座较好的烽火台,亦仅北侧一面墙尚存,其余三面墙坍成堆状。长城岭是龙泉关的上关,因岭上有明代长城遗址而得名。它是明长城上的一个重要关隘,在五台山东南30公里,石咀乡东10公里处的长城岭上,龙泉关是晋冀咽喉,也就是山西五台县和河北阜平县的交界处。按山势的披水流向划界,长城岭应当就在五台县境内。不论山西省,还是五台县,在历史上就将长城岭划在五台县的辖区。据清代《五台县志》载:“长城岭,五台极东北境,跨山为石垣。关门在山坳,从南而往,迤逦而上者五里,越关门而北即直隶阜平县界。”据当代编辑出版的《五台县志》载:“长城于石咀乡与河北阜平县交界的长城岭,长城岭关隘从城垣通过,全长四华里,关隘东下十华里处有龙泉关。”古今县志都理直气壮地将长城记载于五台的志书,可见五台人对晋冀交界处的长城享有充分的主权。龙泉关是山西、河北交界的重要关口,从古到今为山西通往河北的咽喉要道。清《五台县志》载:长城岭“盘折而下者十二里,乃人山沟。平地又行八里,即直隶之龙泉关,为通京师大路。峦辂西巡,必取道于此。关门虽归直隶辖,而实为三晋全省东北要害,不止为五台锁钥也。”据《关隘考》载:“龙泉关东北至倒马关百五十里,西至山西五台县百八十里。自关南北沿山曲折各数百里,所属隘凡六十余处,皆与山西连界。”当年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等清朝皇帝数次到五台山,都是走的长城岭。1948年4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从延安到西伯坡进行战略大转移,也是从龙泉关走过。现在由忻州至阜平的现代化高速公路穿隧道经长城岭,大大拉近了山西与首都的联系。
繁峙长城(六) 2024-03-22
五、繁峙境内烽火台繁峙境内烽火台的构造大体有两种:一是土筑,实心;另一种内用土筑,外用砖砌,内空,可供人休息、防守。大都建在北山军事要口附近。西起高升寨乡的马兰口(白堡村),东至平型关,经过10个乡镇60千米,存烽火台37个。境内烽火台分布情况如下:繁城镇:东魏家村1座,后掌村1座,楼岗村1座,罗家山村1座,郭家庄村1座。下茹越乡:苏孟庄1座,瓦磁地1座,侯家窑1座,小坨村1座,大沟村1座。集义庄乡:净林村1座,兴旺庄村1座,上永兴1座,小宋峪1座。砂河镇:西砂河1座,下汇村1座,砂河村西1座(近年烧砖毁掉),义兴寨村1座,上双井1座,长咀村1座,川草坪村1座,杨家窑村1座,下小沿村1座。柏家庄乡:罗家坪村1座。金山铺乡:中虎峪村1座,下狼涧村1座。大营镇:南洪水村1座、东三泉村1座。横涧乡:孤山1座,横涧村东1座,小西沟村1座,东连仲村1座,平型关村2座。杏园乡:杏园村东南2座。东山乡:山会村1座。(冯占军供稿)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忻州市委员会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138号


政协值班电话:0350-3902013
备案号:晋ICP备18009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