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名关—宁武关(三)
2024-12-16
关于宁武关口就在阳方口,有史书可证。清光绪《山西通志》载:“阳方口,即宁武关口也,在宁武县东北二十里,朔州西南六十里。古漯源川也,或以为楼烦关,又为陈家谷也,并边有堡,明三关总兵岁防秋驻之。边墙北自神池界,折东逾堡,直抵雁门,为神武川。北屏大、朔,西通河、保,南由府城达宁化,东南界连崞县,与雁门以西之七隘相错。最冲者为盘道梁,有营堡。”据《宁武府志》载:“明制,宁武总兵官防秋移驻阳方口,冬移驻偏关。”《两镇三关志》载:“宁武据两关之中,地势平衍,便易驰驱。阳方口当云朔、马邑之冲,至为要害,虽距宁武为近,而缓急常不得力。近日筑边之议,首及王野梁,至老营,盖先虑也。”《胡松答翟中丞书》载:“阳方口外当云、朔、马邑之冲,内通忻、代、岚、石诸郡之路,至为要害。镇城虽距宁武为近,然缓急终不得力,宜以宁武所城移阳方。”这些记载就把宁武关口和管辖范围交待得清清楚楚。我们现在从阳方口一带的地理环境上也可看出、长城从大水口沿山脊向东,跳下河西村,跃过恢河,到阳方口。在河西到阳方口一带,河西面墩台林立,堡城和军营遗址数处,河东是城堡坚固,敌楼密布,中间的河道必须是个关口,否则两岸的军士守什么?宁武关是万里长城上唯一的水关,准确地址就在阳方口和河西村之间的河道上。两面有长城相接,中间河道如何做防御工事呢?古人自有办法。当地老多传说阳方口原名为九牛口,长城过恢河地段,原建有九孔石桥一座,与两侧长城相衔接,每个桥孔内又有一座铁牛镇守。后铁牛被水冲走,桥亦坍塌,九牛口的说法也逐渐被人遗忘了。现在见过铁牛的老者还健在,据他们讲,铁牛是用来镇河的,其实,这铁牛就是防御工事。因宁武关是水关,水关自有水关的防御法。过去长城过河,都要筑流水的券洞,洞中要安装防护铁栅,达到流水不流人,在黄河畔上长城过一些沟堑就是这种做法。可以断定,老乡讲恢河上有九孔石桥就是长城的延伸,这和辽宁的九门口长城有相似之处。既然是河道,河上要走水,桥上留孔是对的。但如何做到水能过去人过不去,宁武关的特殊做法就是用铁牛防御。老乡们说铁牛用来镇水患的,其实这种说法不对,尽管民间有讲迷信的习惯,或许铸个铁牛镇镇邪,但这种大规模的铸牛一看就是官方行为。因为水关上防御,一方面是在冬春水枯季节防人马过,另一方面是夏秋雨涝季节防船过。敌人的骑兵和船只进关必然要走桥孔,在桥孔内安放个大铁牛,船只和马队就无法通行了。后来桥被冲垮,石块被冲走,只剩下九个铁牛,防御还得搞,于是守关者又想出新办法:在牛角上和牛鼻子上拉了两根大铁索,互相牵连,起到了防御的作用。我们可以想象到,一条河道上,有九个大铁牛一字摆开,两条铁索东西紧系,其壮观程度可想而知,九牛口的得名也可以理解。到清代以后,长城的作用已经不复存在,这九牛口自然就废弃了。九条铁牛多数被洪水吞没,有两条被运回宁武县城,摆放到南门口。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日本侵略者运走做了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