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忘 初 心,牢 记 使 命
账号      密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忻州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主页 >文史天地
文史天地
宁武长城(四) 2023-04-14
四、北齐长城武定八年(公元550年)八月,高欢之子高洋篡东魏帝位,建立北齐王朝,史称文宣帝。据《北史》和《北齐书》记载,高洋在位间,曾多次修筑长城,以抵御黄河之西的西魏和北方胡人、突厥的侵袭,保卫首都晋阳。《北史·文宣纪》载,北齐天保三年(公元552年),“冬十月,齐王(高洋)自晋阳如离石,次黄栌岭(今汾阳市西北),仍起长城,北至社于戍(今吕梁山北端五寨县境内),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同书又载,天保六年,“诏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恒州(北齐时恒州南境即今神池县),九百余里”。“天保八年,初于长城内筑重城,库洛拔(今偏关老营堡北五眼井村)而东,至于坞纥戍(今繁峙县平型岭泰戏山),凡四百余里。”北齐时,宁武地区是首都晋阳之北的重要屏障,边塞地位再次凸显出来。为确保晋阳安全,从上述历史文献记载看,北齐天保三年(552年)、六年、八年,北齐王朝三次在宁武境修筑长城。经文物调查和遗迹辨识,这三条北齐长城分别为:1、天保三年修筑的长城,从汾阳市和离石之间的黄栌岭始,南北走向,经吕梁山东麓之宁武境内的汾河谷底,即坝门口、西马坊、铁芦沟、城墙梁、黄草梁、芦芽山,顺芦芽山北麓入五寨境内,在宁武总长约60公里。在城墙梁、后马仑段,断断续续有部分墙体尚存。墙体残高约1.5米、顶宽2米,墙体为花岗岩、石灰岩片石垒砌,中间用土石填充。坝门口村外有古城墙遗址,似为北齐长城遗址。现存古城墙遗址长约60米,系土石混筑,墙体由砂岩片石构筑,被汾河和宁白线公路分割,南端延伸至南山坡无迹,垒石尚可辨认。北端至北山崖断迹,土墙尚存,残高约4米,顶宽约2米。黄草梁段因处于千百年来的高山牧场,墙体不存,坍塌成土(石)脊状。2、天保六年所筑之长城,起点为居庸关南端(今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向西达山西大同,越过桑干河,经宁武阳方口、黄花岭(海拔2183.5米)入神池坝堰梁、野猪口。宁武境内的这段北齐长城大部分被明长城利用覆盖,遗迹难以寻找。在神池县境有一段北齐长城和明长城平行而筑,遗迹十分明显。3、天保八年所筑之长城,从偏关老营堡五眼井起,经神池、宁武大水口、禅房山,达雁门关白草口、勾注山,入繁峙县境,止于今平型关附近,全长约400里。该段长城大部亦为明长城所利用,在宁武境内遗迹不存。五、隋长城公元581年,隋朝继北周后,不断受到北方突厥等游牧民族的侵扰,隋文帝和隋炀帝数次修筑长城,期间一直没有间断。隋开皇元年(581年)和开皇16年修筑的两段长城分别途经宁武芦芽山西麓汾河谷地和管涔山南麓。《宁武府志·余录》载:“明嘉靖年间,有村民中圈窑者,与长城梁近,掘地得石刻,其文曰:隋开皇元年(581年),赞皇县丁夫筑以此。”《隋书·高祖纪》载:开皇元年(581年)四月,“发稽胡(稽胡也叫步落稽,南匈奴的一个分支,北周和隋时在晋、陕北部定居)修长城,二旬作罢”。《韦世冲传》载:“岁余,发南汾州胡千余人北筑长城……月余皆至,并赴长城,上下书劳勉之,寻拜石州刺史。”隋代之石州即今山西离石县。《元和郡县图志》于岚州合河县载:合河县(今山西兴县西北)开皇三年属石州,“隋长城起县北四十里,东经幽州,延袤千余里,开皇十六年因古迹修筑”。从史料记载看,隋开皇元年(581年)始修筑的长城途经宁武,明确的一段即在管涔山北端长城梁附近。隋开皇十六年所筑之长城,从山西兴县经吕梁山西麓、管涔山北麓、勾注山、飞狐口(河北蔚县)到达今北京市境,全长千余里。隋代的长城,“因古迹修筑”,即利用前代长城遗迹进行修缮加固,多用堆筑法,未有明长城之夯筑坚固,再加上到明代700多年间,宋辽金元在宁武一带战事频繁,自然和人为破坏严重,并且有的段落被后来的明长城覆压,故隋长城遗迹难寻。
宁武长城(三) 2023-03-09
三、东魏肆州长城《魏书·孝静纪》《北史·齐本纪》载:武定元年(公元543年)秋八月,“齐献武王召夫五万于肆州北山筑城,西自马陵戍,东至土磴,四十日罢。”史书中记述的这段西自“马陵戍”(今静乐县西北,属芦芽山区),东至土磴(又称土寨,今原平崞阳镇西北,云中山北端)的长城,分布于宁武县、原平市境内6个乡镇,呈西南到东北走向,横越恢河上游,从管涔山到云中山,长约八十公里,这条比较短小的长城,十分著名,史称“东魏肆州长城”。北魏孝武帝元脩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丞相高欢兵逼洛阳,把孝武帝元脩赶到陕西长安,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迁都邺城,是为东魏。当时东魏西、南两面基本上以黄河和河南洛阳一线与西魏为界。为了争夺土地与人口,战事不断。北面又有山胡、柔然(也称蠕蠕)等游牧民族不断南下侵扰。东魏丞相高欢于晋阳建丞相府,独断东魏国事。同时,也是把重心放在防御北边上。东魏一方面对柔然采取和亲外交手段,稳定北方,《宁武府志·卷十》载:“东魏天平二年(535年),以兰陵公主许蠕蠕阿那环(柔然的首领),三年四月,阿那环遣使迎公主于新城之南。六月,齐神武(即高欢,东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实际统治者,死后被北齐追谥为神武帝)亲送公主于楼烦之北,厚接其使,阿那环大喜。自此东魏边境无事。”另一方面,筑长城以主要防御西魏。《北史·魏本纪五》记载,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536年,西魏大统二年),“东魏攻临夏州”。天平三年(537年),西魏宇文泰大破东魏军于沙苑。大统四年(538年),东魏攻临西魏的南汾、豫、广、颖四州。面对和西魏的频繁战事,东魏不得不于武定元年(543年),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管涔山与云中山两大山系相接段,依山修筑长城以自卫。北魏登国时,今宁武县为肆州领秀容郡之北秀容地,《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记载,东魏时的肆州即隋唐时的忻州,今仍其名,肆州北山即今云中山,其主峰龙王垴海拔2348.5米。故这条长城史称肆州长城。现存的肆州长城遗迹西起自距宁武县城西7公里的余庄乡榆树坪村和硫磺沟之间,从毗邻冰洞的榆林山之巅蜿蜒东下,然后沿管涔山东麓下行至苗庄村与苗庄古城址北墙相接,跨越恢河后,沿凤凰山西坡而上,经东坝沟、三张庄后村,在三张庄后村东5公处入原平市,止于勾注山西端。现存遗迹实际长度约为60公里,在宁武境内大体走势呈东西向分布,全长约18公里。从起点榆树坪至苗庄段,墙体以土夯为主,历经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损毁严重,遗迹明显,部分残段呈自然土垄状,残高约1米。从苗庄经东坝沟至三张庄后村出宁武境段,墙体以砂岩片石垒砌,一小部分为土夯,墙体大部分坍塌。东坝沟村东北约有60米保存尚好,残高1.4米,顶宽约3米,老乡称“石碣边墙”。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在宁武境内的东魏长城上发现三处障城遗址。1、三张庄后村障城遗址。位于村西北500米处,北距长城5-10米。长约150米,宽80米,现仅存基址。2、阎王鼻障城遗址。位于三张庄后村东北约800米处,西距三张庄后村障城遗址约1公里,位于城墙北侧,南墙借长城墙体,砂岩片石构筑,呈长约25米、宽约22米的四边形,部分墙体保存尚好,残高3米,顶宽2.2米。3、尖山峁障城遗址。在阎王鼻障城遗址东约5公里处,位于城墙南侧,北、东墙体借长城墙体,呈长120米、宽约60米的长方形,墙体残高1.5米、顶宽2.3米。据2000年山西省文物局长城调查组报告,障城遗址上均采集到唐宋瓷片等文物。障城是在长城沿线用于屯兵、戍守、巡逻、警戒和反击突袭之敌的城堡。东魏长城障城遗址的发现,可说明两点:一是东魏虽然立国时间不长,但在宁武管涔山地区,和西魏及北方的柔然、山胡等游牧民族战事频繁,修筑障城的目的就是供士卒枕戈待旦,随时出击。二是障城规模不大,但是它开了隋、唐、宋、明长城沿线及重要军事关隘大量修筑庞大坚固关城和城堡的先河。
宁武长城(二) 2023-02-22
二、北魏长城拓跋鲜卑族拓跋跬于公元386年灭掉后燕统一北方,建立北魏,在太武帝时定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部)。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柔然“犯塞”,于泰常八年(公元423年),沿阴山北麓走向,“筑长城于长川之南”(《魏书》),史称北魏阴山长城。以保卫国都平城。到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6月,为了防御和打击陕西北部的卢水胡(由南匈奴与月氏、羌人杂居组成,因世居卢水而得名,卢水即今青海西宁)和吐京胡(因所居吐京得名,吐京即今山西石楼县)北上侵犯京师平城,又修筑了“畿上塞围”,即保卫国都的围墙或长城。当时,卢水胡和吐京胡在管涔山的西北部和南部。《魏书·世祖纪》载:“七年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于河,广袤千里。”从太平真君七年六月至九年二月持续了两年之久,工程浩大。宁武境内崇山峻岭,到处是可以利用的山险堑壑,能够减少长城的修筑。畿上塞围途经宁武管涔山最自然不过了。据记载,畿上塞围东始于延庆县居庸关,由此向西南走向,经昌平西、门头沟西部黄草梁山(海拔1915米)、东灵山(海拔2303米)出北京市,进入河北涿鹿南,经小五台山(海拔2234米)入蔚县,然后出境进入山西灵丘县,经太白山(海拔2234米)繁峙县恒山(海拔2200米)、神堂堡进入代县、宁武县,经盘道梁、禅房山(海拔2106米)、管涔山(海拔2787米)、芦芽山(海拔2736米),进入五寨县、岢岚县,止于保德县黄河岸,总长度合今约为534公里。宁武境内的北魏“畿上塞围”之长城皆为堆筑法,就地取材,土石混筑,遗迹很少。主要原因是与后来的明长城走向基本一致,明长城除沿用了部分外,还可能拆取了“畿上塞围”的土石以筑长城,对其造成破坏。从而造成北魏长城难觅其迹。
宁武长城(一) 2023-01-15
宁武地处晋西北管涔山地区,阴山余脉,吕梁山分支,云中山交汇,恒山西牵。雄山峻峰,汾川险谷,干霄蔽日,水草丰盛。历史上以关口雄固、军事重镇、边塞文化著称。在古代的中国北方,是少数民族猃狁、燕京戎、林胡、楼烦人的栖息地。历史上,随着汉胡民族版图的变化,宁武经常处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碰撞、冲突、战争、融合的焦点和边缘。从黄帝北逐、周伯伐戎、赵国新地、北齐门户、隋唐牧监、北宋边防到大明雄关,在宁武这块热土上,上演了无数次金戈铁马、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战争影像。而作为战争中最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多个朝代在宁武修筑的长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民族之间纷争和融合的历程。那一条条湮灭和残存的巨龙,是悠悠数千年军事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久久地弥漫和昭示着民族融合发展的光辉。据历史文献记载和专家研究及文物考古调查考证,宁武境内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赵长城、北魏长城、东魏长城、北齐长城、隋长城、明长城等多个时期修筑的长城。一、第一堵“国墙”——战国赵长城赵长城是战国时期赵国在其境北修筑的长城。《史记·赵世家》载:赵肃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赵肃侯在位二十四年卒,公元前326年,其子赵武灵王即位。赵武灵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败林人于荏,而功未遂。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吾欲胡服。”《宁武府志·卷十》载:“战国赵肃侯筑长城,尽赵北界。”从中可知,赵肃侯在今宁武一带所筑之长城是用之拒林胡、楼烦人的,而林胡、楼烦人活动在宁武管涔山及其周边一带。管涔山别名燕京山,周师所伐之燕京戎即为林胡、楼烦人之先祖。越肃侯所筑之长城史称越北长城。《中国长城建置考》述:“此城当东起于河北涞源北界蔚县南界之飞狐口以东地,西行,入今山西灵丘县北境,复西行,入山西繁峙之北界。复自今山西繁峙之北境,至今代县之雁门,即古之勾注。又由此转向西南行,入今山西南行,入今山西宁武县之东南境。至于宁武至大河之一段。……”在宁武境内,赵武灵王续筑长城,史称赵武灵王长城。《史记·匈奴列传》文称:“而赵武灵王亦变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翌年,赵武灵王将王位传于其子赵何(是为赵惠文王),退居为主父。《史记·赵世家》载:“翌年,主父行新地,遇楼烦王而致其兵。”新地即为赵武灵王破林胡、楼烦,将其逐出阴山的今宁武管涔山地区。赵武灵王长城从公元前300年始筑,完成于赵惠文王时代。在宁武境内的大部分段落,因离秦始皇时代不远,长城的墙体保存比较完好,被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北方修筑长城时加以修缮利用,以防御匈奴。宁武境内的赵长城称得上是万里长城的始祖,可谓第一堵“国墙”。《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14年,赵肃侯筑长城始为公元前333年,即战国赵长城始筑年代比秦始皇长城早119年。1984年山西省文物局文物普查时认定,赵长城遗址现存于宁武管涔山之楼子山、林溪山、花塔岭等诸峰之上。明显遗迹二十余公里,墙体保存较好的有三段,总长约五公里,残高约3米,底宽3米,顶宽约2.5米。墙体断面为两个直角梯形背靠背合在一起。即墙体两个边用片石垒砌,中间还砌了两个紧贴着的边,墙体内填充土石。外墙体留有比较规则的孔眼,似为筑墙时脚手架所用。现在当地仍叫边墙岩、城墙圪洞、高墙洼等地名。在楼子山下有一个村庄叫坝沟湾,是汾河支流天河流经的谷口,似为当年赵长城跨河而筑,故称坝。村庄因此而得名。
五寨长城 2022-12-20
据五寨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全国标准时点为2007年9月30日)调查核实:五寨境内现存共有三段长城(边墙):大洼山长城、黄草梁长城、荷叶坪长城。这三段长城过去资料都习惯认为,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赵肃侯所筑。中国长城协会会员、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赵瑞明认为:“赵武灵王(赵肃侯)未在山西境内筑过长城;五寨长城为北齐天宝三年(552年)筑,现今仅在五寨南山有少量遗存。”北齐辖境相当今天山东、河北全境及山西大部和河南的一部分。北齐立国之时,西有北周的虎视眈眈,北有突厥、蠕蠕(柔然)、契丹等的侵扰,形势严峻。因此,自建国始就不惜巨资,屡兴长城,可谓“在秦以后明以前,总算推之为第一”。山西处北齐国土之西部和北部,隔河与北周遥望,北面与蠕蠕和契丹错处,理所当然成为北齐修筑长城的重点区域了。《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记载:“天保三年九月辛卯,帝自并州辛离石,冬十月乙未,自黄栌岭,仍起长城,北至社干戍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这是北齐政权首次在山西境内修筑长城。《山西通志》云:“北齐天保筑长城起此,在州(保德)南十五里”。该段长城起自岢岚西境,经岢岚、五寨南境、纵穿宁武,至神池黄花岭,然后北折,至大同附近与夏口一恒州段长城相接。据有关文献记载,五寨县大洼山段长城,当为天保三年所筑黄栌关至社干戍长城的北端无疑。北宋太宗五年(965年)沿用北齐所筑长城基础重新修筑。五寨境内之长城正是西连岢岚,东接神池、宁武。现存遗址应该就是北齐长城。一、大洼山长城大洼山长城位于五寨县城南1公里的大洼山上,东与神池、宁武,西同岢岚古边墙连接,大洼山长城目前仅存1400米。其中有492米保存较好,453米保存一般,455米保存较差。长城起于大洼山山顶,顺山的北坡而下止于山脚,大体呈南北走向。上半段长约600米,墙体为砂岩垒砌,保存较好,现存于地面遗迹残高3.9米,顶宽2.5米。下半段为夯土板筑,损毁较重,现存地面遗址最高处约0.7米。长城又于600米处向东叉出一枝,呈东西向,此段墙体已为沙土掩埋为平地,具体长度不确。2000年夏在东距长城主体约200米左右的地方,当地百姓开山取石,暴露出一段墙体,长约8米,石灰岩红砂片石砌就,高约2.5米。在大洼山东向约6公里处有前、后边墙村,疑是长城经过此地。二、黄草梁长城  荷叶坪长城《北齐书》记载:北齐在山西境内修的第二段长城为“西起岢岚县阳坪乡松井村,经岢岚、五寨、宁武、代县、应县、浑源,至广灵加斗山”。这段长城在五寨县东南境。由岢岚县王家岔乡武家坪村向东延入本县,经荷叶坪山顶,向东跨清涟河,于黄草梁山入宁武县境。大体呈东西向,全长约13公里。墙体为砂岩砌就,毁坏较重,类似石垄,现保存于地面残高1.3米。为北齐天宝三年(552年)筑。黄草梁长城东接宁武,西连荷叶坪,目前残存4200米,保存一般。起点坐标:东经111。55',北纬38。44',高程2700米;止点坐标:东经111。52',北纬38。44',高程2722米。荷叶坪长城东连黄草梁长城,西接岢岚境内长城,全长4602米,保存一般。起点坐标:东经111。52',北纬38。44';止点坐标:东经111。50',北纬38。43',高程2767米。(张勇供稿)
神池长城(五) 2022-11-04
十一、神池长城防务的武器装备火器配备  宁武关军火器27427件。神池军火器2522件,利民军火器1940件。阳房军火器6777件。土棚军火器276件。义井军火器117件。严备镇军火器1045件。黄花军火器346件。属偏头关管辖的八角所军火器800件。军器配备  八角堡原额季造军器,即固定的每季消耗补充:明盔40顶,衬帽脑包40副,青布铁甲40副,腰刀40把,斩马刀40把,箭1200枝,撒袋40副,弓40张,弦80条,铳箭400枝,长牌20面,护项40条。神池的其它堡寨没有记载。马匹配置  明代对各堡寨的马匹配置总称为“骑操孳生走递马骡”,神池堡配置骑操马1985匹,八角所旧额并新增骑操马1805匹,利民堡骑操马500匹。后又新增走递马骡:八角所骡子40头,神池堡骡子25头,利民堡骡子6头。神池境内的几大堡寨,都没有设孳牧马,即儿马和骒马,没有繁育任务。凡备有骑操马和走递骡子的,马骡的死亡或丢失,草料的配备保存等都有明文规定,制度非常严密。到了明代后期,三关总兵移驻宁武关,神池距宁武较近,神池堡的防务就渐渐重于八角堡。据《宁武府志》载,明末神池堡的骑操马骡是2562头,八角所是1850头,利民堡是2368头。 十二、神池长城防务中的邮路在军事防务的同时,明代在八角、神池、利民设立了驿所,配备了骡子,神池堡50头,利民堡40头,八角堡40头。到了清康熙时,因西征噶尔丹,将驿所改为边站,400里设一正站,30里设一腰站,正站设马80匹,腰站设马40匹。皆属于军队管辖,宁武关下设的11个边站共有马骡951头。宁武县到大水口,神池县到义井屯,仁义村到五寨县、韩家楼,宁武县到大水口,大水口到黄花岭,黄花岭到神池县,神池县到五寨、三岔,都是腰站。神池县原设驿马69匹,神池边站有马29匹。利民边站有马20匹。八角边站有马20匹。神池站有马夫14名,利民、八角有马夫10名。宁武到神池的铺递路线为:宁武县向北铺递设兵2人,由宁武行25里到郝家坡,由郝家坡传递到神池县。偏关到神池的铺递路线为:永兴堡向南铺递设兵2人,由永兴堡递到神池草庵铺,入神池境。五寨到神池的铺递路线为:县东30里至张家坪,设兵2人,由张家坪递到大店铺,入神池境。神池县城有铺递7个,铺兵10人。城内设总铺兵1人,兼司东递朔州。县城向南13里至黄花岭,设兵2人,递入宁武。向西15里至辛庄铺(南辛庄),设兵2人。向西40里至大店铺(店儿上),设兵2人,递入五寨。向西北60里至刘海庄,设兵2人。85里至八角堡,设兵1人。115里至草庵铺,设兵1人,递入偏关。到了雍正年间,边站又归到地方,由州县管辖。到了乾隆十年十月,神池、义井、仁义村等边站接管汾阳、临汾、永宁州、祁县等地的马匹37匹。十三、神池长城防务的军饷岁支银两  八角所:八角所的指标分给岢岚州七分:料价银21两9钱5分4厘1毫3丝5忽。八角本所留3分:该料价银9两9钱8分9厘4毫2丝。岁支吃粮  偏头、老营、八角、宁武、神池、利民、三岔、五寨、北楼、保德军月支粮一石,镇西、振武、雁门、广武、宁化月支粮八斗,各该城堡轮班备御两河旗军、游兵、民壮月支粮4斗5升。偏头、八角、老营并游兵御冬月行粮,俱每石折银7钱;宁武、神池、利民、三岔、五寨、北楼、振武、雁门、广武月行粮,俱每石折银六钱三分;镇西、保德每石折银5钱5分,宁化4钱。岁支布匹、棉花  除轮班御冬军壮不支外,偏头、老营、八角每名每岁支布四匹,棉花1斤8两。宁武、神池、利民、三岔、五寨、北楼,每名布3匹,棉花1斤8两。振武、雁门、广武,每名布2匹,棉花1斤。镇西每名布1匹,棉花1斤。俱布每匹折银3钱,棉花每斤折银6分。食盐  在嘉靖十九年(1540年)以后,神池等堡新增募军,岁用银58710两。掣回大同班操官军行粮并新增募军月粮等项,用18998两8钱5分,共银107708两5分。户部题准每年该存积盐259215引235斤2两。两淮盐149376引,每引价银5钱;搭配长芦盐36155引86两,每引价银2钱;两浙盐73684引149斤2两,每引价银3钱5分。俱召商上纳。(杨峻峰供稿)
神池长城(四) 2022-10-27
十、神池长城守卫的级别建置与官师嘉靖二十年(1541年),偏头关改设参将守西路,以游击移置八角。二十一年(1542年),仍移八角游击并五寨守备居之,以参将移偏关。在神池长城防御的参将有两名:李  懋  直隶合肥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由署都指挥佥事调守神池。刘维虎  陕西绥德卫人,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由署都指挥佥事调守神池。游击将军三名:周  宇  安东(丹东)中屯卫人,嘉靖十九年(1540年)由都指挥佥事调任八角游击将军。成  梁  籍贯不详,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由都指挥佥事调任八角游击将军。张  鹏  榆林卫指挥使(嘉靖二十年<1541年>)由都指挥佥事调任八角守备,后升任八角游击将军。守备二十名:高宗泰  由振武卫指挥金事调任,守神池堡。曹  纲  由永平抚宁卫指挥金事调任,守神池堡。徐  洪  由陕西绥德卫指挥使调任,守神池堡。万  山  偏头所人,嘉靖十五年(1536年),由署都指挥佥事调任,守八角堡。程九畴  顺天府人,嘉靖十六年(1537)由都指挥佥事调任,守八角堡。张世业  嘉靖十七年(1538),由延安卫指挥调任,守八角堡。刘  佩  平虏卫人,嘉靖十八年(1539),由都指挥佥事调任,守八角堡。李承祖  偏头所人,由太原右卫指挥同知调任,守八角堡。吕调阳  由振武卫指挥使调任,守八角堡。张  鹏  嘉靖二十年(1541年),由榆林卫指挥使调任。守八角堡。张  绅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由延安卫都指挥佥事调任,守八角堡。后升榆林游击。袁  清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由榆林卫指挥使调任,守八角堡。后升榆林游击。袁  洁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由榆林卫指挥使调任,守八角堡。后升潞安参将。李征祥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由直隶永平卫指挥使调任。守八角堡。刘维虎  由陕西绥德卫指挥佥事调任,守利民堡。时  镗  由陕西榆林卫指挥同知调任,守利民堡。李  琦  由陕西绥德卫指挥佥事调任,守利民堡。翟  辉  由陕西绥德卫指挥使任调任。守利民堡。张  瑭  由永宁卫指挥同知调任。守利民堡。朱  汉  由大同后卫指挥佥事调任,守利民堡。以上是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成书的《三关志》所载的“官师考”的内容,因时代局限,成书以后的长城防御官师情况暂未找到,上录官师只能作为一段时间的参考。另外,在嘉靖年间,为了“慎重边疆,以保安地方事”,添设了一批地方官,并且明确了责任。据《皇明九边考》载:守备八角堡地方官一员,驻扎本堡(札付)。责任为“务要操练兵马,修理城池,保障居民,不许生事坏法,仍听抚镇官节制。守备神池堡地方官一员,驻扎本堡(札付)。责任为:务要正己率下,推心置人,抚绥得宜,操练有方,保固城堡,防御虏寇,仍听镇抚等官节制。到了明代后期,三关总兵移驻宁武关,三关长城防务的重心逐渐向东转移,神池境内长城防务的重心由八角转向神池。宁武关下还成立了宁武道。宁武道下辖五个守备,为宁武、神池、盘道梁、利民、八角。到了清朝,明长城不应当再成为边疆的符号,但长城的防务还在保留着。驻守三关总兵的宁武关改为参将,大大降了一格。参将统领神池、利民、八角三个都司,不再称堡而称为营,此时阳方口、盘道梁成了一个小营。神池都司:李朝进  山西人,雍正中。李大亨  陕西人,乾隆元年(1735年)任。曾孟崇  湖南人,乾隆十年(1744年)任。利民都司:王  翔  正黄旗人,雍正中。鄂金泰  满州人,武进士,乾隆七年(1741年)任。色合礼  满州镶白旗人,乾隆十五年(1749年)任。八角都司:马受圮  江南人,武进士,雍正中。那尔布  正黄旗人,乾隆二年(1736年)任。觉罗双德  正黄旗人,乾隆七年(1741年)任,乾隆九年(1743年)裁缺,调驻杀虎口。
神池长城(三) 2022-09-20
九、神池长城防御的驻兵据《三关志》载:在明嘉靖二十年左右,神池境内长城防务的驻兵数量为:八角所:驻军:官15员。见在13员:正千户1员,副千户1员,镇抚1员,百户9员,吏目1员。额军:1437名,见在1040名。募军:嘉靖二十年(1541)800名,其中由三岔募来200名。二十一年109名;二十二年290名。改拨:49名,见在15名。由外地来八角轮戍的有:汾州卫70名,见在66名;平阳卫130名,见在127名。八角堡实在官军2660员名。神池堡:募军:嘉靖十八年(1539年)800名,二十年1000名,二十一年1200名。常备派驻的:太原前卫15名,见在14名;太原左卫45名,见在31名。轮戍神池的有:太原前卫652名,见在412员名;太原左卫128员名,见在113员名;太原右卫51员名,见在25员名。实在官军3595员名。利民堡:募军:嘉靖二十年(1541年:1500名。轮戍利民的有:太原前卫218员名,见在112员名;太原左卫100员名,在84员名。实在官军1696名。据成书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的《皇明九边考·三关镇》"军马考”载:八角堡常操官军1437员名。实有官军1312员名:马队官军1049员名,步队官军舍余263员名;事故等项官军125员名。神池堡常操官军802员名。实有官军796员名:马队官军525员名,步队军人271名;事故军人6名。同时的三关驻军比较:雁门关:常操官军1210员名,实有官军706名,马队官军125员名,步队官军舍余581员名,事故等项旗军舍余504员名。宁武关:常操官军6231员名,实有官军5496名,马队官军1928员名,步队官军舍余3568员名,事故等项旗军舍余735员名,偏头关:常操官军16265员名,实有官军7124名,马队官军4049员名,步队官军舍余3075员名,事故等项旗军舍余3141员名。由此看出,八角堡的驻军数量大大超过雁门关一个整关的驻军数量,可见其战略位置的重要。到了明代后期,三关总兵移驻宁武关,三关长城防务的重心逐渐向东转移,神池境内长城防务的重心由八角转向神池。宁武关下还成立了宁武道。宁武道下辖五个守备,为宁武、神池、盘道梁、利民、八角。宁武道的五大守备神池就占了三处,由此看出神池长城防御之重要。这五大守备又分别管辖着小的堡寨,宁武堡辖管城堡五处:宁武堡、朔宁堡、阳方口堡、狗儿涧堡、大河堡。神池守备驻军3071人,分辖城堡四处:神池堡、圪老灌堡、石湖岭堡、西沟口。利民守备原设官军3010人,嘉靖二十七年改设参将驻之,三十六年恢复为守备驻扎。该堡辖城堡四处:利民堡、得胜堡、勒马沟堡、蒋家峪堡。八角守备原设官军377人,管城堡四处,分别为八角堡、干柴沟堡、野猪口堡、长林堡。到了清朝,明长城不应当再成为边疆的符号,但长城的防务还在保留着。驻守三关总兵的宁武关改为参将,大大降了一格。参将统领神池、利民、八角三个都司,不再称堡而称为营,此时阳方口、盘道梁成了一个小营。神池营,明时的神池堡,清顺治二年,设守备、把总各一人。到了康熙五十八年,改把总为千总,到了雍正九年,节节降格,改成守备衔都司佥书,领马步战兵184人。利民营,明时的利民堡,顺治初年仍设参将、守备各1人,把总2人,初设兵1000人,除去调拔走的,实有兵力390人。到了雍正三年,参将调到宁武,留守备,到了雍正九年,改守备为都司佥书,领马步战兵280人。八角营,明为八角堡、八角所,清朝初期设为守备、把总各1人,雍正四年,改守备为都司佥书,到乾隆十年,八角留把总1人,领马步战兵100人。阳方口成为小营,清朝初期设守备,到雍正四年,改设把总1人,领马步战兵60人。
神池长城(二) 2022-08-10
五、神池明长城的修筑形制神池的明代长城为土石混筑。从宁武县大水口北的交界处至龙泉镇龙元村、延伸至项家沟一段为土筑,偶有石块垒砌。到项家沟村北至丁庄窝一带为石砌,顶宽1.2米,高达4米,关峡口两端筑有城头墩台,尤为险峻。再到烈堡乡大井沟、鹞子沟一带为土石混筑。在大井沟东边的山梁上,有一段纯石砌长城,长约500米,为石砌的壕沟状,修筑年代不详。因和明长城相接,疑为明代长城。但从壕沟状的修筑形制,又疑为北齐修筑。但在此壕沟的坡下百余米处、又有一条北齐长城。南寨村至野猪口段系土城,野猪口西侧山坡有石砌,爬上山顶又为土筑。长城依山就势,起伏曲折,十分壮观。六、神池明长城的修筑年代从阳方口至八角段1、嘉靖十二年(1533年)和十八年(1539年),虏数内犯,都御史陈讲以关地中冲云、朔,旧边不可恃,乃偕兵备副使王镐寻王野梁废迹修复之。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宁武关分辖杨方、朔宁、大水口3堡,分管边40余里,其朔宁堡在关东30里,大水口在关西北30里,亦曰狗儿涧,北有马安山(马头山)、灰泉梁(龙元村),嘉靖间,寇由此入犯岢岚州一带,亦防御之要地也。《纪要》载的嘉靖间入犯,亦为嘉靖十二年和十八年的入犯。在嘉靖十九年(1540年)三月,到二十年六月,共15个月时间,由王镐指挥,动用民工壮劳力7950人,借调旁近屯丁1820人,东起阳方口,经温岭,大小水口、神池荞麦川、迄于八角堡,土筑的有一大半,有的地段劈斩山崖以山险墙代之,计长32010余丈,约长180里,无论土石,高2丈有奇。底宽1丈5尺。上宽7尺,加4尺高的女墙。可骑马,可骑以驰,可蔽以击。城墙外挖有壕堑,深度和宽度的墙体差不多。有敌台43座,暖铺55间,暗门5个,重楼3座。护水堤台都包砖石,还有流水沟洞120个。用金五万有奇。盖三关中路之备,壮哉,盛矣。2、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三关都御史陈讲重新修筑,1543年,三关总兵移住宁武关,这段长城显得更为重要,1544年,都御史曾铣从利民、勒马沟、到荞麦川、石湖岭。至阳方,朔宁、王野梁,增筑旧边110里。由兵备使刘玺施工,墙均二丈五尺,上广一丈八尺。隆庆三年(1569年),又添置暗门一个,墩台两个,敌台120个台上为屋,以间计360间,一墩三间。营房420间。野猪口至八角段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都御史曾铣,以参政苏祐、兵备副使刘玺修新二边。又从丫角墩向南,历老营、野猪沟至八角南界,增筑旧边140里,为内长城,墙均高2丈5尺,底阔2丈3尺,顶宽1丈2尺。1545年,增置敌台228座,台上置屋684间用于住兵,石砌水口2座,水眼8个。还有营房、仓廒、草场等。七、神池长城古堡的修筑《三关志》载;嘉靖十九年(1540年),(巡抚)都御史陈讲设军堡11座,北面的神池、大水口、利民,西北的黄花岭、土棚、严备镇、义井,都是军堡。边墙起王野梁至狗儿涧,东西凡29里。八角堡,弘治二年(1489年),兵备佥事王璇筑。五年(1493年),都御史杨公澄改置永宁驿。嘉靖三年(1524年),置永宁仓,为偏头关所辖较大的军需仓库。书中亦载,堡由嘉靖元年(1522年)始建,1524年建成。四年,都御史胡公锭以地方中直虏冲,请设守御千户所,隶山西都司;六年(1527年),都御史江公潮展城687丈,高1丈8尺,上广1丈4尺,女墙高5尺,外有壕,敌台6座,营房2736间,东、西、南有瓮城重门,城墙角楼四座,土堡1座,东、西门外吊桥2个。城中有井泉13处。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都御史韩邦奇议,设守备领官军1437名;二十年(1541年),募军800名,并改三岔堡旧军200名,以都御史陈讲建议,革守备足兵3000,移老营堡游击于八角领之:二十一年,召补逃故军359名。从都御史刘臬建议,仍移游击于老营,原设守备官不废;二十二年,改拔充发军66名:二十三年(1544年)改回永宁驿。神池堡,元代己经建县,叫鄯阳县,筑过一土堡。成化十五年(1479年)建设新堡城,嘉靖十八年(1539年),都御史陈讲、兵备副使王镐增筑新城,设守备1员,黄花岭至大井沟墩、堡、屯、寨皆隶属神池守备管辖。到嘉靖十九年,神池改设为中路参将,提升了一格。将守备改到利民。二十一年(1542年),参将移到代州,二十二年(1543年),神池又设守备。城堡规模为周长5里40步。高2丈,垛口高5尺,有4座城门。有壕堑,城内有营房2322间。更铺14个,仓廒15间,草场1处,内有都察院、兵备府,东门外有演武场。所辖堡寨有土棚、义井、铁炉洼、三山、圪老灌、磨沟屯、太平庄、板井、虎北、小辛庄、黑庄、南店、银洞洼、石洼、东湖、靳家庄、张家庄、刘家庄、横山。秋天丰收了敌人易来抢劫,兵马移驻圪老灌。利民堡,原名达沐河,成化十七年(1481年)都御史秦紘筑城为堡,以指挥防守。正德年间,虏由荞麦川犯宁武,利民堡的防御显得尤为重要,宁武守备赵光增重新修筑利民堡。嘉靖十八年(1539年),中丞都御史陈讲建议,增设了守备,指挥利民堡的防守。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甃石”。东门门额上嵌有一匾,阴刻横书“利民塞”。堡城周长580步,高2丈7尺,女墙高6尺。垛口650个。更铺7处,壕堑2道,拦马墙5尺,开西门和南门,设有吊桥,城内有守备衙署,有仓廒,有草场。后来都御史曾铣添置营房400间。利民堡的城墙全为石砌,墙体高大雄伟,城中心有十字穿心洞的高阁一座。所辖堡寨有阳房、利民、西沟、青羊泉、小寨、庄窝、石窝、大羊泉、九仁村、黄花洼、辛庄、观泉。黄花岭,正德九年建(1514年),有官厅一座,营房十间,炮火.北接郝家坡墩,磨沟墩。大水口堡,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建。官厅1座,营房50间,炮火,北接圪老灌,南传宁武。土棚堡,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建,官厅2所,营房60间,仓廒12间,草场1处,壕堑一道,城门两座。圪老灌堡,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建,官厅2间,营房120间。义井堡,有壕堑,有门1座,炮火南传支锅石,把守南山口的贼路。细林寨,在偏头关南120里,隶八角界。三面石涧,寨顶垣以石砌,高2丈,广10亩余。上有恒山庙,元人建。在上述大堡之外,还有一些较大的堡寨,如位于大黑庄的黑庄堡,烈堡村附近的烈堡,高堡村附近的高堡、大井沟村附近的井沟堡,马坊村的马坊堡,野猪口附近的野猪口堡,项家沟村的顶家沟堡,龙元村的灰泉堡,郭家寨等,墙体皆为土筑,修筑年代不详,皆保存完好。达沐河村古称南堡,现存古堡一座,应当是利民堡的南堡,属一个防御体系,修筑时间应当早于利民堡。在大井沟到鹞子沟附近的山梁上,紧挨长城有五个堡,堡墙为石砌,其中有一个三角形堡,为大井沟一号堡,一个方形堡,叫大井沟关。还有一个圆形堡,在山峰顶上,叫勒马沟堡,现归朔州。从神池长城古堡的修筑时间看,神池、八角、利民等堡皆早于弘治十一年(1498年)修筑的阳方口堡,说明以当时战略要塞的角度衡量,这些堡比宁武关的关口阳方口还重要得多。同时说明山西镇驻扎偏头关,总兵官对周边防务的精心的战略布局。八、神池长城防御的部分火路神池地处偏头关和宁武关之间。是两关传递信息的最重要的地带,境内烽堠遍地,火路四通八达。神池境内的主要烽火墩台  草庵墩、沙城墩、西洼墩、南水泉墩、八角堡护城墩、黄榆沟墩、磨石山墩、南高山墩、高堡墩、葫芦墩、园林墩、尖山墩、树子墩、熊沟墩、下石会墩、大油房墩、小油房墩、马房墩、井坡墩、细林墩、严备墩、羊泉墩、石板墩、石豁子墩、流海庄墩、义井墩、土棚墩、牛家岭墩、水沟墩、马鞍山墩、安山墩、海子墩、庄窝墩、赵和庄墩、长城墩、三山墩、辛庄墩、喜鹊墩、段黄墩、利民墩、歇头场墩、新歇头场墩、麻糁岭墩、南山墩、小辛庄墩、马头山墩、灰泉梁墩、黄花墩、磨沟墩、霸王岭墩、郝家坡墩、项家沟墩、丁家梁墩、靳庄子墩、郭家庄双墩。《三关志》三关总图中的神池八大堡寨  八角所、神池堡、义井堡、利民堡、黄花堡、严备堡、井沟堡、土棚堡。神池堡火路  北接海子墩——三山墩——段黄嘴墩——辛庄墩——利民墩——利民堡北的护城墩——石板墩——石嘴墩—偏头关境内传偏头关总兵府。南接磨沟墩——郝家坡墩——黄花岭墩——楼子山墩——苗家庄墩—分水岭墩——桦林墩——棋盘墩——长梁墩——二马营护城墩——宁化所——沿汾河川传太原。西接土棚墩——流海庄——小辛庄——入五寨境。东接马头山墩——灰泉子墩——大水口——阳方口——阳房一墩——麻峪一墩—一麻峪二墩一大河堡—宁武关。利民堡火路  东接牛家岭——山寨墩——歇头场—麻糁岭——入偏头关境内传偏头关总兵府。南接南山墩——利民墩——辛庄墩——段黄嘴墩——三山墩——海子墩——神池堡。西接大羊泉——严备镇——土棚墩——神池堡。北接石板墩——石嘴墩——入偏头关境内。土棚堡火路  东传神池堡。北传大严备镇——大羊泉——利民堡。南传土棚墩——义井墩。西传流海庄——小辛庄——入五寨境。黄花岭堡火路北接郝家坡墩——磨沟墩——神池堡。南接楼子山墩——苗家庄墩——分水岭墩——桦林墩——棋盘墩——长梁墩——二马营护城墩——宁化所——沿汾河川传太原。
神池长城(一) 2022-07-14
神池处于山西北部,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接壤区,自古以来就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征战拉锯的地区。许多朝代处于边关重镇和边防线上,为了加强防御,因而修筑了大量长城。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古老的灿烂文明。神池长城作为中国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城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神池境内的长城据历史文献记载和专家认定,有北齐、宋、辽、明诸朝。虽经千百年风雨剥蚀,但遗址尚存。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历代长城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神池段长城包含在内。1987年,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神池长城同样为世界文化遗产。一、神池的北齐长城在北齐时期,神池地处北齐的边关,北齐王朝在此处修筑了长城。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为了巩固北方边防和防御西部的北周而下令修建了北齐长城。北齐所筑长城规模之大,仅次于秦、汉长城。北齐长城主要修建了3段,共修筑了6次,在神池这是第一次,也是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北齐王朝建立后,在其北部和西部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北齐文宣帝天保三年(公元552年),首先在西北境修筑长城。“冬十月,齐主自晋阳如离石,自黄栌岭起长城,北至社平戍(五寨县),四百余里置三十六戍”。(《北齐书·文宣帝纪》)。黄栌岭位于北齐南朔州西河郡(今山西省汾阳)西北60里,在今山西离石县境西北,社平戍位于朔州广安郡(今山西朔州市)西南,在今山西五寨县境。这条长城实际沿吕梁山脉绵延200公里。修这段长城的意图是为防御稽胡和西魏及以后的北周的。后由五寨社平戍到达神池,又由神池折而向偏关至老牛湾(总秦戍)。现在从兴县的黄河边经保德、岢岚、五寨荷叶坪,到宁武马仑草原,再经管涔山腹地马仑村、小西沟、坝沟湾,再沿伸到神池,再由神池龙元村一带向北到偏关,这一道北齐长城走向明显,可以完整衔接。神池县境内的壕沟从神池县与宁武县交界的黄花岭,山顶有高大的点将台,为北齐所筑。山洼有北齐城堡,明代曾经利用。堡距窝铺沟村一公里,应为神池北齐长城起始点。壕沟总体走向为西南—东北向,沿山脊西侧数十米的山坡,顺山势从南向北延伸,经大泉窊村南侧、东南侧、东侧至青泉岭村东南侧的高峰摩天岭,当地叫坝堰梁。壕沟从青泉岭村东南的峭壁处开始,当地叫大石斜山,利用高大雄伟的山险作为防御体系。山险从西南向东北经青泉岭村东、小狗儿涧村南,转为从东南向西北经小狗儿涧村西,又呈西南向东北方向沿马头山一直延伸,至龙元村东南侧的明代长城(龙元1段长城)相接。北齐长城走到龙元村后,一是北上,在明长城外侧,沿山半坡行走,有的地段为壕堑,沿项家沟、大井沟、野猪口,一直与明长城并行,到冯西沟一带出境。还有一道是从龙元村南下经丁家梁村,过宁武县阳方村,转到阳方口,上了宁武东山。经宁武、到原平、代县,一路向东走去,到了河北。龙元村又成了北齐长城横向与纵向的交汇点,成为中国罕见的北齐长城的“结”,也是一道“神池结”。神池境内的北齐长城现存明显的有四处:一是龙泉镇的南山上,即黄花岭达摩天岭即坝堰梁这一段,这里是一个大的分水岭,是古时北齐与稽胡民族的界山,说明神池在北齐时期就是稽胡民族所占的地区,不是北齐管辖。二是项家沟一带,与明长城平行,成界沟状。三是在烈堡乡大井沟村东的山梁上,与明长城平行向西北方向行走。四是在烈堡乡野猪口东山,与明长城有合有分,形成月牙形的构图,十分壮美。北齐长城的修筑特点是坐落在明长城外侧,明长城走的山脊,北齐长城走的半坡。充分看出北齐的国力较弱和修筑时的草率。二、神池的宋辽界壕到了宋朝,此地又成了宋辽的交界地带,在神池南山上,有一条界壕,文物部门考察时认为是不明朝代的界沟。据中国长城专家、国家文物学会长城研究会会长成大林先生认定为宋辽界沟,或叫宋辽界壕,是全国唯一发现的。也可说宋长城,也可说辽长城。依照金朝筑有金界壕的先例,在内蒙古,这也是少数民族的修长城手法,宋辽修壕时又是辽国得了利,占了国土,极有可能是辽国所筑,如定为辽修,那就是全国唯一了。如果是宋代修筑,一般史书上要记载,因史书多为汉民族所筑,对于少数民族的活动记载较少。公元936年,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这十六州中间就有朔州,神池与朔州相连,神池从此成了宋辽边界。十六州中间的寰州,也在今天的朔州境内。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到达河南濮阳境内,已距大宋首都开封仅300余里地,宋真宗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重新定了边界。史称“澶渊之盟”。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过了70年,宋朝修长城,防御辽,辽借口北宋在山西边境增修堡垒破坏边界,要求划界。第二年1075年,宋政府允许以分水岭为界又放弃一些土地。这一次宋朝除防御不成,又失了一些土地。这个分水岭,应当就是东西走向的岭,即神池的黄花岭至摩天岭,不应当是宁武的分水岭。还有一个,神池是宋辽大战杨业的遇难地。就在神池城东南公里的陈家沟,古称陈家谷。陈家谷战役是宋军在雍熙北伐失败后试图将控制区的百姓内迁,而与收复失土的辽军发生的遭遇战。由于宋军内部意见不一,导致合理的战术建议遭到否决,最终以战败收场。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诏命在北伐失败后已经奉命退回代州的西路军重新出兵,将已经收复的云、应、朔、寰四州百姓内迁。此时,辽军已经攻克寰州,直逼朔州,切断云、应二州的退路。宋朝派出云应等州行营兵马都部署(主将):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云应等州行营兵马副都部署(副将):云州观察使杨业、云应等州行营兵马都监(监军):西上阁门使、蔚州刺史王侁,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有兵力数万。辽国派出山西诸路兵马都统(主将):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山西诸路兵马副部署(副将):彰德军节度使萧挞凛、山西兵马都监(监军):将军耶律题子,有兵力十万。出兵前,副将杨业建议避免和辽军决战,向应州进军,示意切断辽军后路,迫使辽军退往应州,此时朔州百姓可以撤退到石碣谷,宋军再以强弩守住谷口掩护撤退。而云州百姓在宋军出发前就通知其南撤到应州,与应州百姓一起向南通过大石路撤回代州。此时宋军主力与辽军相持,再派骑兵保护二州百姓撤退,辽军也不敢越过宋军主力攻击撤退的百姓,这样不用决战就可以达到战役目的。但是建议遭到监军王侁反对,他主张直接进攻寰州,与辽军进行决战,击败辽军再掩护百姓撤退,受到另一监军刘文裕的赞同。杨业表示不可行,王侁则激将说杨业莫非有二心,迫使杨业同意进行主力决战,并自请为先锋以明心志。宋军到达朔州后,辽军也已赶到。杨业敦请主将潘美在陈家谷口布阵,自己作为先锋继续前进。辽军主将耶律斜轸派副将萧挞凛设伏,自己与杨业交战后假装败退,杨业中伏大败。监军王侁派人在高台眺望战况,看到杨业追击辽军,便率兵前去争功,潘美不能阻止王侁,于是一起沿着河边行军20里,得知杨业战败后又立即撤退而不救援。杨业杀出重围后且战且退,到达陈家谷口只剩淄州刺史王贵和儿子杨延玉等残部百余人,发现潘美已经撤退,伤心欲绝,劝说部下各自逃命,但大家都慷慨赴死,无人逃难。杨业藏匿于树林中,被右皮室详稳耶律奚底射中,坠马被擒。辽军主将耶律斜轸责骂杨业,杨业但称有死而已,又叹息说受皇帝厚恩,本想立功边境以报答,却受奸臣逼迫而战败,没脸苟活人世,于是绝食三天而死。杨业死后,首级被传往云、应二州,当地宋军弃城而逃。至此,雍熙北伐取得的全部土地百姓被辽军夺回,宋军精锐大量战死,导致宋军战斗力削弱。宋太宗追究战败之责,将潘美连降三级为检校太尉,王侁、刘文裕夺官,王侁发配金州,刘文裕发配登州。又追赠杨业检校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荫补其子供奉官杨延昭为崇仪副使,殿直杨延浦、杨延训为供奉官,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为殿直。辽国稳定后,在今山西神池等地设武州,神池还是武州的宁远县,神池就是辽国。因为山南的宁武就是宋朝,因而神池与宁武之间的界山黄花岭和摩天岭就是宋辽交界。武州于明初废。三、神池的明长城神池境内明长城以野猪口长城为代表,亦称“边墙”,为明内长城遗址。据《明史》、光绪《山西通志》记载,神池明长城是明代成化、嘉靖、万历时期(1573-1620年)修筑,分布在海拔1500一1800米的山梁上。神池段长城东南和宁武县境的长城相接,西北在烈堡乡冯西沟附近和偏关县境的长城相接,在平形四边形的神池版图上,正好走了一条对角线。具体是长城由阳方口镇的大水口村北,爬上马头山,进入神池境内,起点为龙泉镇龙元村东南400米。长城由龙元村东南人境后,向北经龙元村、项家沟、丁庄窝,后进入朔州市朔城区境。在朔州境内向西北方向延伸,再次进人神池县,经烈堡乡鹞子沟、大井沟、南寨、冯西沟等村境,止点为冯西沟村,向西北进入偏关县。从神池县南寨村向北行进的长城,有一段“差修边”,不到5公里后再没有墙体,老百姓说这是当时兵多人乱,盲目修筑,修筑开后才发现修错了,但已修了几里,便及时停止修筑,改向冯西沟村方向朝西北修筑,修好的长城没有利用也没有拆除,形成长城修筑史上的一段笑话。神池县明长城墙体一览表(单位:米  据2007年调查)历史上长城从此进到神池境内后,从大水口至冯西沟一段长城,一直在神池境内行走,都归神池管辖,直至到偏关境,在上世纪中期,神池利民堡一带的许多村庄划给了长城外的朔州,随之将长城也带到了朔州,这样神池明长城在神池县境内形成两进两出的状况。 表1 神池县北齐长城(山险)一览表(单位:米)据2007年调查表2 神池县北齐相关遗存(壕沟)一览表(单位:米)据2007年调查四、神池长城的当代考察从2007年开始,山西省文物局组织人员对神池长城进行了摸底考察,即长城资源调查,先考察明长城。按长城普查的有关规定,按现在的地域名称划段,将神池明长城划为龙元段、项家沟段、丁庄窝段、鹞子沟段、南寨段、野猪口段六大段。墙体为黄土夯筑和石砌两种,共存墙体14段,全长约21公里。沿线存关4座,堡5座,敌台13座,烽火台70座。在明长城调查结束后,在2009年,省文物部门又对早期长城进行调查,在神池,只对北齐长城进行了调查,其调查结论是:北齐长城以位于神池县城南5公里处的坝堰梁段长城为代表,在境内有少量遗迹,但因历史久远,多数坍塌,基本上已不存在完整长城墙体。像坝堰梁段北齐长城,墙体为石砌,已坍塌,现可见石基、石堆等,呈石脊状,遗迹十分明显。据考查证实,北齐长城城墙建筑多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平原和矮丘处,以土板构筑城墙,在山上以石垒砌,有些地方则以高山险峰代替城墙,目前发现的山险墙共3段,全长8030米;壕沟2段,全长3733米。以上是长城调查的数据表格,但不论明长城,还是北齐长城,神池长城的实际分布数远不止这些,并且要长度要长得多、内涵也丰富得多。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忻州市委员会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138号


政协值班电话:0350-3902013
备案号:晋ICP备18009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