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忘 初 心,牢 记 使 命
账号      密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忻州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主页 >文史天地
文史天地
宋辽界壕 2021-11-03
忻州的宋辽界壕,或者叫做辽长城,是从神池县南山上的黄花岭(古称达速岭)起,经坝堰梁向东延伸,历管涔山和恒山两大山脉,历经神池、宁武、原平、代县四县市,长度达百余公里。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秋,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宋真宗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在“澶渊之盟”之后的若干年内,宋朝在山西境内修筑长城,岢岚县修筑过宋代长城很可能就是这段时间。这期间,大诗人范仲淹曾任职岢岚军,或许范仲淹还带兵修筑过岢岚军的长城呢。虽然清乾隆时兴县人康基田曾说:“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筑长城于岢岚之草城川沼天涧堡。”但我们从后来辽国以宋朝修筑堡垒破坏和平为借口再次要挟,反证了宋长城的修筑时间应当是“澶渊之盟”之后。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辽国借口北宋在山西边境增修堡垒坏边界,要求重新划界。第二年(1075年),宋政府允许以分水岭为界,又放弃一些土地。宋辽重新划界的分水岭,不应当是宁武县境内分隔汾河和恢河的分水岭,因这段山脉太短,长度不到十公里,又是南北走向,方向不对,不可能成为宋辽两个大国之间的界山,宋辽边界应当就是东西走向的管涔山和恒山的大山脉。这道山脉,是古代坐落战国长城、汉长城、北魏长城、北齐长城、北周长城的分界岭,山北是游牧民族居住的朔漠,山南是汉民族居住的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忻定原盆地。以这座大山为界,从地理位置上讲,是合乎情理的。但是,由于这一重新划界,北宋就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在现在的山西境内,朔州、应州、云州(大同)等地就成为辽国的地界。据许多志书中讲,神池县没有宋朝,这段宋辽界壕就是将神池县全境割到了长城之外、辽国的地界,这些志书中的记载,也是对宋辽界壕的一个反证。现在保存下来的宋辽界壕就是宋辽长城,究竟是宋代所修,还是辽国所修,不得而知。这道界壕,形式和内蒙古境内的金界壕一样,如果说金代的界壕是少数民族统治的金朝所筑,那么,同是少数民族统治的辽国很可能仿照金朝女真,同样挖条界沟了事。不可置疑的是,这条宋辽界壕必然是1075年宋辽重新商定边境后所筑,它的功用主要是划界,并不是起到多么大的军事防御作用。2015年10月,我邀请中国著名长城专家成大林来到神池坝堰梁山,实地察看了这道界壕,成大林老师非常激动地说,这肯定就是宋辽界壕,我找了多少年没有找到,今天竟然在神池南山上找到了。我曾在2002年,从宁武县盘道梁村起,沿长城东行,其中很长时间就是沿着类似形状的界壕行进。界壕一直沿山脊向东延伸,经原平,到代县境内终止。当时我在山脊上沿这条无名界壕行走时,以为是北齐长城。后来经成大林老师一讲,我肯定了当年我循着的是一条宋辽界壕。当宋辽界壕延伸到代县雁门山上时,山外是朔漠,是辽国占领的金沙滩,山南是宋代潘仁美和杨家将镇守的代县,山脊以长城为界,宋辽在长城内外交战,更能还原了当年那段血染的历史。
宋长城 2021-10-25
1998年,山西省岢岚县文物工作者和中国长城协会的专家成大林先生共同考察了岢岚县境内的长城,经过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认定岢岚境内的长城为北齐,隋朝和宋朝三个王朝修筑,特别是宋代长城的发现,在我国学术界尚属首次,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长城史上的空白,对于我国长城史和宋朝历史的研究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岢岚自古是经太原到雁北及蒙古高原和陕北的交通要道,是保卫太原的屏障,早在北齐时就修筑了长城,并设置了军事要塞,苏孤戌(在今县城东30里口子沟口与长城相连,遗址尚存)。隋朝年间,又沿北齐长城旧迹修筑了长城,据《重修岢岚州志》记载,明朝嘉庆年间,有人在县城长城附近一个叫中国洼的地方,掘得一块石碑,碑文云:“隋开皇元年赞皇下夫筑”。长期以来,学术界都认为宋朝没有修筑过长城,但宋朝和清朝一些文献中都称在太平兴国五年于岢岚设过岢岚军,并修筑了长城,如宋朝文献《武经总安前集》中记载:“草城川,川口阔一百余里,川中有古城,景德中筑长城挖拓贼路”。清朝文献《光绪山西通志》也曰:“旧通志…宋太平兴国五年,筑长城,沿天涧堡,今州北一里,俗名长城梁”。清代光绪年间修著的《续修岢岚州志》也称宋太宗五年筑长城于草城川口,历天涧堡而东。这些记载说明宋朝确实在岢岚修筑过长城,经实地勘察,古长城自岚漪河北岸的山峦东行进入岢岚县境,继续沿岚漪河北岸的山峦行经温泉乡,阳坪乡至岚漪镇后长城分为南北两支,东行天涧堡在内继续东行,至县城东的青丛坡的顶山。南北两条长城又会合为一条,东行30余里到王家岔乡,在乡政府所在地的西山上,折向北在海拔2784米的荷叶坪主峰,南长城分两支一支东行至宁武县的西马坊,另一支则继续北行爬山荷叶坪主峰。这些长城为石筑,在勘察中发现县城西的长城残毁严重,高处仅有一米左右,低处隐约可见,烽火台高大且呈覆盆形,而城以东的长城较为完好,高达3米,有许多地段,顶部保存完好,宽度在1.8米左右,顶部外侧有宽55公分左右的女墙,女墙残高有的地段达30公分,从保存的完好程度及设置可看出县城东西的长城不是同时代的建筑,这也与《续修岢岚州志》所说的宋朝长城“历天涧堡而东”相符,特别是勘察中在县城东青丛坡上发现了十分密集的石筑高台,这些高台在长城内侧与长城相连,底宽3米,原高与长城相平,台与台之间相隔810米,从台的形剩与布局来看,这些高台是炮台,这些高台反映了宋朝已经广泛使用了火器的时代特征,这也证明这部分长城为宋代利用隋代长城旧迹新筑。通过成大林先生的考察认证,宋代长城的发现使山西省境内形成从战国到清代修筑长城的完整历史,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宋代长城在我国长城在我国长城史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边塞防御、社情民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建筑风格独特,规模宏大,在山西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故开发价值极高。
隋长城 2021-09-18
北周静帝大定元年(公元581年),杨坚代北周称帝,国号隋。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朝统一了全国。都大兴(今陕西省西安),开皇九年灭陈,至此全国南北统一,结束了东晋以来二百余年的分裂局面。隋朝统治时间不长,但国家基本强盛。当时隋朝的疆域是东南到海,西到今新疆东部,西南到云南、广西和越南北部,北到大漠,东北迤到辽东。隋朝建立后,北方突厥族势力仍十分强盛,屡犯边地,隋文帝不得不出兵迎战。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突厥内乱,分裂为东、西两部互相攻杀。隋王朝支持东突厥,封其头目为启民可汗,允其渡漠南,迁居自道川(分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因此,在隋朝较强盛的时期,边境是安定的。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增长迅速,边境较安定,修筑长城的规模也较小,多是在前朝长城的基础上做些修缮。据史载,隋文帝时期修筑了四次长城,隋炀帝时期修筑了两次,主要为了防御突厥的侵犯。可是就在隋朝第一次修筑长城时就在忻州市境内忻州的隋长城是他第一次修的长城。据《隋书·高祖纪》载: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四月,“发稽胡修筑长城,二旬而罢”。《隋书·韦世康弟冲传》亦载:“发南汾州胡千余人北筑长城”。南汾州即今山西省吉县,北筑长城,应在山西北部。由于当时北部最完整最长的长城要数北齐天保五年修筑的长城了,因北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加固。据《重修岢岚州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有人在县城附近牛圈洼掘得一块石碑,上有“隋开皇元年赞皇县丁夫筑…县长城筑于赵,而隋、而宋修之无疑。”的字样,更印证了这一点,只是丁夫的来源不同,究竟是河北赞皇人修还是山西吉县人修,在此已不重要了,因反正是隋朝修筑过长城。说明岢岚县的长城为这次的“北筑长城”。经长城专家考证,当时隋文帝“北筑长城”也最多是修了从保德境内的黄河畔上开始,到神池境内的这段先北齐后北周的长城。目前这段长城保存得较差,但从建筑风格上仍辨清,最能代表隋长城特点的要数宁武、岢岚和五寨交界处的荷叶坪上的长城了。长城从岢岚县一直延伸至五寨南山的荷叶坪,再从荷叶坪东西横贯,曲折向东,最后消失在管涔林海中。荷叶坪是华北最大的高山草甸, 也是管涔山的最高峰,海拔3782米。高山之巅,有一处开阔的草原,面积约3700余亩,坪上油草茂盛,野花吐妍,冰川地貌明显,冻胀丘密布,坪周围是苍苍茫茫的管涔林海,一道古老的长城横跨东西,雄伟中显示着苍凉,苍凉中渗透着文化。这段长城全用当地产的紫色页岩垒成,故人称宁武关为“紫塞”。长城高处约三四米,低处有一两米,有的地方已经坍塌,但由于坐落在荷叶坪上,看上去十分苍老的长城也显得相当有魅力。近年来五寨县将荷叶坪开辟成旅游景点,游客们在草原上徜徉的时候,顺便瞻仰瞻仰古长城, 给旅程平添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情趣。据《中国军事通史·第九卷·隋代军事史》载,为了对付来自漠北突厥的南下袭扰和掠夺,隋文帝杨坚自建国伊始,就把修筑长城、巩固边防,作为重要国防建设来抓。开皇元年(581年)四月,杨坚下令“发稽胡修筑长城”;十二月,再次下令沿北部边境“修保障,峻长城”。总之,自开皇元年至大业四年的28年中,隋朝两代统治者先后7次调发近200万劳力,于北部和西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增建城垒,在前代北魏和周、齐修筑长城的基础上,使东迄紫河,中经朔方、灵武之境,西至榆谷以东的长城、筑垒,基本连成一线。这对巩固隋朝北部及西北边防,抵御突厥和吐谷浑的袭扰,无疑是有一定作用的。还有,《清水河县志》上说:“隋之古长城。县境内有土边墙一道,东北自和林入境斜贯县之中部,至老牛湾与长城连接,殆即隋之长城。”老牛湾就在偏关,可能山西的老牛湾也有隋代长城。因内蒙的牛湾过去不叫老牛湾,叫闫王鼻子村。我国历史学家范文澜在史书《隋炀帝修清水河长城》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607年,隋炀帝到北境去游玩。他出边塞宣扬武威,暂停在榆林郡,发丁男百余万人筑长城,西起榆林,东至紫河,限令二十天筑成,丁役死去十之五六。他筑长城同洛阳外围掘长堑是一样的想法,以为有了长城,可以保证行军的安全。他率领大军五万余人,马十万匹,结成方阵,四面准备应敌。他和后妃宫眷及百官家属都在方阵中间。大军出榆林塞,游行突厥牧地,受启民可汗朝见,大军转入楼烦关(宁武苗庄),回到太原。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国力更加强大,边境无有冒犯,故唐代没有修筑长城,再以后修筑长城就是宋长城了。
北周长城 2021-08-21
周武帝在灭掉北齐之后,率五路大军,亲征突厥,由于武帝病死在北征途中,只好班师而回。此后,突厥屡犯北周边地,北周为防御北方突厥、契丹犯边南下,开始修缮北齐时所筑长城,但工程量很小。公元579年,周静帝对原北齐长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筑西自雁门,东至碣石,此长城称为北周长城。《周书·宣帝纪》载:“静帝大象元年五月(579年),突厥犯并州,六月,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北周究竟修筑了多少,长度多少,不可考究。由于北齐时期所修长城很零碎,究竟北周修缮的北齐长城的哪一段,难以考察,从当时的战略需要和现存长城的完整度看,应该是复修的天保五年那一段。我们从“西至雁门”的说法分析,北周修筑的长城肯定在雁门关以东至平型关(当时叫坞纥戍)之间,由于许多早期长城的墙体被明长城所利用,故难以寻找,准确地说叫暂未发现。
北齐长城 2021-07-06
北齐长城是由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为了巩固北方边防和防御西部的北周而下令修建的。从天保三年(552年)至天保八年(557年),六年内较大规模地修长城。北齐所筑长城规模之大,仅次于秦、汉长城。北齐长城主要修建了三段,共修筑了六次,但每次都与忻州有关。公元550年,鲜卑化的汉人高洋象他的父亲高欢一样当上了东魏的相国,受封齐王,当年就废东魏孝静帝,自己即皇帝位,建国号齐,改元天保,首都依然定在邺(今河北临津西南)。后代史学家为区别南方萧道成废南朝刘宋所建的齐朝,称之为北齐,也叫高齐。北齐王朝建立后,承东魏疆土,领有今洛阳以东的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和辽宁、内蒙各一部。南邻梁朝(公元557年梁亡后为陈),西接西魏(公元556年西魏亡原为北周),东滨渤海,北与柔、契丹、突厥、库莫奚毗邻。北齐为了加强对游牧民族及对西魏(后来是北国)的防御,在其立国的27年中,在出击北方强敌柔然、突厥、契丹的同时,为防御突厥、柔然、契丹和北周,在北部和西部曾多次修筑过长城。1、  称为“重城”的长城这段长城先後分工段施工。西段即从黄栌岭北到社平戍的长 城。黄栌岭位於今山西汾阳县西北六十馀里处,社平戍在今山西朔县西南,这段长城约四百馀里,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天保三年(公元552年)兴修。中段即从库洛拔东至乌纥的长城。库洛拔在朔县与偏关之间,乌纥戍则位於灵邱县平型关东北。长城从朔县之西趋向东南,经宁武、代县之北、浑源之南而达灵邱。这一段长城大致同北魏的“畿上塞围”重合,长约四百馀里,天保八年(公元557年)兴修。西段即从乌纥戍至居庸关的一段,则沿袭北魏”畿上塞围“的旧基,从今平型关一带斜向东北,经涞源、蔚县之间,抵居庸关与天保六年所修筑的外长城衔接,大约兴筑於天统元年(公元565年)。2、第三条长城这条长城的北端起於山西五台县与河北阜平县之间的长城岭,沿晋冀交界地带南去,逾滹沱河,抵娘子关而止。大致呈南北走向,长二百馀里,河清二年(公元563年)修筑,以防北周的进攻。北齐修筑长城史籍记载有六次,都与忻州有关:一、北齐王朝建立后,在其北部和西部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北齐文宣帝天保三年(公元552年),首先在西北境修筑长城。“冬十月,齐主自晋阳如离石,自黄栌岭起长城,北至社平戍(五寨县),四百余里置三十六戍”。(《北齐书?文宣帝纪》)。黄栌岭位于北齐南朔州西河郡(今山西省汾阳)西北60里,在今山西离石县境西北,社平戍位于朔州广安郡(今山西朔州市)西南,在今山西五寨县境。这条长城实际沿吕梁山脉绵延200公里。修这段长城的意图是为防御稽胡和西魏及以后的北周的。这道南北四百里的长城,是北齐政权第一次修筑的长城。这段长城,从汾阳出发后,应该是沿吕梁山北进的,经离石、方山、岚县、静乐、岢岚,到达五寨,现在五寨南山大洼长城应该就是这段长城,因是南北走向。后由五寨社平戍到达神池,又由神池折而向偏关至老牛湾(总秦戍)。二、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5年),齐文帝在北部边境大规模修筑长城。据《北齐书》载:天保五年,“十二月庚申,帝北巡至达速岭,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达速岭即管涔山黄花岭,在神池境内。文宣帝巡视管涔山时决定修筑的这段长城,据载是于次年天保六年(公元555年),由高睿领山东兵数万所筑。由于北魏先前所筑长城工程简陋,有的也未筑完,又经几十年的风雨,已是破旧不堪。所以这次是沿原北魏长城线进行了增筑、修葺。《齐本记》中有这次的记载:“天保六年三月,发寡妇以配军,筑长城。”忻州就有北魏长城,可以说也维修了忻州境内的北魏长城。这段长城是从保德黄河畔起,经岢岚、五寨、宁武,在神池境内的龙元村附近结束,同时在黄花岭上建起了黄花岭堡。这段长城,也就是被人们认为赵长城的那一段,长城专家们对究竟是赵长城还是北齐长城有不同意见,我认为是赵长城的基础,北齐在原基础上进行了加固和复修,因为是军事设施,完全可以利用,没必要在同一个方向上筑两道长城。三、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又大规模修筑长城,除了对在公元552年和555年所修筑的两处长城进行增筑外,又向东新筑长城,至今山海关海边止。“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六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北史·齐本记》卷七)。“六十里一戍”《资治通鉴》作“率十里一戍”。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考证,西河指北齐南朔州西河郡(今山西汾阳),总秦戍为鲜卑语军戍名称,位置在今山西大同西北境。海是指今秦皇岛市山海关的海边。这段1500公里的长城当是利用了天保三年所筑的黄栌岭至社平戍长城和天保六年所筑的夏口至恒州长城,加以连缀增补而成,其夏口至海的部分是沿燕山南麓而筑的。这条长城东西长达三千余里。大约十里设置一戍,在其重要地方,还设置州镇25所。这条长城之长,仅次于秦汉长城。四、后来北齐为增强防御能力,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八年(公元557年),又于长城内侧筑第二防线的长城。《齐本记》载:“是年(天保八年)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偏关老营堡北五眼井)而东,至于坞纥戍(繁峙平型关东北),凡四百余里”。(《北史·齐本记》卷七)。库洛拔在今山西代县与朔县交界处,坞纥戍在今山西灵丘县西南境。这段内长城的具体走向为:从清水河北堡乡五眼井堡起,一直向东南,至偏关以东老营堡折南,复又折东,再从神池利民堡(今归朔州)出发,经神池项家沟一带,过龙元村,翻马头山,经大水口、阳方口,上禅房山,经盘道梁,过代县白草口,再经雁门关,到繁峙境内,一直到平型关东北,一直到达山西省下关附近。这段长城后来被明长城所利用。这段长城的位置走向仍与北魏“畿上塞围”之南环长城相关。经历了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河北下关等名关,天统元年又延伸至居庸关,与外长城汇合,长约千里。北齐长城在偏关老营南保存有25公里,由新庄子村分开,明长城向西南,北齐长城向东南,绕了个弯后,在北场村南,复与明长城汇合,二者相距最远处约六七公里。北齐长城残高3米,底宽4米,顶宽0.5米,其余北齐长城均被明长城覆盖在下面,裸露甚少。五、北齐武成帝河清二年(公元563年)四月,齐武成帝修筑了今山西河北交界处沿太行山走向的一段长城。这段北长城在今太行山巅时有所现。比较好的一段,则在河北龙泉关以西至河北建平县下口镇以西。娘子关南下经马岭关至黄洋关一段长城,今已无存。只有一些关口处仍有些遗迹。史载司空斛律光“率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西,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北齐书·列传第九·斛律金》)。《资治通鉴》中记载:“齐河清二年,诏司空斛律光督步骑二万,筑掌城于织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北史·齐本记》卷八)载:“诏司空斛律光督五营军士筑戍于轵关”。“轵关”在今河南济源县西北,为太行八陉之第一陉。这条沿太行山走向的长城是为防御北周的东犯而修建的。这道沿太行山所筑的长城,主要防御北周的东进。在忻州市境内要有这段长城应在五台、定襄、忻府区境内的太行山上,石岭关要与长城有关,就应与这段长城有关,如真的有关,系舟山上就应有长城了 。六、北齐后主天统元年(公元565年),齐武成帝河清二年,突厥发动二十万兵民来毁长城,并且准备入侵恒州(平城)。因此于公元565年,对原东魏时所筑一段旧长城增筑至雁门关,又对在公元557年所筑内长城进行修葺。史载北齐明州刺史斛律羡督修长城,“以北虏屡犯边塞,须备不虞,自库堆戍东拒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三里里中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或断谷起障,并置立戊逻余所。”(《北齐书·列传第九斛律金》)据《北史·斛律金列传》:“羡以虏屡犯边塞,自库堆戍东据于海,二千余里,其间凡险斩山筑城,断谷起嶂,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公元565年,明州刺史斛律羡督修长城,其东段“东至于海”而达渤海北岸山海关。库堆戍,有学者认为是今古北口,有人认为就是三堆戍,今之山西静乐县之内长城而东。在这两千里长的防线上,置戍五十余所,可见其规模之大。这次修筑是为防御突厥而对以前所筑北部长城的补修和连缀。北齐长城经过多次修建,连缀成两条主线,一条为北面的外边,自今山西西北芦芽山、管涔山向东北延伸,经大同、阳高、天镇北境入河北省张家口赤城县境,再沿燕山山脉东南方向经北京、天津、唐山市境入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境至海。另一条是南面的内边,其西起晋西北偏关一带东南行,至宁武县北转向东北,沿恒山山脉东来而入河北省,复沿太行山北上而与外边长城在今北京市西北相连。其具体走向,学术界普遍认为和明长城中东部的位置大体一致,因此有学者认为明长城的一些地段是覆盖了北齐长城的,有的是两条长城亦断亦续地相连,也有分开的,但都不很长。现在忻州的北齐长城保存最好的是神池县烈堡乡大井沟村、南寨村一带,南寨村一带有野猪口,北齐长城和明长城平行蜿蜒,爬上山梁。在大井沟一带的山梁上,有两道明长城,一道北齐长城平行,蔚为壮观。在偏关县上纸坊堡村东的山梁上,也有一道北齐长城保存完好。另外,岢岚县横贯东西的宋长城、五寨荷叶坪山上的隋长城,都是以北齐长城为基础。忻州的北齐长城中还有几处保存较为完好的城堡,一是神池南山的黄花岭堡,一是偏关县的上纸坊堡,都是保存完好的北齐军堡。黄花岭堡的军营建筑基础完好,清晰可辨,可惜在2016年惨遭破坏。
东魏长城 2021-06-22
《魏书·孝静帝纪第十二》载:武定元年(543)秋八月,齐献武王(即丞相高欢)召夫五万筑长城于肆州北山,西自马陵戍,东至土墱,四十日罢。”据《资治通鉴》载:梁大同九年,即东魏武定元年(543年),“丞相欢筑长城于肆州北山,西自马陵,东至土登,四十日罢。《资治通鉴》注:马陵盖东魏置戍之地。《九域志》,代州崞县(今原平市)有土墱寨。墱,北史作隥。高欢为什么要在肆州筑长城?后魏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534),高欢兵逼洛阳,赶走元修,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是为东魏。高欢是以晋阳(今太原)为根据地起家,建成霸业。东魏虽都邺城,但高欢在晋阳建大丞相府,遥控东魏政权,史谓“军国政务,皆归相府。“晋阳成为东魏的政治军事中心,元氏政权不过傀儡而已。北齐后在晋阳置龙山县,视为陪都,故对晋阳守卫极严。高欢筑的这道长城是防御西魏与柔然联兵进攻东魏的。东魏建立后,西面和南西以黄河与河南洛阳一线宇文泰控制的西魏相对立,不断发生激烈的战争。北面受到山胡、柔然等族南下骚扰。就当时国力而言,东魏不能同时在两条战线上取胜,故对威胁较次的北面采取和亲联姻和修筑长城来安定北边。肆州长城主要是防御柔然的。有这么一条记载:武定三年(545)西魏与柔然兵头可汗谋连兵来伐东魏,丞相高欢患之,遣行台郎中杜弼使于柔然,为世子高澄求婚。头兵可汗说:“高王自娶则可。”欢犹豫未决,娄妃说:“国家大计,愿勿疑也。”世子高澄、尉景亦劝之。欢乃遣镇南将军慕容俨往聘之,号曰蠕蠕公主。秋八月,高欢亲迎公主于下馆(在并州阳曲县,今太原南4里)。公主至,娄妃避正室以处之,欢跪而拜谢,娄妃说:“彼将觉之,愿绝勿顾。头兵可汗使其弟秃突佳来送女,且报聘,仍戒之说:“待见外孙乃归”。公主性严毅,终身不说华言。欢尝病不得往,禿突佳怨恚,欢舆疾就之。(见《资治通鉴》1052页)时高欢年50岁,从其对柔然的畏惧,可知筑长城是防御柔然的。采取筑墙防御也是东魏新建政权的逻辑选择。于是,武定元年(543年)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管涔山与恒山两大山系的相连处,高欢召集5万多民夫,费时40多天,修筑了一条长城,历史称之为“肆州长城”。这条长城分布有两种说法,一是起于静乐县,经原平崞阳镇,到原平沿沟乡的土屯寨村止。这道长城经了静乐、忻府区、原平三县市区,二是据《北史・齐本纪》载,武定元年(543)秋八月,“齐献武王召夫五万于肆州北山筑城,西自马陵成,东至土磴,四十日罢。”马陵戍在今五寨县东部、管涔山北麓。土磴在今盘道梁西南附近。现存遗迹为从管涔山到云中山,途经今宁武、原平6个乡镇,长约80公里,史称“东魏肆州长城”。注:仅存于今宁武县、原平市北部约长80公里。忻州的东魏长城,一是忻府区的寺坪村一带能见到其遗迹,在忻府区解家庄和窑宽村之间有长城墙体,应为东魏长城。二是从原平轩岗镇翻山到宁武县余庄乡马营海东部的山庄庄村,山庄庄村附近有东魏修筑的成堡一座。从山庄庄一带向北,翻越山梁,跳过恢河,从苗庄村附近爬上山梁,一路向北,翻越管涔山,到达五寨。这段长城当数苗庄附近的山梁上一段和五寨南山的一段保存最为完好。其中最有特色的要数原平市轩岗镇四十亩地村的火烧长城。原平境内的东魏长城属东西走向,由宁武山庄庄后村进入原平市北梁上,然后继续向东,经白草洼、糜子洼、长畛、四十亩地、大立石、陡沟、下马铺、西庄头、南蜉、黑峪等村庄的山梁,而后消失,无向东遗迹,境内全长约43公里。原平境内的东魏长城皆依山据险,当地人称作“边墙”。现残存墙段虽损毁严重,但遗迹明显,基宽多约3-5米,墙高常见2-3米。轩岗镇四十亩村东西两侧较宽平处可见墙体剖面,墙基夯土中有多层木炭灰及少量残留木炭块。墙体砌石被烧结成块,有的与山脊炼成一体,有的从高处滚落,体积大小不等,直径多为1米左右,外表呈褐色,淡绿色等玻璃质晶体,形状各异,色若彩釉。因火烧痕迹明显,故民间有“火烧长城”之说。
北魏长城 2021-05-10
据《魏书·世祖本纪》载:“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于河,广袤皆千里。”其实是北魏为防备北方草原上的柔然族和契丹族,以及南方的其他割据政权的进攻,先后筑起两道长城,即北长城和南长城。北长城在河北北部和内蒙一带,南长城经过山西,与忻州有关北魏446年所筑的这段长城被称为南长城,建于京都南西两面,用于护卫京都。南长城又名”畿上塞围”,修筑於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东起上谷,西至於河。北魏上谷郡治居庸县,在今河北延庆县界。长城从今延庆县南的居庸关趋向西南,经蔚县和涞源之间的黑石岭(古飞狐陉),入山西灵邱县,又经平型、北楼、雁门、宁武、偏头诸关而达到山西河曲县。“畿上塞围”环绕於北魏都城平城以南,显然是为了捍卫平城大同而修筑的。在忻州境内,这道长城现在很不好寻找,或许后来明长城利用了其墙基,但历史上是存在的。据估计应和明长城的走向大致相同,或许被明长城所利用。其走向应为经繁峙、代县、原平、宁武、神池、偏关、到河曲止。
汉长城 2021-04-25
刘邦灭秦后,在公元前202年称帝,国号汉,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此际,北方匈奴冒顿单于杀父自立,吞并邻族,日益强盛起来。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匈奴进攻马邑(今山西省朔县东北)。因汉将韩信投降,匈奴南下雁门,围攻太原。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迎战,却被围困于今山西大同东北的自登山上达七日之久。用陈平计,重赂冒顿的阏氏,始得突围。此后,在惠帝、吕后、文帝和景帝的六、七十年间,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刘邦称帝的第二年(公元前201年),下令修缮了秦昭王时所筑的长城。《史记·高祖本纪》载:“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缮治河上塞。”西汉王朝经“文景之治”,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平息了“吴、楚七国之乱”,国力强盛起来。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他毅然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攻为守,主动出击,屡败匈奴。在军事进攻的同时,大规模地修筑了长城,据历史文献记载,大体可以分为四次,一次与忻州有关,据《汉书·武帝本纪》载:元光五年夏(公元前130年)在第一次北去匈奴前三年,武帝“发卒万人治雁门阻险”。这是对北击匈奴所作的准备工作。真正较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当属元朔二年。《史记、匈奴列传载:“其明年(元朔二年)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团。”蒙恬所为塞,其中就有州大地上筑的长城,这汉武帝筑的有可能就修缮了这段长城。另外,宁武城西的苗庄古城,经市文物部门考察,为汉代城即汉代的楼烦关,市文管处长郭银堂等还写过文章。另外,在代县志上,也有汉代长城的记载。以上种种,忻州在汉代筑过长城是确证无疑的。
秦长城 2021-03-25
在民传说中,所有长城是“秦始皇走马修边墙”修筑的,其实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朝代很多,秦始皇修筑长城只是其中的一个朝代而已。但是,在秦朝修筑的长城中,在忻州大地也有遗迹。秦始皇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人北逐匈奴,占据河套,并修筑长城。据《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今甘肃岷县),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馀年。”秦长城把过去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以防匈奴南进,从临洮到辽东的绵延万里,史称秦长城。从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秦长城可大致分为北段和西段。北段在黄河以北,沿阴山西段的狼山,向东至大青山北麓,再向东经今内蒙集宁、兴和至河北尚义,再向东北经今河北张北、围场,再向东经抚顺、本溪后向东南,终于朝鲜清川江入海处。西段起于今甘肃省岷县,循洮河北至临洮县,经定西县向东北至宁夏固原县、甘肃环县、陕西靖边、横山、榆林、神木,然后向北折至今内蒙古托克托南,抵黄河南岸。说修到内蒙托县的黄河南岸,应为今偏关河曲一带。当年秦国利用黄河天险,修筑防御工事是可能的。据山西省著名长城专家刘忠信说,在偏关县老牛湾万家寨一带,有许多早期墙体的遗迹应为秦长城的遗存。可惜近年的风雨剥蚀,秦时的墙体已经很少了。当年秦始皇派蒙恬和扶苏在忻州境内修筑长城,守卫边关,在忻州大地上留下许多传说和遗迹,史书也有记载,特别是代县原平等地,有寺庙,有以蒙恬命名的村庄,皆与当时修筑长城有关。如代县有东西蒙王村、杀子河,原平崞阳镇有蒙恬庙、扶苏庙等。传说,秦蒙恬大将与秦皇长子扶苏监军率兵30余万北逐戎狄、威振匈奴,戎边10年,功绩赫赫。山中多有传说遗迹。公元前201年,秦皇出巡,殁于沙丘行宫。宦官赵高串通丞相李斯篡改遗嘱,扶苏赐死,蒙恬被害。因蒙恬、扶苏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体恤百姓,当地土著感怀其德政,悼念其忠魂,遂将蒙恬、扶苏建庙祀之位于南神头村西之崞山寺专门为纪念蒙恬大将而建。寺院依山而建,重岗复岭,参差迤逦,庙宇多达300余间,崞县旧八景之一的山叠翠即由此得来。在原平崞阳镇西神头村,有一座规划宏大的扶苏庙,是为纪念扶苏而修建的。后庙毁,但一株15人才可合抱的千年楸树,至今枝繁叶茂,虬枝横生,是不可多得、极其珍贵的古树名木。寺中有古碑数通,详细记载了扶苏和蒙恬的在山西筑城戌边的事迹。据史载,秦始皇在沙丘暴卒后,秘不发丧,赵高和李斯为了防止长子扶苏作乱,伪造遗诏,“赐死”扶苏和蒙恬据《史记·李斯传记载:“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议!即自杀。蒙恬不肯死。”这段史实,既与忻州的蒙恬、扶苏的记载相吻合又为秦长城抹上了一份腥风血雨的色彩。
赵长城 2021-02-22
最早记载战国赵肃侯修筑长城的是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中载:“肃侯十七年(前333),“围魏黄,不克,筑长城。”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按:赵长城从蔚州北,西至岚州北,尽赵界。又疑此长城在漳水之北,赵南界。这段长城则属于赵肃侯筑的北长城,南长城在河南。在此后的历史上,不少历史书因袭这种说法。明尹耕《九宫私记》云:“余尝至雁门,抵岢、石,见诸山多有断(音竹,。)削之处,逶逦而东,隐见不常。大约自雁门,抵应州,至蔚东山三涧口,诸处亦然。问之父老,则日古长城迹也。及读史,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有赵肃侯筑长城事,乃悟,盖是时三胡(东胡、林胡、楼烦。)并强,楼烦未斥,赵之守境,东为蔚、应,西则雁门,故肃侯所以筑之。则父老所谓长城者,乃肃侯之城,非始皇之城也。”《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十九年(前307)“春正月,大朝信宫,召谋臣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故城在今高邑县西南),遂之代北,至于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山(在河南林县西20里)。召楼缓谋曰:‘我先王(肃侯)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潭漳滏之险,立长城。”当代不少专家也认为有赵肃侯修长城之说。在《历代长城考》中,寿鹏飞说:赵长城有三,“一在赵中部,《史记正义》:‘赵长城从蔚州西北至岚州’。《畿辅通志》以此城为即今宣府南边,故址今存。东自蔚县蜚狐口,南至涞源,西折迳灵丘、浑源诸县,又西历平型、北楼、宁武、雁门、偏头诸关以至河曲之长城,是其遗址,经元魏及明代重筑,称为内边长城。”到清代乾隆时,所修《大清一统志》《大同府志》等均征引唐代《正义》而说大同古长城,为“赵肃侯十七年,筑长城,从云中以北至代”之语。今宁武县涔山乡一品奇石之下有摩崖石刻,书“紫塞长城”四个大字,乾隆版的《宁武府志》也说:“在楼子山上有古长城遗迹,明正德中兵备张凤翊立石山下,曰紫塞长城,或疑为六国赵时所筑之旧城。”目前忻州能看到的战国赵长城,主要是在宁武县。在东寨镇坝沟湾村东的山梁上,有一道战国长城,当年山西省著名长城专家张亚平说,这是宁武县唯一的赵国长城,要保密。长城为石片砌筑石片厚5—15厘米,墙体上隔不远处有梅花形的流水孔。长城沿山险悬崖蜿蜒向上,从汾河的河道延伸至管涔山的山顶,保存墙体的地方约三公里。保存最好的地方墙体高约5米,顶宽3米。在东寨镇谢岗地、大洼村一带,同样有一段,和坝沟湾村的长城是一道,只不过被汾河峡谷和山险墙将墙体割断。长城同样为石砌,修筑形式和坝沟湾的长城相同。长城从谢岗地南山一直蜿蜒至大洼村西北部的山崖,长达10公里。保存最好的地方残高四米多,顶宽三米。除宁武县有战国赵长城之外,在原平、代县、繁峙一带的雁门山,亦为勾注山、夏屋山、铁甲岭一线,整个为恒山山系的山脊上按史书记载修筑过赵长城,应当有残段,只不过因不是旅游区未有人寻找,暂未发现罢了。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忻州市委员会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138号


政协值班电话:0350-3902013
备案号:晋ICP备18009964号-1